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以绿色合成燃料驱动内燃机,这条技术路线在环保、成本、安全、便捷和运输效率上优于电池车。
就环保来说,绿色合成燃料使用风光弃电,全是绿色能源。
这里解释一下风光弃电,受限于风
使用风光弃电制作合成燃料就是变废为宝。
锂矿开采,电池制造和回收都会带来碳排量,而且都是高污染。
就成本来说,锂电池车寿命一般是8年左右,内燃机车辆寿命可达20年,内燃机车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节约资源。何况绿色合成燃料能与现在燃油车工业兼容,基础设施和生产线都能利旧。
就安全性而言,绿色合成燃料自燃风险低于锂电池。
就便捷性而言,绿色合成燃料补能便捷,无续航焦虑。
就运输效率而言,相对于轻便的油箱,车辆携带几百公斤的电池,是运输效率的巨大浪费。即便将来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电池车在运输效率也依然不如液体燃料车辆。
就技术障碍而言,合成燃料要比固态电池小的多。
以吉利正在推广的甲醇燃料为例。吉利在阿拉善建设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使用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50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减碳75万吨。
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电资源,阿拉善绿色甲醇能源基地未来可年产2-3亿吨绿色甲醇。如果将这些绿色甲醇替代汽柴油作为车用燃料,大约相当于5个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
诚然,甲醇最大的问题是对橡胶件有腐蚀性,这个问题可以用耐腐蚀橡胶来解决,至于一些人抨击甲醇有毒性,不要直接饮用甲醇,或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甲醇,基本不会中毒。
何况合成燃料种类很多,可以开发更安全的合成燃料。
简言之,合成燃料在综合效益上优于现在的电池车,技术难度也更低,电池车未来会成为政策催生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