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智驾交卷:端到端上海早高峰全程无接管,算力No.1硬件同时投片,余凯:智驾3年定大局,对标不必特斯拉

原创 智能车参考 2025-01-14 12:30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地平线,作为一个完整的智能驾驶全栈软硬件玩家,首次交卷:

量产单片算力最大智驾硬件J6P,和配套的自研高阶智驾SuperDrive,整套方案正式量产名叫HSD。

上海老城区的复杂城市道路,智能车参考替大家抢先体验,早高峰半小时,全程无一接管。

创始人、CEO、首席科学家余凯说,地平线端到端量产,是为了捅破“天”而来。

更进一步,他认为自动驾驶发展快二十年,无论车企还是科技巨头,这个“天”从未有人摸到过。

地平线高阶智驾,体验如何?

硬件上,HSD这套系统搭载了地平线自研的征程6P(560TOPS)硬件,并配备有1枚瞭望塔式激光雷达、11枚摄像头,
以及3枚毫米波雷达。

路线选择很有意思。

最近上海豪车密集出街,给韩国游客亿点点震撼火出了圈,“地标”武康路其实是最早计划的路段。

但是地平线向我们透露,实地考察发现网红武康路现在已经堵得寸步难行,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停车等待上,体现不出智驾真实水平。

所以选择了静安区,属于老上海滩核心之一。体验路线围绕有百年历史的花园饭店周边,特征是道路狭窄,多是单行道,充斥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博弈场景,早高峰10公里左右全程跑完需要半小时。

但无论是Plan A武康路,还是静安区Plan B路线,都是临时选定的,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系统优化和特调——证明HSD真无图,交付即可实现有路就能开

体验路线一上来就是一个左转场景,可以看到测试车跟随前车,一起做了一个礼让行人的动作,重点是刹停起步都做的很柔和:

接下来这波也是蛮精彩,并排右侧车辆侵入本侧车道,HSD向左微调方向避让,紧接着因为前面要右转,所以又和并排车辆来了波博弈:

HSD尝试加速超车,在右侧车辆加速之后,速度放缓完成了变道,并且在路口避让了突然插进来的Model Y和非机动车,并再次找准了通行效率更高的右侧车道。

常规路线通行场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左转路口:

先是避让了调头车辆、随后又礼让了行人、接着又躲避了从右侧强插进来的左转车辆,全程HSD在线,没提示接管没紧急退出。

这次体验最独特的功能,要数多点式掉头

不需要宽阔的路面,不需要明显隔离带,无需人工接管,即可实现“三点式”、“五点式”掉头和“N点掉头”,在狭窄路段、甚至死胡同也能掉头脱困全行业首创。

另外HSD还推出了“漫游模式”,即在封闭园区、城市开放道路上不设置导航,HSD也不会降级或退出。

总结一下,HSD的在“边边角角”做的智驾功能创新,其实是让智驾应用场景“无死角”覆盖,把割裂的、经常需要用户接管的智驾体验连接起来。

解决的是智驾普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后续可能还会有小版本优化更新,但量产上已经不存在任何挑战,4月的上海车展将和旗舰J6P硬件(余凯透露已投片,年内出货可突破百万)同时发布。

至于何时给到用户手中,取决于车企的产品节奏——地平线透露有可能是今年三季度。

最先搭载什么品牌什么车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智能车参考之前的报道透露过“天机”,熟悉或知情的用户可以踊跃在评论区公布答案。

背后什么样的技术

坦白讲,HSD首秀场景并不算丰富,尤其是多车道平行汇入汇出变道博弈能力没有直接体现,而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有路就能开”智驾系统普遍通病。

客观原因同样和车企量产节奏有关:HSD体验车还是基于大众ID老车型的改装车,量产车没上市,所以通行路段上有所限制。

但有限的场景已经体现出优势,更像人,更像老司机,给用户“预期感”,流行的话是“端味很足”。

背后是基于两个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端到端感知架构,以及数据驱动的交互式博弈算法。

一个是为了智驾系统看的更清楚更明白,一个是让智能代驾的“脑子”更灵活更高效。

一段式端到端感知架构,避免了模块化算法架构中,数据多级传递造成的“损耗”,算法模型一端直接输入传感器数据,另一端直接输出轨迹预测,包括本车的,也包括道路其他交通参与者的。

端到端体现在SuperDrive将动态、静态、OCC(Occupancy占用网络)三网合一,统一在一个Transformer架构下,不需要对感知数据进行抽象和逐级传递,“所见即所得”:实现感知端到端同时,又保证了每个子网络的可解释性。

实际上SuperDrive的算法基础,正是来自于智能车参考介绍过的CVPR 2023最佳论文成果——UniAD,地平线学者一作,也是全球第一个公开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成为行业参考的标杆基础。

