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那个刷屏的政策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虽然名义上是“促进投资良性循环”,但搞金融的都知道,虚拟经济需要一定程度的泡沫才能繁荣发展,最怕的就是“良性”、“有序”、“理性”之类的调控词汇了。
好多朋友问这个文件能否真正落实,影响范围会有多大……
单从文件形式和内容看,确实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政策,但是潜在的影响力和引导性不容小觑,这毕竟是gov体系内的文件。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地方国资的基金设立,背后太多因素在角力了,阻碍力也不小,随便一个“政治正确性”就足够能让一件事情流产。所以这个文件的影响力,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字面上的意思,可能2025年政府出资设立基金节奏真的要放缓了。
“不招商、不返投”,地方政府设立基金的动力在哪里呢?
虽然国资的投资风格,过去几年一直被诟病,现在真的被限制了,反倒让大家心有戚戚焉。毕竟有国资在,市场上还有钱,现在连这个源头也切断,那就真要干涸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2024年上半年,地方gov招商引资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全面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我记得当时上海还专门出过一个文件,大概名称是《招商整改20条》,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但后来可能因为涉及到具体区域,被投诉删除了。(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VX: riseen001)
这个文件里最有价值的,不是“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什么不能做),而是“招商扶持清单十六条”(什么能做)。我记得里面最有效的政策,第一个是“资本招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金招商),第二个是“会展招商”(通过产业链活动把产业聚集起来),第三个是“应用场景招商”(给先试先行的企业创造应用场景示范)。除此之外,就剩下全国各地撒出招商人员,“跑断腿、磨破嘴”、地推式的招商了。
而现在,最有效的“基金+招商”模式,也被限制了。而且,连招商都被限制了。
我其实早之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地方招商肯定会面临政策收缩》——“基金+招商”的模式会不会受到牵连?现在国内的招商,都瞄准的是成熟项目、能够落产能、搞基建的项目,是一个“存量竞争”的模式。“存量竞争”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本质就是“卷”,摘别人家成熟的果子,你挖我墙脚,我挖你墙角,谁都不是赢家。
这明显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相悖的,出台政策限制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未来的招商,最应该的模式是“培育内生”,结合各个地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但“培育内生”是一个苦差事,而且很考验地方政府的眼光,风险大,还得有耐心……
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倡导的“带土移植”、“无中生有”之类的口号,虽然通俗易懂,但实际上是和产业发展的逻辑有一定背离的。无中生有创造一个行业,必定头重脚轻根基不稳啊。都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无中生有”,也确实有一些区域靠着招商实现了“无中生有”,成了口口相传的经典案例,比如合肥。但问题是,蛋糕就这么大,所有的地方都想“无中生有”就是无序发展了……
我们2025年也会围绕“科学家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创业企业”、“硬科技新势力”等维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当然,很多可能不是地方政府感兴趣的“有里有面”能落产能的项目,但是都是可以帮助“培育内生”的未来产业,也欢迎认同这个逻辑的地方招商人员参与。(VX: riseen001)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刚刚有上海投资人朋友来电话,聊了半个小时,大家其实对于今年的策略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形势变化太快了,似乎所有的规划都约等于没规划,大家要及时调整心态。但总而言之,努力做事儿就对了,哪怕短期没有直接效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