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新造车栏目由autocarweekly和腾讯汽车联合推出,聚焦品牌发展、大佬故事、产业布局等,围绕中国新造车的沉浮变动以独特视角进行论述,输出观点与洞察 。
文|Dedee
2025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第一颗雷轰然爆炸——硕果仅存的房企造车新势力,合创汽车走到“尽头”。
从起步之初的资金投入,到后期的技术研发,新车研发进度一拖再拖,市场竞争力被迅速蚕食,合创曾试图以资本换时间,却没能挺过时间的考验。
幸好,还有靠谱的股东广汽兜底,不仅按照出资比例解决合创汽车员工安置问题,广汽埃安还将接管合创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1月刚过20来天,哪吒汽车官网异常,极越汽车售后无门,合创汽车正式暴雷……从家财万贯的发布会到资不抵债的坏消息,如今整个新造车行业正在排队走钢丝,2025年的造车新势力赛道才刚开始,就已阴霾笼罩,大家每走一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与此同时,哪吒和极越的困境,也进一步暴露了新势力车企在售后、服务和用户信任上的巨大缺口。
消费者对新势力的耐心,已经被各种体验落差消耗殆尽。
合创的2025年”首雷“或许只是个开始,它无疑意味着2025年的新能源赛道将更加残酷,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资金韧性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记得不久之前,吴晓波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感叹:哪吒汽车们的遭遇,令人不免联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史玉柱困局”。
2001年2月,史玉柱参加泰山产业研究院的一次新闻发布活动。他在发言中说:“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家民营企业,至少有13种方法。这里面还不包括出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比如说经营不善等。”
也就是《大败局》一书里著名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
如今看来,史玉柱说的有些死法,似乎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但有些依旧颇为精准。
今天我们重新归纳了史玉柱说的“十三种死法”,选取里面的几种加以扩容放大——来预测一下造车新势力在2025年,可能遇到的“十三种新死法”。
你就会发现,“蔚小理零”们能活到现在实在太不容易了。
当心不正当竞争
“竞争对手如想整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很容易整死一家企业。诬告、打官司等破坏你声誉的方法很多。”
在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不正当竞争”已变得更复杂更隐蔽,还出现了更多样的“变身”和“替身”,致残致死率也更高。
这里就简单说几种可能性。
1、死于“背后捅刀”
比如通过恶意诉讼与专利战,“背后捅刀”。
你的友商有可能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地里利用“专利战”对你发起攻击,毕竟如今随着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普及和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提升,专利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之一。
比如通过专利侵权诉讼,拖延你的新车型上市时间,即使最终证明你是清白的,但你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品牌声誉都元气大伤。
比如2019年轰动一时的特斯拉与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纠纷”就属于典型的于“背后捅刀”。
虽然当时小鹏方面否认并积极配合调查,但这一事件在中美两地媒体引发广泛讨论。小鹏汽车一度面临公众质疑,其品牌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最终未形成实际诉讼判决,但小鹏汽车那年的确耗费了大量资源和时间,专门来澄清和应对危机。
2、死于“黑公关”
当然,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还得是制造舆论危机。
这点我们早就屡见不鲜。
或许在前几年——雇佣水军、制造虚假新闻,夸大对方产品缺陷或服务问题等“舆论危机”或许只能让你头痛上一下下而已,但对于那些在生死边缘反复拉锯的某些品牌,一场舆论危机足以摧毁一家尚未稳固根基的造车新势力……