动态、静态、Occupancy三网合一的感知端到端架构下,有效解决感知架构时延高、规则多、负载重的问题。

感知端到端网络输出的结果,会接着进入数据驱动的交互博弈算法,可以理解成PNC(Planning and Control / 规控),但是和以前的PNC不同,HSD在决策、预测、规划整个大的系统里面进行了模块划分,全部用了神经网络作核心——保证驾驶行为的拟人化。

到了具体上车实证环节,地平线还给HSD单独设计了外部引擎:一方面是做博弈验证,包括给端到端提供安全边界、提供决策和轨迹层面的指引。

试验方法,以前是人为定义,不过地平线选择的是通过10000小时高质量驾驶数据来训练,让算法最大程度理解效仿人类老司机的驾驶方法。

当然最终轨迹或者决策并不由端到端来决定,系统会根据比较明确和轻量级的验证规则来决定是否向下游Planner释放,兜住安全的底。

通过这样的双擎驱动,HSD可以在数据驱动下,把上限提高的同时,还把安全下限给兜住,Scale up方面会有很好的表现。

这就是体验中SuperDrive像人类司机一样完成复杂掉头动作的技术核心。

算法之外,SuperDrive“拟人化”体验仍然离不开地平线软硬结合的实力——征程6系列计算硬件,CPU、BPU、GPU、全功能的MCU四芯合一。

500TOPS+的算力、18核的410K DMIPS的CPU、5.3Gpixel/s的图像处理带宽能力….这些都是征程6P的能力体现,跟业界其他主流的方案相比处于领先。

但地平线无意反复拿参数证明实力,因为堆晶体管不是难事,关键核心是——IP,也就是地平线自研的BPU架构纳什。

纳什专为大参数的Transformer而生,相比地平线最早推出的伯努利架构,纳什架构在基础CNN网络上的计算性能实现了200多倍的提升,在Transformer上性能相比BPU贝叶斯架构实现了20多倍的提升。

这个迭代的速度和幅度,远远超越了集成电路传统的摩尔定律(18个月提升一倍)。

背后的原因在于地平线从软件到硬件实现了系统和技术的联合优化和深度协同。

地平线:智驾3年定大局,对标不必特斯拉

余凯博士对自动驾驶趋势格局的最新判断是:

三年的时间,行业大局可定。

具体地说,是智驾体验三年hands off,五年eyes off,十年minds off。

淘汰赛的要素——领先的算法、足够大的算力、海量丰富的数据,缺一不可,或者说软硬偏废任何一方都不行。

地平线是从自动驾驶技术本身的价值特性出发得出的论断。

华为ADS第一代系统的核心打造者之一,曾以争议言论出圈的苏箐,加入地平线后首次在HSD“交卷仪式”上亮相,以地平线智能驾驶首席架构师的身份解释了地平线亲自下场做算法的逻辑。

他认为,“对标特斯拉”本身是营销逻辑、融资逻辑,而深入自动驾驶本质,唯一的对标应该是人类本身,这其实也是特斯拉自己一直在践行的。

因为自动驾驶的价值呈现二段性,是一种“拐点”式的价值:没达到、超越人类司机的阶段,自动驾驶只能是昂贵的玩具属性;突破这一拐点,自动驾驶价值会立刻飞升。

具体到产品上,是智驾体验:安全性、连贯性、场景覆盖率。

举个例子,现在绝大部分量产智驾,在高速城快等简单路况下能做到100分,但复杂城市路况、多车博弈时频繁要求用户接管——属于“拐点”之前的系统。

显然不能让用户放心用、愿意用,这是余凯博士反复强调的“捅破天”的必要性。

而从技术角度,“捅破天”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套端到端算法。

地平线的观点是,自动驾驶没有silver bullet,不存在一招制敌的捷径,如此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团队。

比如硬件方面J6那是架构针对Transformer对算力更高的要求专门做了一个VPU,可以支持更高精度的包括浮点运算,以及从FP16到FP32多种浮点数据类型的计算。此外还会专门优化部分算子,让计算时间和计算量匹配,同时针对性做硬件加速,即特别优化的超越函数,保障系统效率。

再比如软件方面,地平线认为新技术出现,重要的是知道它的边界是什么。端到端解决的是数据驱动问题,但解决不了认知问题,在北美大部分是高速路况,端到端系统可以有很好的表现,但中国路况更无序、复杂博弈更多。

所以地平线的方法是以一段式端到端为内核解决绝大部分场景下的数据驱动问题,也就是“拟人化”,而在一些数据稀疏,短期内用更大的数据也很难收敛的场景,会用规则兜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软硬结合谁都会讲,但真正深入到IP架构级别的优化,无论是纯算法玩家,或是通用GPU硬件玩家,都很难实现。

