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动行业,正在成为召回的重灾区。
1月24日,上汽通用五菱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召回2023年4月20日至2023年6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宝骏悦也汽车,共计1116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电子制动助力器(EBS)软件计时系统存在问题,该系统一年按照365天进行计算,在闰年的最后一天读取日期时出现错误的循环判定状态,造成EBS系统无法正常通讯,制动助力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按照召回通知,上汽通用五菱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升级EBS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部分车辆已升级过优化后的软件,无需再次升级。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上海汇众是宝骏悦也车型的电子制动助力器供应商之一。此外,宝骏、五菱车型的电子制动助力器供应商还包括联创汽车电子。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汇众是目前中国乘用车底盘系统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靠前的头部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2年1月11日,是上汽集团所属华域汽车的全资控股企业。此外,联创汽车电子更是上汽集团直接控股子公司。
在客户方面,上海汇众是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等核心配套供应商,同时为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北汽新能源等国内自主品牌提供同步研发及产品制造,2018年还成为了宝马全球底盘模块业务的首家国企供应商。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因制动系统缺陷实施召回13次,涉及车辆134.2万辆,占当年总召回数量的19.95%,仅次于发动机。而进入2024年,截至11月底,制动系统缺陷实施召回涉及车辆已经远超2023年。
与此同时,随着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ESP+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市场存量的快速增长,也在不断暴露出产品的可靠性风险。仅仅在2024年,包括宝马、凯迪拉克,现代汽车、本田等多家汽车行业巨头都陆续对旗下部分车型的制动系统进行召回。
去年12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公告,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24年12月30日起,召回2012年11月29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间生产的2013款胜达,共计139040辆;2010年3月28日至2014年8月14日期间生产的2010-2013款ix35,共计420309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制动系统的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在此之前,2023年10月,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宣布在美国市场召回337.27万辆已交付车辆的HECU/ABS模块,原因是模块可能会在内部泄漏制动液并导致电气短路,进而导致发动机舱起火。
去年9月,宝马在中国市场发起召回,涉及进口、华晨宝马以及光束汽车的多款车型,规模合计约36万辆已交付车辆。原因是,集成式制动助力装置(DSCi)的电机位置传感器电信号受到干扰,可能导致DSCi无法提供辅助制动,影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功能。
去年8月,通用汽车在北美市场正式召回几乎所有已经销售交付的纯电动凯迪拉克Lyriq(在中国市场命名为锐歌),原因是集成制动刹车系统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撞车事故。
此次召回涉及2023年和2024年的四驱版本Lyriqs,总计21,469辆。召回报告显示,存在可能故障的原因,是来自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能会意外启动,释放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从而造成车辆失去刹车能力。
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续发布两起召回,分别涉及宝马、极星两个品牌的线控制动控制系统。极星召回公告显示,因制动控制器软件问题,可能触发制动控制降级,造成制动电子助力等功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随着搭载线控制动系统(EHB的规模化普及和EMB替代升级趋势)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安全问题无疑会更加突出;尤其是智能驾驶与底盘控制的深度融合,系统的安全门槛越来越高。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One/Two Box)交付新车795.77万辆,同比增长60.31%,搭载率升至37.68%;其中,新能源车型装配率更是超过73%,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市场。
2024年1-11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含One-Box/Two-Box)交付1026.73万辆(前装搭载率首次突破50%),同比大幅增长47.29%。
其中,新能源车型交付贡献占比接近80%;尤其是比亚迪几乎全系车型标配One-Box EHB方案,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而对于车企来说,线控制动的重要性还在提升。比如,智驾系统对于毫秒级的执行反馈要求(可以有效提升AEB的功能上限)。同时,制动系统的优化以及与转向、悬架的协同控制,也更利于提升驾乘体验。
这意味着,在大面积、高频率EHB制动系统召回的背景下,供应商的市场洗牌也可能会开始加速。同时,涉及制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化,尤其是集成度不断提升可能带来的风险漏洞。
这也导致市场需求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比如,一些车企开始从One Box方案转为采用类似博世推出的“DPB+ESP”制动系统组合,相比早期的iBooster(Two-Box方案)的半解耦,DPB是全解耦,自动制动的时候不会踏板下沉,且体积更小,比IPB(One-Box方案)又多了冗余;同时,相比IPB+RBU方案,体积更小,成本也更低。
同时,作为基于完全线控制动技术开发的EMB方案也开始进入规模化前装量产窗口期。
2025年1月6日,采埃孚宣布与一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将在合同期内为近500万辆汽车配套干式线控制动系统(EMB)。该量产项目中,采埃孚在后制动器上采用干式线控制动系统(EMB),集成式制动控制系统(IBC)和传统的前制动钳,从而形成一个线控和液压的“混合”制动系统。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采用了完全的电气控制,EMB制动系统响应速度快,防抱死制动(ABS)也更为平顺。同时该系统拖滞低,可增加车辆续航里程;而且在EMB系统中四轮互为冗余,具有更好安全保障。
不过,由于纯线控方案的成本和技术成熟度,尤其是可靠性还有待规模化上车验证,纯线控和液压的“混合”制动系统也被视为最佳的过渡方案之一。一些业内人士表示,EHB+EMB的混合方案,短期内更容易被车企接受,也满足相关法规的阶段性准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