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狗
今年的 CES 展上,机器人无疑是一大焦点。
清洁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引人注目,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展示了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巨大应用潜力。
然而,尽管过去几年在大语言模型和 AI 的助力下,机器人的概念再度火热,许多科技公司纷纷投身机器人的研发与推出,掀起新一轮热潮。
可现实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仍没有达到预期。
绝大多数的机器人还处于概念状态,能够实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公司寥寥无几。
不过,宇树科技是个例外。
2016 年,王兴兴于杭州创立宇树科技,凭借其开创的「低成本高性能产品」方向,迅速成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企业。截至 2024 年,其四足机器人的全球份额已达到 60% 以上,大有成为「地面大疆」的势头。
目前,宇树科技已顺利完成 9 轮融资,投资方涵盖美团、红杉中国、中网投等重要投资机构。在 2024 年 9 月的 C 轮融资后,商业数据桔子为宇树科技估值 80 亿元。
宇树科技的商业逻辑十分清晰:尽管机器人市场相对小众,但也要把能赚的钱都赚了。
然而野心勃勃的王兴兴真正想的,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机器人,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实现他所追求的「科技民主」。
很多人觉得,玩机电、机器人需要花很多的钱。
但王兴兴以亲身实践证明,只要开拓思路,善于创新,其实根本不需要花多少钱,甚至手上的经费会越来越多。
1990 年出生的王兴兴是浙江余姚人,从小就对机电制作、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不过由于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用零花钱完成的。
2009 年大一寒假期间,用几十元买的 Arduino 板和在家里翻出来的一些铁皮边角料,王兴兴以 200 元的成本就手工制作了一个 14 自由度的双足机器人。
2013 年研一,用一些小的装备和积攒的经费,自开发了一条高动态机械腿,并得到了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持。
2016 年,他又利用成本较低的硬件,搭配工业电机做出了运动性能优秀的机器狗 XDog ,并凭借它获得了上海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和奖金 8 万元。
XDog 的成功让王兴兴看到了电机驱动系统在中小型四足机器人方向的可行性。兴奋之下,他曾萌生辍学创业的想法,但在面见几个投资人无果后,王兴兴选择入职大疆工作。
在工作几个月后,他的机器狗视频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火了,促使王兴兴下定决心辞职创业。
回忆起创业初衷,王兴兴说:「那时,看到国外四足机器人技术领先,而国内几乎空白,我们深知这是一片充满挑战但潜力无限的蓝海,必须要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闯出一条路」。
2016 年,宇树科技于杭州正式成立。
但创业初期,王兴兴并没有拿到融资,资金匮乏像一座大山,一度让他倍感压力。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王兴兴甚至动用个人积蓄来支付员工工资,以保证公司能维持运转。
基于开发 XDog 积累的技术经验,王兴兴选择继续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发力,于 2017 年推出首款四足机器人产品 Laikago。
Laikago 能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和智能决策。同时,其灵活的关节配合精准的运动控制算法,赋予了它出色的运动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Laikago可以轻松完成奔跑、跳跃、爬坡等任务,在同类产品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
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Laikago 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密切关注,东京大学、利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和实验室纷纷前来咨询购买。
宇树科技也正式开启商业化征程。
在 Laikago 后,宇树接连研发出多款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如行业功能性四足机器人 AlienGo、登上央视春晚的 A1 小牛犇犇等,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 年 7 月,宇树发布消费级四足机器人 Unitree Go2 ,标配 4D 超广角激光雷达,融合大模型 GPT。拥有出色的运动与平衡能力,能适配多种地形,可完成上下楼梯、跳跃、倒立、空翻等动作,最大奔跑速度达 5 米 / 秒,还能实现看家护院、自主设定巡检路线等功能。
紧接着,2023 年 11 月,宇树又发布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Unitree B2 ,在感知能力、综合续航、关节性能、运动能力、高负载承载能力和感知传感器配置等方面进行大量升级。
Untree B2 采用模块化装配方案,可支持多款传感器于光学相机的安装。动力系统方面,扭矩大 奔跑快 续航足 负载重。奔跑速度 6 米/秒,成为全球最快行业四足机器人。
凭借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2023 年,宇树顺势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便研发出 H1、G1 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并实现小规模量产。
2024 年,宇树四足机器人的全球份额已达到 60% 以上,业务范围覆盖全球 50%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到同行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们有随时「打自己脸」的魄力。
知乎上,王兴兴将自己定义为「科技至上主义者」。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产品特性和成本限制等因素,难以找到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定制产品不仅采购成本高昂,而且沟通时间成本巨大。
王兴兴只好带领团队开启自研之路,自主研发了第一款机器人的电机。
研发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王兴兴谈,「无数个日夜,我们守在实验室,看着一次次电机启动失败,心里别提多煎熬,但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攻克」。