而这样的结合,还代表着端到端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

端到端大模型要求专用架构,专用架构又催生原生的软件算法。接下来,专用的工具、软件又会衍生出自动驾驶的生态、壁垒。

对于地平线从单一智驾硬件供应商到软件+硬件全栈智驾玩家的转型,整个过程外界的质疑、不理解一直没断。

有人从市值管理的角度解释,有人从软硬件不同的利润率角度解释,也有人从科技竞赛地缘政治等等角度理解。

都能自洽,但大多是充分条件,解释不了必要性,也解释不了为何硬件不愁赚的英伟达,几乎同时开启智驾软件的布局。

现在我们明白,从产品价值出发倒推技术实现手段,才是地平线真正要带头“捅破天”的原因,也是英伟达“紧随”地平线加码软件的驱动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2025智能驾驶格局,已经入场了了一个最大的“变量玩家”:

国内硬件No.1,软件引领全行业,而且有工程能力有合作生态的地平线

— 联系作者 —

智能车2024年度评选结果

在经过广泛征集、专业推荐,以及智能车参考垂直社群的万人票选后,智能车2023年度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涵盖三类奖项:

· 十大智能车领军人物

· 十大智能车车型

· 十大智能车技术方案/产品

在汽车工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希望能以此提供智能维度的参考和注脚。

其中,十大智能车人物是: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人物 >>

—  —

智能车参考】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么么哒~


智能车参考 在这里读懂智能汽车变革
评论
  •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进,LED显示屏行业对4K、8K等超高清画质的需求日益提升。与此同时,Mini及Micro LED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了间距小于1.2 Pitch的Mini、Micro LED显示屏的快速发展。这类显示屏不仅画质卓越,而且尺寸适中,通常在110至1000英寸之间,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影院、监控中心、大型会议、以及电影拍摄等多种室内场景。鉴于室内LED显示屏与用户距离较近,因此对于噪音控制、体积小型化、冗余备份能力及电气安全性的要求尤为严格。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开关电源技术推出了专为
    晶台光耦 2025-01-13 10:42 446浏览
  • 流量传感器是实现对燃气、废气、生活用水、污水、冷却液、石油等各种流体流量精准计量的关键手段。但随着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低碳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采用传统机械式检测方式的流量传感器已不能满足当代流体计量行业对于测量精度、测量范围、使用寿命与维护成本等方面的精细需求。流量传感器的应用场景(部分)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流体流量的新型传感器,其主要通过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根据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的时间、幅度或相位变化等参数,间接计算流体的流量,具有非侵入式测量、高精
    华普微HOPERF 2025-01-13 14:18 437浏览
  • ARMv8-A是ARM公司为满足新需求而重新设计的一个架构,是近20年来ARM架构变动最大的一次。以下是对ARMv8-A的详细介绍: 1. 背景介绍    ARM公司最初并未涉足PC市场,其产品主要针对功耗敏感的移动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ARM开始扩展到企业设备、服务器等领域,这要求其架构能够支持更大的内存和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2. 架构特点    ARMv8-A引入了Execution State(执行状
    丙丁先生 2025-01-12 10:30 421浏览
  • 电动汽车(EV)正在改变交通运输,为传统内燃机提供更清洁、更高效的替代方案。这种转变的核心是电力电子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创新,而光耦合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不起眼的组件可实现可靠的通信、增强安全性并优化电动汽车系统的性能,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革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光耦合器,也称为光隔离器,是一种使用光传输电信号的设备。通过隔离高压和低压电路,光耦合器可确保安全性、减少干扰并保持信号完整性。这些特性对于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因为精确控制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光耦合器在电动汽车中的作用1.电池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1-10 16:14 69浏览
  • 新年伊始,又到了对去年做总结,对今年做展望的时刻 不知道你在2024年初立的Flag都实现了吗? 2025年对自己又有什么新的期待呢? 202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里我测评了50余块开发板, 写出了很多科普文章, 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成长为科工公司。 展望2025年, 中国香河英茂科工, 会继续深耕于,具身机器人、飞行器、物联网等方面的研发, 我觉得,要向未来学习未来, 未来是什么? 是掌握在孩子们生活中的发现,和精历, 把最好的技术带给孩子,
    丙丁先生 2025-01-11 11:35 419浏览
  • 01. 什么是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研究利用生产过程中初始一批产品的数据,预测制造过程是否能够稳定地生产符合规格的产品。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预测。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推断未来是否可以依赖该工艺持续生产高质量产品。客户可能会要求将过程能力研究作为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 的一部分。这是为了确保制造过程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的产品。02. 基本概念在定义制造过程时,目标是确保生产的零件符合上下规格限 (USL 和 LSL)。过程能力衡量制造过程能多大程度上稳定地生产符合规格的产品。核心概念很简单:
    优思学院 2025-01-12 15:43 463浏览
