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鉴于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供应链和应用场景上的高度一致性,汽车制造商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供应链方面,汽车制造商所拥有的众多软硬件技能能够迅速转化应用,涵盖自动驾驶软件(例如自动驾驶算法)、自动驾驶硬件(如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动力电池等。
在软件领域,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领域所积累的算法技能,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鉴于人形机器人自主处理任务与汽车自动驾驶的核心过程均为[感知——决策——执行],两者在模型层面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算法涉及环境感知、规划与决策、运动控制等类别。
特别是在路径规划、运动轨迹预测等关键算法上,智能驾驶的算法能够实现复用。
特斯拉便是一个结合了FSD自动驾驶系统算法模型和大型语言模型,构建的人形机器人算法系统的例子,其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算法相似度大约为60%。
在零部件供应与整合方面,汽车制造商的能力同样可以转化应用。
两者在电机、传感器、减速机构、电池、冷却系统、轴承、芯片等部件上具有共通性。
汽车制造商拥有深厚的硬件供应链资源,以及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因此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快速整合和量产方案的形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领域所采用的策略——即首先推出价格昂贵但配置高端的电动车型,随后通过研发新技术来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最终实现商业化的广阔前景——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换言之,汽车制造商推出的首代人形机器人可能定价不菲,但它们可以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以此吸引投资并促进技术的持续进步。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最终将能够推出智能化程度高且价格亲民的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
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广泛进入家庭使用。
此外,智能座舱的核心在于提升车内的[人机互动]体验,而[人形机器人]则有望成为这一互动体验的实际执行者。
例如,机器人可以在车主进入车辆后,提供除语音助手之外的多样化服务,例如实时调节座椅、为车主提供定制化的娱乐内容,甚至在停车后继续作为车主的[随行伴侣]。
机器人作为[智能管家],其作用不仅限于驾驶过程中的辅助,它还能在车主离开车辆时自动识别并满足车主的需求,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自动开启车门、及时进行语音提醒等。
特斯拉:自研+鲶鱼效应
2022年9月,在第二届AI DAY上,名为Optimus(擎天柱)的原型机首次公开亮相。
2023年12月,Optimus第二代产品发布,其稳定性、灵活性、速度和轻量化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2024年5月,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参与了电池电芯的分拣工作。
据官方介绍,Optimus利用其视觉神经网络和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能够对电动车电池单元进行分装,并准确地将其放置到指定位置。
特斯拉计划今年开始小规模生产,并计划在特斯拉工厂中部署超过1000台人形机器人以辅助人类工作。
预计到2026年将开始大规模量产,生产成本将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
更远大的目标是,将生产成本降至1万美元左右,并将售价设定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
小米:自研人形机器人CyberOne+投资
2023年,小米将人形机器人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并获得了亦庄国投的战略性投资。
小米公司在两年前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CyberOne。该机器人身高177厘米,体重52千克,是一款全尺寸的人形仿生机器人。
2024年6月,该公司迁址至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
小米不仅亲自参与了相关技术的研发,还对机器人领域进行了实质性的投资。
例如,小米集团投资了专注于工业领域大模型机器人技术的小雨智造,旨在为机器人打造能够适应各种任务的[通用大脑]。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小米系在机器人领域累计投资了至少47家企业,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
涵盖了机器人及自动化、高端装备、核心器件等多个产业链环节,涉及智能制造、仿生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比亚迪:投资+自研两手抓
2022年,比亚迪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具身智能研究团队。
该团队致力于深入分析公司大规模应用场景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进行各类机器人本体及其系统的定制开发。
目前,该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以及类人形机器人等多种产品。
2023年8月,比亚迪对成立仅半年的科技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进行了投资,认缴出资额为191.497万元,从而获得了3.76%的股权。
此次投资主要是基于财务考量,并且旨在与智元机器人建立生态链合作关系。
2024年11月,优必选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正式进驻比亚迪工厂,参与了搬运任务的实操训练。
该机器人与无人车、工业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协同工作,共同实现了从物品分拣、搬运到最终配送的室内外一体化全自动作业流程,致力于解决物流环节中[最后10米]的难题。
近日,比亚迪计划招募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其具身智能研究团队。
蔚来:目前着重构建场景应用
在2023年,蔚来汽车成立了专门研究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团队。
