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辉
CES 2025消费电子展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如火如荼举行当中。中国厂商依然是此次盛会的主力军。
根据CES官网展示的参展商名单,今年共有近1500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企业参展,占参展商总数3成以上,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参展的中国企业数量相比去年数量增加300多家。
以上参展的中国企业中,大多数是专精电子产业的中小企业。在英伟达、AMD等头部大厂相继展出自家新一年旗舰产品并吸引全场目光的同时,来自中国的中小型初创科技企业,也成为此次消费电子行业盛会科技含量的一大重要切面。
从具身智能、AI眼镜,到先进显示、激光雷达……在CES参展的种类繁多的创新项目,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并且企业也表达了通过开放的市场和产业合作进一步融入全球发展的愿景。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极光今年是第一次在CES参展。中科极光CEO蔡荣武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中科极光的产品此前已经在美国市场销售了2年多的时间,并且有多款产品一直位列亚马逊最畅销排行榜。
中科极光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也是国际少数、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了RGB三色纯激光显示系统关键技术的企业,公司专注于激光照明、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等产品。
蔡荣武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为了参加此次CES,他们筹备了将近一年时间,带来了公司的旗舰款产品,包括全球最短焦距的激光电视,中科极光最新一代TLMS三色激光投影,还有在设计上非常创新的便携式投影。
蔡荣武表示,公司非常重视今年CES展会,此次参展由公司总经理带队现场布展和深入与客户交流,“这是我们把最新技术、最高端产品展示给全球客户的好机会”。
“新的一年,我们面向全球市场的计划和目标是,在海外市场讲好中科极光CASIRIS品牌的故事,此次CES展上我们期望能获得更多来自客户和市场的反馈。”据蔡荣武透露,除了参加CES展外,他们此次在美国的行程还包括约见Walmart(沃尔玛)、Bestbuy、Costco(开市客)等大型商超的产品采购相关负责人,“我们有信心有计划和美国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因为我们的投影机产品符合美国市场需求,也受到美国用户的喜欢”。
期待通过CES展打开当地市场的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并不在少数。
下一代FMCW激光雷达企业摩尔芯光市场战略部负责人王建胜表示,他们本次参加CES 2025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展示摩尔芯光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案例,与国内外顶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激光雷达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市场拓展。
王建胜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CES作为科技圈内的开年盛会,将奠定和引领着新一年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的基调。本次展会公司会通过新品发布展示、实际乘车体验以及客户联合展出等方式,直观展示FMCW激光雷达在复杂路况环境下独有的测速功能,高精度测距与成像能力。
据了解,在此次CES展会上,摩尔芯光带来了下一代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激光雷达技术及产品。由摩尔芯光自主研发的FMCW激光雷达技术,具备独有的速度探测功能,实现超过一百万每秒的点云密度,将传感器的探测能力上升到了新的维度。在面向智能驾驶及高阶自动驾驶的应用中,FMCW激光雷达仅需2-3个数据点就能完成对物体的追踪,聚类和识别,将安全反应时间从秒速级提高到了帧速级别。
“这是摩尔芯光连续第三年盛装参加CES,从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要深入开展国际伙伴合作,深度触及全球客户需求,拓宽拓展全球渠道网络的经营理念。”据王建胜介绍,其中在整个亚洲市场,摩尔芯光目前已经达成了一些实质性的合作,比如和中国工控头部企业的第一批供货,和韩国Tier1和日本Hokuyo的技术深度合作等,这些合作将会在2025年陆续推向大批量产。
同时,摩尔芯光也已收到欧美多家主机厂客户对FMCW激光雷达的需求,王建胜表示,预计将在2025年达成一些PoC合作,后期将推进定点的量产合作。
除了接入全球市场,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也希望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产业合作,增强互补优势。
中科极光蔡荣武表示,中科极光一直非常重视产品设计和研发,并且积极与美国企业合作,比如在显示芯片上与德州仪器合作、操作系统与谷歌合作。“这种国际合作使得我们的产品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全球应用属性,产品也一直定位走高端路线。我们在海外市场一直表现出非常好的销售潜力,我们会坚持走出去,坚持国际化。”
资深科技行业分析师郭俊丽表示,今年中国科技企业参加CES展的积极性依然很高。CES是中国科技企业展示国际化实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的舞台,也是进行全球渠道洽谈和布局绝佳时机。
不仅如此,据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观察并表示,中国科技企业对CES观展人群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力源自市场需求,中国企业正在从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发展,为减少市场竞争烈度,中小企业纷纷走上差异化绕过竞争的策略,从而激励中小企业不断创新。“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而中小企业也要借助中国的开放市场,实现从中国企业向全球创新企业的转型,加强和全球合作,以丰富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