想想去年3月的理想MEGA吧,即便有法务部,即便李想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主儿,MEGA还是成为了理想汽车2024年最大的痛。
而今年,大家的生存压力只增不减。
3、死于“以大欺小”
此外,巨头挤压生存空间,“以大欺小”应该是今年中小车企们最怕发生的事儿吧。
试想一下,今年比亚迪、特斯拉、吉利、奇瑞等行业巨头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能源新车,来加大力度挤压一些新势力的市场生存空间。
或者某些巨头甚至通过进行定向价格战、资源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退出市场——不少人应该对2023年特斯拉大打价格战这事儿记忆犹新。
尤其在中国,Model 3和Model Y不断降价,对当时的蔚来和小鹏等新势力造成明显冲击。后者在面对特斯拉“降维打击”时,因为规模和成本上的劣势,只能被迫调整市场策略,甚至延迟新车发布或降价跟进,影响了其盈利能力。
而2025年的大市场环境相比2023年……呵呵。
当然,巨头们挤压生存空间的办法不止于此,或许他们会通过签订独占供应协议,锁定比如电池啊或芯片啊或者其他关键零部件的供应,让新势力们无法按时完成生产。
结果么,你猜。
4、死于“联合封杀”
个人觉得最惨的莫过于死于莫名其妙的“联合封杀”。
这种“联合封杀”不是追杀,而是由于产业链上的某些关键企业,被一些大头公司绑定在一条船上,后者以“优先供货”等方式逼迫这些关键企业优先保障他们的订单,导致中小新势力车企被动陷入“封杀围剿”的困境,交付计划受阻,甚至被迫取消车型发布。
还记得2021年时,苹果就曾通过资本绑定台积电,锁定尖端芯片的生产线,导致其他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先进工艺的芯片资源。
同年,车载芯片短缺最严重时期,大众丰田这样的巨型车企就与主要芯片供应商比如英飞凌、恩智浦等签署了长期协议,锁定生产资源,导致不少新势力——依旧是蔚小理们,无法按时获得足够多的芯片资源,部分车型不得不减配交付,甚至被迫取消部分功能。
4年后的2025年,新势力的命脉的确越来越多地捏在了自己手上,但不是所有零部件都能自造的。相反的,随着智能化程度和需求越来越高,任何“卡脖子”情况,都会让车企手足无措。
当心企业家的自身问题
史玉柱当时说的是他“自己已收到过不少恐吓电话,而这样的电话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可以把“安全”去掉,直接变成“企业家的自身问题”更为贴切。
因为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一名高管未能履职或无法胜任关键岗位,就可能成为企业失速的起点,进而引发全局性危机。这类连锁反应,常常是新势力车企在关键发展节点上无法承受之重。
5、死于“企业家缺位以及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
直到现在,绝大部分车企还是重度依赖强创始人或核心高管的驱动。车企的发展、资源整合和市场信心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些高管的个人能力和执行力。
一旦核心高管未能履行本职工作或出现角色缺位,可能引发战略方向迷失、团队士气低迷以及投资者信心流失。
我们在去年就亲眼看到过两个活生生的实例:哪吒的张勇,和极越的夏一平。
前者在企业扩张阶段,执行力就不断被周鸿祎等大股东投资人质疑——新车型推广和市场策略多次出现空白。后者则未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节奏,让企业陷入高端市场定位的迷局,导致用户信任感丧失,品牌影响力迅速下滑。
同时,他们对于“创始人IP”或“高管直播”的作用也存在严重误解。
要么忽视个人品牌塑造,导致公众对企业缺乏认知和信任;比如张勇曾在直播中翘二郎腿、嘲讽米粉,不开心了还内涵金主。
夏一平则是过度投入。一场浮桥测试直播耗资就要七八百万,呈现出“用力过猛”的姿态。再加上他在面对关键决策时显得不够专业,极越内部管理极为混乱,高额不合理开支比比皆是,引发投资者与员工的困惑。
创新和个性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在稳健的管理框架下平衡好创始人IP与企业运作,结果只会是“看起来很美”,实则摇摇欲坠。
进入2025年,当企业管理团队依旧未有效分工协作,所有风险将被无限放大。一位失职的高管无疑就是压倒新势力车企的关键稻草。
当心“恶意消费者”或“刁民”
“湖北有个人,身体某个地方骨质增生就埋怨厂家的产品有问题。”
“刁民也有可能把企业搞死,比如说他在产品中投毒。”
相比史玉柱说的24年前往事,如今的“恶意消费者”或“刁民”已经有了明显进化,某种程度上他们不再是消费者,更像是汽车品牌们不共戴天的“活阎王”。
6、死于“恶意投诉”活阎王
他们通过捏造问题、篡改证据等手段对企业提出不合理的高额赔偿。尤其是在智能化汽车领域,车辆的事故数据往往难以被普通用户理解,恶意消费者可能利用这一点,制造对企业不利的证据。
尽管最终法律证明企业并无责任,但长时间的法律纠纷让企业付出了巨大成本。