该团队致力于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技术,涵盖算法、动态感知、大模型等领域,并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与普及。
蔚来汽车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两项主要尝试:
首先,将类似人类的机械臂安装在狭窄空间内,通过5G技术和视觉算法执行多项任务;
其次,利用人形机器人进行特定的定向质量检查。
蔚来汽车已经实现了人形机器人与生产系统工具的融合,并通过搭载视觉感知器的人形机器人对车辆外观进行数据采集,运用算法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从而实现了对整车的检查功能。
此外,2024年6月,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在江淮中心的牵头下获得批准成立。
该中心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领导,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科大讯飞以及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共同建设。
小鹏:Iron艾伦采用图灵AI芯片
小鹏汽车已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人工智能汽车企业。
其创始人何小鹏预见到,未来智能汽车制造商将兼具智能机器人制造商的身份,并能实现协同效应,产生超出单一功能叠加的综合效益。
在2023年10月举办的1024科技日活动中,小鹏汽车隆重推出了人形机器人PX5。
PX5的设计采用了直腿和大步幅的行走方式,步态自然且流畅,充分展现了人类的特征。
其超轻量级的人形手臂和仿人灵巧手设计独具匠心,单手具备11个自由度,且手指的保持力可达1公斤。
随后,在2024年11月的AI科技日上,何小鹏亲自展示了小鹏汽车的第四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
其核心处理器采用了小鹏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具备高达3000T的算力。
Iron艾伦不仅拥有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还融合了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尤其是其先进的AI鹰眼视觉系统,赋予了Iron艾伦360°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能力。
通过端到端的大模型和强化学习算法,Iron艾伦已经能够实现自然行走、环境感知和人际交互,并已在工厂的某些岗位上开始执行任务。
广汽:自研人形机器人GoMate
2022年初,广汽集团正式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其研发工作涵盖了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众多尖端技术领域。
得益于广汽多年来建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该人形机器人采用了包括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
2024年12月,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式对外展示。
紧接着,在2024年12月,第二代机器人展示后仅半个月,广汽集团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GoMate采用了行业领先的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巧妙地结合了四轮足和两轮足两种移动模式:在四轮足模式下,其高度约为1.4米,稳定性高且可靠。
计划于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并计划首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的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进行整机示范应用;
到2026年,将实现整机的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奇瑞:联合研发Mornine机器人
自2007年起,奇瑞汽车便与埃夫特合作开发工业机器人。
埃夫特,原名[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由奇瑞汽车投资200万元成立,致力于为奇瑞生产线研发和制造工业机器人。
七年之后,埃夫特从奇瑞集团独立,开始自主经营,其控股股东亦更迭为远大创投。
奇瑞汽车在今年四月与AI公司Aimoga携手合作,共同研发了名为Mornine的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此次合作将奇瑞汽车在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与Aimog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相结合,为该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Mornine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精准理解人类的语言交流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策略和语言反馈。
结尾:
作为未来智能终端的关键形态,人形机器人能够与汽车制造商的智能化战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完善企业的产品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提升汽车制造商的科技创新形象。
新能源汽车的后续发展阶段聚焦于智能化,各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为自身品牌赋予[智能]与[科技]的新标识。
在这一背景下,能够在自动化工厂中执行打螺丝等任务的人形机器人,显然已成为汽车制造商新的竞争优势。
部分资料参考:定焦:《2025,车企拼[造人]》,紫金财经:《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跨界[腾笼换鸟]空间有多大?》,智车星球:《人形机器人,车企的下一个刺激战场》,Myautotime:《头部车企扎堆开卷人形机器人赛道:大风吹过,十里桃花》,焉知人形机器人:《一文熟悉2024年整车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方向的布局与进展》,半两财经:《押宝人形机器人 车企在弯道超车?》,高工人形机器人:《车企[造人],争先恐后》,汽车观察Autoobserver:《人形机器人[攻占]CES,车企为何赔本也要赚吆喝?》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勾搭:
18948782064
请务必注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