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汉语拥有400多个音节、4个声调,且涉及图形理解。不同于英语等字母语言,汉语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转换涉及更多脑区,需要研发针对汉语特征的神经编解码机制和信息处理手段。
2024年12月23日,脑虎科技联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团队,开展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临床试验。接受手术的患者43岁,语言区占位肿瘤易引发癫痫。项目团队在这位患者语言区占位肿瘤癫痫患者上进行了柔性脑机接口植入手术,通过植入256导高通量脑机接口,帮助其定位病灶并保护语言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
澎湃科技从项目团队了解到,手术过程只花了几分钟,就准确定位病灶、植入电极,并保护了患者语言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手术两天后,患者开始接受相关训练,术后七天实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下71%的解码准确率,且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
基于实时汉语解码,受试者实现了意念实时合成汉语、驱动“数字人”以及对话大语言模型等高级功能,还能将人的脑电解码成语言进而转化成指令实时操控灵巧手,实现人机交互。据了解,该研究意义在于有望帮助语言功能障碍患者重建语言功能。
更早之前,脑虎科技在2024年8月联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陈亮教授团队,已经顺利完成了意念合成运动临床试验。所谓意念合成运动,指的是通过“脑控”智能设备,帮助运动障碍患者重建运动功能。
在这次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为21岁运动区占位的癫痫患者。通过手术植入256导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监测病灶并保护运动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病人在手术完成两天后开展了运动/语言解码试验——实现“脑控”玩乒乓球和贪吃蛇游戏。经过两周的训练,结合脑虎科技自主开发的脑机操作系统XessOS,受试者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微信、邮箱、淘宝等常用APP,还可以实现智能家居和智能轮椅的“脑控”,满足了运动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行动能力。
不过,目前植入脑机接口的受试者还需戴着头套、拖着“辫子”即电源线和数据线,用来连接脑机接口和数据处理设备。据了解,脑虎科技将在2025年推出下一代设备中去掉“辫子”,数据传输和充电都将实现无线方式。
“这次的临床试验属于一个月左右的短期在体试验,用于技术验证,明年我们将继续与华山医院合作,逐步开展长期在体的临床试验。”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透露,计划用三年完成三类医疗器械的多项临床注册。
脑虎科技成立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脑虎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脑虎科技和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同样走侵入式脑机接口路线。目前,Neuralink实现了实时运动解码,此次临床试验成功让脑虎科技成为目前行业内唯一同时实现实时运动解码和实时汉语解码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