最典型案例就是这几年来接连不断的“特斯拉刹车门”。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2021年上海车展,一位河南女车主飞身爬上特斯拉展车车顶,向全世界高呼三声“特斯拉刹车失灵”后,四体朝天地被两名壮汉抬了出去的那段往事。
这场不到1分钟的行为艺术,让新车聊胜于无的特斯拉展台,轻松成为车展另一大焦点。
虽然2年后经官方鉴定,相关涉案车辆不存在刹车失灵,一切问题都是车主自己造成。但特斯拉在这起翻车事件里的表现都让不少人到抽一口凉气,该事件也成功位列当年中消协“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第一位。
这是2021年的事儿了,当时的特斯拉,从销售到售后再到车展现场工作人员和负责殿后的公关,不是消极回应就是一言不合直接硬刚——放4年后的今天,相信绝大部分汽车品牌都不敢这么做。
7、死于“恶意操作”活阎王
这种比前一种更恐怖,也更难以招架。
因为他们的恶意行为是故意为之,有意为之。尤其是那些利用技术手段直接攻击车辆系统的黑客,能轻而易举地给某些品牌制造一些莫名其妙的车辆故障。
不少无良黑客能远程控制车辆,干扰其正常驾驶功能,造成交通事故;通过修改车辆电池、电机或传感器数据,影响车辆性能或引发故障,迫使车企召回相关批次车型;以及在车联网系统中植入病毒,造成整个车队的功能性崩溃。
车企们不得不为此启动大规模召回,不仅造成财务损失,还会造成巨大的信任危机。
2022年,蔚来就遇到过类似事件,内部用户信息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后者非法获取了包含车主个人信息、车辆数据等在内的大量敏感信息,还威胁要以高额赎金换取数据不被泄露。
之后蔚来的处理方式相当可圈可点,但依旧让不少人对数据加密与存储安全方面产生怀疑,并在舆论层面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此后,蔚来也在这方面明显加大了投入。
今年,哪家车企再遭遇类似的“恶意操作”活阎王,后果应该就没那么轻松了。
毕竟三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车联网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率和成熟度越来越高,车企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越高,用户信任危机也会越大。
8、死于“谣言制造机”活阎王
史玉柱说:“红眼病多,谣言就多。有关企业的谣言还算是好的,最怕就是关于产品的谣言,谣言一起,产品马上就卖不出去了。”
是的,车企们要时刻警惕“谣言制造机”——黑公关还讲究个因果,恶意消费者至少买了车,黑客毕竟对相关产品非常熟悉,而史玉柱提到的“红眼病”和“谣言制造机”,往往没有事实依据,却能迅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引发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恐慌。
而针对单一品牌的谣言可能让消费者对该品牌失去信心,甚至怀疑企业整体技术实力。
甚至一旦谣言涉及产品安全等关键问题,就会引发监管部门的调查和介入。虽然之后会沉冤得雪,但整个调查过程和不间断的公众关注,势必会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影响其后续新产品的上市进程。
比如2017年的比亚迪“电池含有有害物质”谣言。
当时,市场上不断有谣言称比亚迪铅酸蓄电池对人体有害,还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后经权威机构检测,这些谣言毫无根据,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完全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谣言传播期间,比亚迪起码5款新能源车销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及比亚迪股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靠谱且彪悍的法务部,这种压力就不是压力。
但不是所有车企都有类似的配置,不少公司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舆情监控和危机应对能力,在谣言初期迅速澄清,以免造成更大影响。
当心被骗
“有时候一个企业的资金被骗后会出现现金短缺,甚至整个企业会一蹶不振。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法律的保护很有限。”
是的,“被骗”一直都是近10年来资金密集型造车新势力领域最常见现象——无论是高杠杆经营、合作伙伴不可靠,还是盲目追求技术合作,各类骗子都有可能在关键节点上拖垮车企。
9、死于“投资骗局”
这十年来,我们已目睹大批新势力因为缺乏经验或急于融资,陷入虚假投资骗局,最后结局么,基本上都是狗袋。
不少所谓的投资机构声称能提供巨额资金支持,但要求企业先支付“服务费”或“保证金”。当企业投入大量前期费用后,投资承诺却无法兑现,资金链就这么断了。
而且,有些“骗子”做背调也没用。
还记得绿驰吗?