  •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通信设备需要更高效、可靠且紧凑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系统。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国产接口芯片,正逐渐成为通信设备(从5G基站到工业通信模块)中的重要基石。这些芯片凭借卓越性能、成本效益及灵活性,满足了现代通信基础设施的多样化需求。 1. 接口芯片在通信设备中的关键作用接口芯片作为数据交互的桥梁,是通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它们在设备内的各种子系统之间实现无缝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交换、协议转换和信号调节等功能。无论是5G基站中的数据处理,还是物联网网关
    克里雅半导体科技 2025-01-10 16:20 419浏览
  • 说到福特,就要从亨利·福特(Henry Ford)这个人物说起。在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电气工厂担任工程师的福特下班后,总是在自家仓库里努力研究和开发汽车。1896年,福特终于成功制造出一辆三轮车,开启了福特汽车的传奇。最初几年,福特都是独自制造汽车并同时进行销售。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的精益管理中的5S方法,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福特 CANDO方法的影响。)1903年,福特从牧师、律师、银行家、会计师等十一位股东那里筹集了十万美元,并在自家庭院成立了美国第五百零三家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Fo
    优思学院 2025-01-10 11:21 49浏览
  • 在不断发展的电子元件领域,继电器——作为切换电路的关键设备,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固态继电器(SSR)和机械继电器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然而,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固态继电器正逐渐占据上风。本文将从耐用性、速度和能效三个方面,全面剖析固态继电器为何更具优势,并探讨其在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 耐用性:经久耐用的设计机械继电器:机械继电器依靠物理触点完成电路切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触点因电弧、氧化和材料老化而逐渐磨损,导致其使用寿命有限。因此,它们更适合低频或对切换耐久性要求不高的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1-10 16:15 88浏览
  • 根据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项目团队最新调研,预计2030年全球无人机电池和电源产值达到2834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1%。 无人机电池是为无人机提供动力并使其飞行的关键。无人机使用的电池类型因无人机的大小和型号而异。一些常见的无人机电池类型包括锂聚合物(LiPo)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氢(NiMH)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是最常用的无人机电池类型,因为其能量密度高、设计轻巧。这些电池以输出功率大、飞行时间长而著称。不过,它们需要
    GIRtina 2025-01-13 10:49 149浏览
  • PNT、GNSS、GPS均是卫星定位和导航相关领域中的常见缩写词,他们经常会被用到,且在很多情况下会被等同使用或替换使用。我们会把定位导航功能测试叫做PNT性能测试,也会叫做GNSS性能测试。我们会把定位导航终端叫做GNSS模块,也会叫做GPS模块。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是有一些重要的区别。伴随着技术发展与越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这三个词汇做以清晰的区分。一、什么是GPS?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它是美国建立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GNSS概
    德思特测试测量 2025-01-13 15:42 437浏览
  • 随着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对高效、可靠和环保元件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国产固态继电器(SSR)在实现太阳能逆变器、风力涡轮机和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绿色能源系统背景下中国固态继电器行业的前景,并强调了2025年的前景。 1.对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绿色能源系统依靠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固态继电器以其耐用性、快速开关速度和抗机械磨损而闻名,正日益成为传统机电继电器的首选。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
    克里雅半导体科技 2025-01-10 16:18 317浏览
  •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由于信号的时域截断会导致频谱扩展泄露现象。那么导致频谱泄露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改善方法。本文以ADC性能指标的测试场景为例,探讨了对ADC的输出结果进行非周期截断所带来的影响及问题总结。 两个点   为了更好的分析或处理信号,实际应用时需要从频域而非时域的角度观察原信号。但物理意义上只能直接获取信号的时域信息,为了得到信号的频域信息需要利用傅里叶变换这个工具计算出原信号的频谱函数。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实现这种计算需要面对两个问题: 1.
    TIAN301 2025-01-14 14:15 65浏览
  • Snyk 是一家为开发人员提供安全平台的公司,致力于协助他们构建安全的应用程序,并为安全团队提供应对数字世界挑战的工具。以下为 Snyk 如何通过 CircleCI 实现其“交付”使命的案例分析。一、Snyk 的挑战随着客户对安全工具需求的不断增长,Snyk 的开发团队面临多重挑战:加速交付的需求:Snyk 的核心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更快、更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但他们的现有 CI/CD 工具(TravisCI)运行缓慢,无法满足快速开发和部署的要求。扩展能力不足:随着团队规模和代码库的不断扩大,S
    艾体宝IT 2025-01-10 15:52 158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