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逐渐成为科技巨头的新焦点,华为自然也不可能缺席,依托其盘古大模型和鸿蒙系统,从工业机器人到通用人形机器人逐步布局,并与赛力斯合作启动了量产计划。在成本控制、硬件生态建设和市场应用方面,华为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将从华为的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和与赛力斯的合作详情入手,深入剖析其战略目标及市场潜力。
华为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
华为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历程可追溯至2009年,早期集中在无人驾驶视觉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控制领域。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华为逐步扩展至商用机器人和普通机器人领域。
● 早期研发与技术积累(2009-2016年)
华为在2009年由2012实验室和中央研究院牵头开展工业机器人和控制技术研究,并在无人驾驶的视觉模块开发上积累了重要经验,这些技术成为其后期机器人开发的重要基石。
● 商用探索与技术沉淀(2017-2020年)
在此期间,华为试水商用机器人,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如用于咨询服务的机器人。同时,中央研究院继续深入研究工业和人力资源方向的机器人技术,这一阶段奠定了技术与市场基础。
● Demo阶段及多领域布局(2020-2023年)
2020年,华为启动人形机器人Demo项目,迭代出Demo01至Demo03。期间,视觉技术逐步由车BU接手,华为在云计算、鸿蒙系统及盘古大模型方面为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服务。此外,硬件研究也同步推进,标志着其从单一系统研发向软硬件结合转型。
● 未来规划:从工业走向全场景化
根据规划,华为将在未来通过盘古大模型对生态伙伴进行赋能,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到商业及家用场景的全面覆盖,并计划在2035年完成通用型机器人的生态系统建设。
2024年底,华为与赛力斯启动通用人形机器人合作项目,计划于2025年实现2000套机器人量产。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但技术难题与成本控制依然是关键制约因素。根据项目计划,赛力斯将于2025年4月完成产线部署,6月下线样机,第三季度发布新产品,第四季度量产2000套机器人。
通用型人形机器人需要在视觉、运动控制及硬件集成上达到更高标准,而华为过去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相关经验与样本有限,技术开发需逐步探索。
目前评估的2000套机器人成本为40-60万元,而市场目标需将成本压缩至20万元以下。如果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华为机器人可能更多面向工业场景,如汽车制造业中的总装线,而非家庭或商业应用。
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目标市场包括教育、家庭医疗和老人护理等高潜力领域,预计在成功推出首批2000套产品后,可能吸引长安、江淮等企业参与生态合作。
华为人形机器人
发展的深层解读
● 从技术层面看,华为早期在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研发积累,为其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视觉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强相关性上,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华为在人形机器人的感知与识别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鸿蒙系统和盘古大模型的应用,为人形机器人赋予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在软件层面具备竞争力。
● 在市场方面,随着工业自动化和家庭智能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华为通过对下游市场的精准分析,锁定能源行业、医疗教育、家庭护理等领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为产品打开市场空间。与赛力斯的合作,更是借助双方的优势资源,加速产品的量产与市场推广,以应对市场竞争。
华为选择以生态赋能的形式参与人形机器人业务,而非直接生产机器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 一方面,通过与众多合作伙伴合作,能够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加速机器人的迭代升级,使其更快达到通用型水平。
◎ 另一方面,在 AI 领域,华为与其他企业在大模型构建上存在差异,华为注重从工业类场景推广到运动部件的精细管理和控制执行,这种模式能够形成更高的客户和社会粘性。
通过生态赋能,华为不仅能够在机器人 “大脑” 等关键领域发挥自身优势,还能避免重资产投资,专注于技术研发与服务,从而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费用。
成本控制是华为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目前较高的成本与通用机器人成本控制目标的差距,限制了产品的市场应用范围。
◎ 华为通过与赛力斯合作,探索优化成本的途径,同时考虑将产品先应用于工业领域,以降低风险。这种策略既体现了华为对市场现实的考量,也反映出其在成本控制与市场定位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 通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积累经验和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成本结构,为未来进入消费市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