2008年,绿驰汽车可谓风光无限,拿下多轮融资,并对外宣称计划投资超200亿元人民币,计划推出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车。但此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之后发现,原来与绿驰签署协议的多家“投资方”实际上并无什么资金实力,不少合作协议最终被证明是骗局。
反而是绿驰,此前还支付给骗子不少“尽职调查费”和“咨询费”。
最终,由于资金到位率不足,绿驰的多项研发计划只能搁浅,生产基地进展缓慢,量产车型未能按计划推出,整个品牌很快就相忘于市场。
还有当年轰动一时的FF(法拉第未来)与恒大投资事件。
在不少人看来这就是一出狗咬狗的闹剧。即便没有恒大,FF还是造不出啥好东西。不过就事论事,当时贾老板的确被许老板耍了。
2018年6月,FF曾宣布与恒大健康签署投资协议,并获得了20亿美元的融资承诺。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资金拨付出现多轮延迟,并提出苛刻的条件。最终FF没能获得啥资金支持,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贾跃亭也因此“抱憾滞留美国”。
或许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吧,2023年恒大汽车也遭遇了类似事件。
恒大汽车被一家名为纽顿集团的所谓中东企业骗的团团转,后者计划通过配股融资5亿美元。最后发现,所谓的纽顿集团实际是一家由中国浙江人控制的空壳公司。
进入2025年,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尤其是最近深陷泥沼,急需资金支持的某家新势力,你能活到今年真的不容易。
10、死于“供应链诈骗”
2025年,“供应链诈骗”更需要时刻警惕,尤其是对于一些日渐弱势的合资车企——万一遭遇“联合封杀”,病急乱投医下,很容易陷入这种“供应链诈骗”。
而且,如今许多供应商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难过,难保某些中小型供应商铤而走险,利用行业的不透明性制造陷阱。
尤其是这两年突然冒出的某些独角兽,为了抓牢甲方,虚报材料成本或夸大技术能力,导致车企支付了超额费用却未能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比如去年底解散的Cruise,就遭遇过类似事件。
在2017年买下了一家没啥卵用的激光雷达制造商Strobe。后者的创始人Julie Schoenfeld善于画饼,曾宣称Strobe的激光雷达是芯片级的,无论大小还是成本都是化时代的极品。尤其是成本,能够将传感器成本降低99%!
事实证明,Strobe的技术根本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的实际需求,更别提什么成本革命。Cruise不仅损失了一大笔资金,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在关键的技术迭代上被对手远远甩开。
11、死于“高风险合作伙伴”
今年已经有不少车企都“被迫”和一些“高风险伙伴”绑定,所以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此外,还有不少车企为快速抢占市场,可能会忙中出错,找一些价格明显便宜不少,但背景复杂或资质存疑的合作伙伴合作。但真要这些合作方独当一面,或者更严重一些——后者混不下去卷款跑路或破产清算时,受害车企或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项目搁浅的风险。
2025年这种可能性是会大大增加的。
比如为了节约成本委托外包公司研发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支付巨额预付款后,外包公司突然破产了,导致项目中断,车企不得不重新寻找供应商,进度和预算双双受损……类似画风,李想应该还记忆犹新。
当然最著名事件,还得是当年的拜腾之死——以为自己占了一汽华利一个大便宜,其实是用1块钱买下8.5亿债务和5000多万的员工工资。
偏偏同时期,拜腾又遭遇到各种小问题,C轮融资迟迟没有着落,M-Byte量产不断延期,总裁毕福康也低调润走……最后,现金流断裂啥都没捞到,被迫暂停所有研发和生产计划,宣布破产清算。
2025年,车企与“高风险合作伙伴”绑定的隐患可能愈加明显,尤其是在成本压力下盲目追求低价或轻率合作。
此类合作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可能导致项目搁浅,还会让企业陷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拜腾汽车的失败,必须牢牢谨记。
当心媒体的围剿
“比如说媒体一旦围剿银行,银行运转再健康,它说你已经资不抵债了,储户只要去提钱,银行肯定完蛋。”
如今,大部分媒体对于车企而言更像是宣传的另一扇窗口——除非他们已经看到这家企业或这个产品真不行了,只差最后一口气……
不过,如今的媒体也绝非只有当年那些熟悉的传统形式,还有无数的“自媒体”、短视频和直播等,所以,真正值得车企小心的,不是经过训练,有专业素养的小部分媒体人,而是喜欢看一说十,善于渲染的个人短视频。
因为当所有人都对它踩上一只脚,即便是蚂蚁,也能让大树弯腰
12、死于集中爆发的负面舆论
