本来这个假期,我准备好好地满足我的低级趣味的。
就是特刷大刷无脑短视频。
无奈,系统给我猛推deepseek的短视频。刷到第一个,我瞄了几眼,然后刷走了;刷到第二个,又瞄了几眼,还是刷走了;刷到第三个,我忍不住去下了一个。
然后和他来了一个这样的对话。
从他的回答里,除了我问的问题的答案,他还告诉我,原来电子的运动,也有仿真软件来仿真的,虽然没有去确认,但是这算是个线索。
AI的见识以及记忆力,比我自己脖子上的那颗脑袋,厉害多了!
各种形式的AI,已经开始颠覆各行各业很多人多年的学习积累。
AI绘画,AI写作,AI视频,AI音乐,AI编程等等。
1999年的时候,周杰伦10天内写了50首歌,博得了吴宗宪帮他出专辑的机会;要是在现在,要拿到这个机会,也许就没这个可能了。因为,借助AI音乐,你,我,他,都能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时间可能就是以小时计算的。
AI绘画就不用说了,分分钟给出一幅,想要啥风格,给啥风格。
以前,在哈利波特上,看到的墙上的照片会动的镜头,通过AI视频,分分钟也可以实现了。
AI短剧,都不用真人出演了。
前阵子,看到一篇推文,说一个完全不懂代码的产品经理,通过cursor,制作了一款app,登上了appstore的付费榜第一名。
还有AI写作,给个题目,就能写出一篇写的比我好的文章。
......
不过,作为AI使用者来说,大家也都是平等的。
因为颠覆知识积累是相互的,我的知识积累被抹平了,同时AI也帮我抹平了其他人的知识积累。
一个人,如果能捕捉到用户的某个需求,就可以借助AI,自己做出一个满足这个需求的产品;就如上面那位不懂代码的产品经理。
作为脑力劳动者的我,还是要努力拥抱AI啊!
他脑子这么好使,可以使劲问问题啊!不满意,还可以连续追问;不信任他的答案,还可以让他把来源给说清楚。
话说,将来的社会,因为AI的到来,会发展成啥样?哪些岗位会消失,哪些岗位会兴起?谁又能说得准呢?
也就只有等到将来,才能有定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