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刚才在一台古老频率计内部单片机电路中,看到了一个背靠大功率三极管的晶体电路。这个压在晶体上面的大功率三极管应该是给晶体进行加热,完成恒温控制。但是,按照现在的姿态,这个NPN三极管所组成的电路实在是太奇怪了。电路实际上处在反向偏置,根本无法导通加热。根据实际电路抄写下来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通过R1以及温敏电阻分压,给三极管的发射极进行偏置,这样就造成三极管反偏。如果将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调,也就是三极管在焊接的时候左右颠倒,这个电路就合理了。下面测试一下这个电路。
将拆卸下来的TIP41A三极管,利用晶体管助手测量 一下参数。它的确是一个NPN三极管,管脚与数据手册上给出的是一致的。
首先,在面包板上按照之前的电路搭建测试电路。也就是前面看到的实际比较奇怪的电路。给电路提供12V的工作电源,接下来测试三极管的各个管脚的电压。基极为0V,集电极为12V,发射极为 0.917V。此时,三极管处在截止状态。没有工作电流,也不发热。下面将电路进行修改,也就是调整三极管的左右方向,再看一下电路的工作状态。
下面,将功率三极管左右对调一下。也就是它的发射极与基极对调。现在重新上电。可以看到,此时,三极管在正确的偏置下导通了。按照现在的工作电流,三极管集电极上功率损耗超过了2W。如果手触碰功率管的散热片,已经非常烫手了。下面,将热敏电阻触碰散热片,此时,电流急剧下降。这是因为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温度的上升,造成电阻下降,进而减少了三极管基极偏置电压,使得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下降。但是,有可能因为三极管的集电极电位比较高,会使得热敏电阻电位上升,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有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大。这里,使用了一个热缩管给热敏电阻进行绝缘。然后使用塑料扎带固定在三极管散热片上。此时,三极管的导通电流就会逐步趋向稳定了。由此可见,的确现在的三极管的连接方式,才是正确的恒温电路的状态。
今天记录了一个古老频率计中晶体恒温控制电路。现在看来,是原来安装电路的工人粗心大意了。或者压根就没有进行调试过。将其中的三极管左右弄反了。使得三极管根本无法进行恒温控制。只有左右调整之后,形成现在正确的偏置电路,这个电路才能够进行恒温控制。
一台古老的频率计: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4925341
[2]晶体恒温电路:一个抱着晶体的三极管: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49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