是的,如今的媒体酷爱对一些有明确产品缺陷、安全问题或财务状况的公司进行“深挖”——比如某辆车因电池自燃或智能驾驶系统失控导致的事故,大家肯定会集中报道。
注意,很多人一定会用情绪化的语言,暗示品牌旗下所有车型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不明真相的潜在消费者恐慌。
此外,一旦有车企的现金流出现一些状况,就有可能被怀疑即将破产,继而引发投资者撤资、消费者取消订单。
话说,2019年最惨过的李斌应该深有感触,不过蔚来活下来了。
2025年的方运舟和哪吒,可能有点悬。
当心不客观宣传
“在中国,说产品不好的时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史玉柱特指一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导致产品销量下滑影响品牌。
如今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发生改变,很多“不客观报道”和“不客观宣传”的源头,不是媒体而是企业本身。
13、死于“自身的不客观宣传”
前几年,不少新能源品牌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往往会在发布会或是宣传册上高调宣传自己的“行业首创”、“越级功能”或“革命性创新”,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
比如前几年有不少品牌声称自家电池“冬季续航无衰减”,但往往实际反馈肯定有不小的缩水,30%甚至50%。但那时候,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默认这是电动车普遍现象,买下就要承担这种“沉默成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都已经攻克或者正在攻克“冬季续航衰减”这个难题——所以,类似事件万一在2025年再度上演……就自求多福吧。
毕竟2025年的新能源消费者明显比前几年聪明太多,选择也多了许多。
前两年已经出现过不少类似事件,比如2022年7月“高合汽车英国之宝音响事件”。
对于业内人士而言,高合贴牌音响的问题根本就不算问题。但对于普通消费者,高合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按照英国之宝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测试的”音响系统和英国之宝的音响系统,完全是两码事。
宣传语上小小地“耍花腔”一下,却让高合汽车在当年陷入诚信危机。
类似的事情还有2021的理想ONE,曾因油耗问题引发争议。
作为当时火得不能再火的增程式新能源霸主,理想ONE一度在宣传中强调“超低油耗”,还对比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
但当时,有部分用户发现其实际油耗远高于宣传值,尤其在长途驾驶或电量耗尽时,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的油耗超出预期。不少媒体经过测试,也发现其工况油耗与宣传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这一问题不仅让公众对理想有所怀疑,更对增程式技术产生了广泛质疑。此后理想迅速调整了相关宣传内容,但让增程式技术的可靠性上受到一定质疑。
还有2022年韩国发生的“特斯拉续航虚标事件”。
当时不少韩国消费者发现自家的特斯拉Model 3、Model Y在极端气候下续航缩水50%以上,甚至无法完成预定的通勤行程。当年韩国消费者协会直接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称其“续航宣传数据误导消费者”。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新能源车企在宣传中必须更透明更客观,特别是对技术和性能的描述,绝对不能再有所夸大或模糊了。
尤其是到今年,如果车企不能及时吸取前车之鉴,在技术透明性和市场沟通上出现失误,很有可能会被套上”虚假宣传“的帽子,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甚至丧失市场竞争力。
总结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曾在1990年代风光无限,最终因过度扩张和现金流断裂而崩盘。
这种“先搭高楼、后挖地基”的模式,表面上是对市场机会的大胆追逐,却忽视了企业在资源调配和风控能力上的短板。
史玉柱虽然将巨人之死归结为别人造成的“十三种死法”,但我们都清楚,巨人的倒下不仅是管理失误的缩影,更是商业世界里冒险与稳健失衡的结果。
同理,2024年底极越崩盘哪吒危机,2025年伊始合创也倒下了——值得所有新势力学习和反思。活下来的企业都极为清楚,靠讲故事、烧资本维持生存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
2025年的新造车赛道,不只考验产品和技术,考验生态、服务、供应链的全面协同,更考验大家在一个高度内卷、风云变幻的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的韧性与智慧。
对于新势力而言,今年的路注定步步惊心。倒在2025年的不可耻,活过2025年的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