尝到自主研发电机成功的甜头后,宇树随后又自主研发了可供机器人使用的锂电池包、3D 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不仅有效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还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目前,宇树几乎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实现了自研。
自研途中,宇树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 180 余项,授权专利 150 多项,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即便后来宇树已经走出资金的困境,成功融资数十亿元,王兴兴也依旧坚持自研零部件。
现阶段,他要求的不只是控制成本,更是 「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
在王兴兴看来,产品是由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零部件等共同构建,它们环环相扣,其中有许多的细节。
因此,要将每一个细节,哪怕一个螺丝钉、一根线都要做到非常极致。这是宇树的竞争力,也是宇树被行业和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对于自研遇到的种种挑战,王兴兴则显得很坦然:「我们能做到随时换技术路线,我们有随时打自己脸的魄力」。
另一方面,王兴兴也深谙「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的智慧。
早在 2021 年,就有人问过王兴兴要不要做人形机器人,但他拒绝了。
尽管在大一时就已成功自制了一个双足机器人,但王兴兴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和发展前景还是比较悲观的,认为它仍有较多限制。
他表示,重新入局人形机器人的转折点是:「我越来越相信 AI 了」。
2022 年 ChatGPT 出来后,王兴兴看到了机器人和 AI 结合的可能性,对 AI 行业的信心增加,才决定顺势入局。
准确来说,另他燃起兴趣的,并不是人形机器人,而是「智能体机器人」,即一个通用机器人和通用 AI 的结合体。
宇树科技利用其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积累的硬件和技术优势,仅用时六个月就开发出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H1。
H1 身高约 1.8 米,体重约 47 千克,整身拥有 19 个自由度,行走姿态轻盈稳健,最大行走速度 1.5 米/秒,七个月后 H1 3.0 奔跑速度已飙升至 3.3米/秒,打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运动的世界纪录。
九个月后,宇树推出了第二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Unitree G1 ,起售价仅 9.9 万元。
G1 拥有 43 个自由度,最大关节扭矩 120 厘米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身体和双腿能旋转近 360 度,可以执行站起、坐下折叠、敲核桃、舞棍等动作指令,手部也从圆疙瘩变成有三根指头的灵巧手。
目前,宇树科技已经和吉利、蔚来等汽车工厂达成合作,将部署人形机器人在部分制作工序上。
除此之外,科研界和教育界,也有不少宇树产品的买家,包括清华大学、西湖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不过,目前宇树的人形机器人仍有不足。
王兴兴表示,现阶段让机器人完成单一特定动作或进行表演相对容易,但对于整个机器人产业的落地应用而言,仅具备单一动作能力远远不够,还迫切需要更为先进、完善的通用模型。
不过他相信,到 2025 年底,机器人技术将会再上一个台阶,届时「热度、市场规模翻十倍没有问题」。
「不要跟我们比降成本,我们可以继续降低很多」
能让宇数科技迅速「出圈」的,除了它硬核的技术,更离不开它「价格屠夫」般对成本和售价的极度控制和压缩。
多年来,宇树坚持生产能够量产的高科技产品,而非停留在「概念」和「玩具」层面。
宇树科技持续优化其成本结构,使得旗下机器人产品的售价阶梯式下降,不断突破市场预期。
在竞争激烈的机器人行业内,这种极具冲击力的价格策略,让宇树获得了「价格屠夫」的称号。
对此,王兴兴表示,「商业行为肯定要有合理的商业利润,核心就是要赚钱」,因此,「不要跟我们比降成本,我们可以继续降低很多」。
因此,宇树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堪称「极限」。
在机器人的设计阶段,王兴兴和团队就开始做降本的准备,细致到每个零部件,都要思考如何做得更简化、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等。
产业整合也是宇树压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无线通信、视觉模组、电机驱动器等多个环节开展自研工作,并且打造自己的工厂,有效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比起如何压低成本使得售价更低,更令人疑惑的是,宇树科技为什么要坚持把产品价格做的这么低?
一方面,王兴兴认为,只有实现「商业闭环」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如果没有客户愿意购买,那么这个产品就称不上成功。
价格是其中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
2021 年央视春晚,宇树的四足机器人 A1 以小牛「犇犇」的形象登上春晚舞台,迅速引起群众的关注,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咨询。
当得知这款机器人价格近十万元后,纷纷望而却步。
对于科研和工业应用而言,宇树产品的价格已经十分具备性价比。
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这个价格还是过于昂贵,王兴兴无奈看着潜在消费者流失,这也更让他坚定了要开发一款消费级四足机器人,打入 C 端市场。
后来仅用四个月时间,宇树就推出了售价仅 1.6 万元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 Go1 ,成为首个公开直接面向消费者零售四足机器人的企业。
对于人形机器人,王兴兴同样表示「最主要是冲着商业化去的」。
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G1 的价格较 H1 降低了 80%,再次打破行业底价,仅售 9.9 万元。
不过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商业闭环阶段,因此将先在 B 端工业领域落地应用,等 B 端市场成熟后,才会大规模进入 C 端。
在王兴兴看来,机器人的未来不应该被具现在实验室里,也不该成为富人的「专属玩具」,他要让每个普通人都买得起机器人,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新一代家电」。
他也一直为此努力,期望早日将这一未来愿景带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