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压力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在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备受关注。尽管当前传感器的性能已达到了低检测限和高灵敏度,但同时兼顾高灵敏度和宽检测范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这限制了压阻式传感器更广泛的应用。
近期,东华大学李炜教授与嘉兴大学张焕侠副教授合作,在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Pressure Sensors Based on Densely Structured Graphene Fibers for Motion Monitoring”的研究成果,利用湿法纺丝技术,通过纺丝通道限域实现氧化石墨烯(GO)片材的有序排列,并将Fe3O4纳米粒子掺入GO中,制备了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Fe3O4纳米粒子掺杂石墨烯纤维(MGFs),进一步构建了多层平纹织物用于制造柔性压力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MGFs压力传感器显示出宽检测范围(0~120 kPa)、高灵敏度(0.233 kPa-1,0~40 kPa)、快速响应/恢复时间(121 ms/158 ms),同时表现出卓越的耐用性(持续运行超过1300次循环无衰减)。该传感器在监测人体生理活动方面表现优异,展示出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潜力。
正文
首先,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Fe3O4纳米粒子与GO混合纺丝,纺丝通道限域控制片材方向,实现石墨烯片的有序排列,得到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MGFs。将制备的MGFs编织为传感层,并使用PDMS封装制备了纤维基压力传感器。
图1 MGFs压力传感器的设计理念
其次,通过调整纺丝工艺优化MGFs性能。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调节石墨烯片层间距,获得的石墨烯纤维(GFs)适用于高性能压力传感器。
图2 MGFs和GFs的形貌表征
牵伸处理使纤维中的GO片层有序排列,增强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如图3所示,通过还原处理,减少石墨烯中氧含量,提高电导率;引入Fe3O4纳米粒子优化纤维结构,补偿应力降低时的电性能,实现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平衡。
图3 MGFs和GFs的结构表征
MGFs传感器的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出2个阶段的变化,最高灵敏度可达0.23 kPa-1(图4a)。图4(b-c)为不同压力和压缩速率的传感器信号,可以看出能够准确区分,重复稳定性优异;图4(d)显示的响应时间为121 ms。图4(e)为1300次重复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优异。图4(f)为该传感器与其他已有传感器的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在监测范围和灵敏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图4(g-h)为该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施加压力后纤维间接触位点增多,电阻发生变化。
图4 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及性能表征
最后,评估了该传感器在人体运动检测中的应用。从图5中可以看出,MGFs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感知和检测人体的微小刺激信号,如手指按压、关节弯曲、喉部震动以及脉搏跳动等,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图5 压力传感器的人体生理信号检测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通道限域和添加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了MGFs,具有出色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用其制备的压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和耐用性,在监测人体生理活动方面表现优异,展示了在可穿戴领域应用的潜力。
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智一帆,李炜教授和张焕侠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课题组介绍
李炜:教授,博导,东华大学。从事纺织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与检测,复合材料柔性传感器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张焕侠;副教授,嘉兴大学。从事柔性智能纺织传感器的研发及传感机理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6项。承担国家及省科研项目5项。
智一帆:博士研究生,东华大学。从事无机纤维的结构设计及柔性传感器的研究
原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