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技CEO资本市场公开课”的第二讲。
每年国家在科研院所和高校投入的科研经费高达6500亿,与资金使用的浪费相比,产出的科技成果不能产业化,才是最大的浪费。
为什么都觉得科学家不能成为CEO?难道谁天生就是CEO的材料么?这个需要我们打破对于科研人员创业的刻板认知,性格有时确实很难改变,但“固执”不是科学家的标签。而且我向来认为,商业思维是可以不断通过实践来提升的,我不相信给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们分析商业逻辑的时候,他们会听不懂听不明白。
为什么都觉得教授创业失败率高?难道有这种结论的人会认为学校外面创业者的成功率就很高么?科创板那么多高校背景的教授创业项目成功IPO,清华、浙大、北理工……从数量上占比已经很高了。
为什么都觉得高校项目处在理论研究阶段?我见过太多教授通过国家纵向课题的方式,十年磨一剑,把小试、中试都完成了,把设备的样机都研发出来了,难道这样的基础,就一定比市场上靠PPT融资的团队要差?
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不敢转化”是因为体系和制度的原因,我们没法改变太多。“不能转化”是因为本来科研和产业化就是双轨制,适合产业化的并不一定适合搞科研,搞科研要研究理论、发论文,又不一定短时间能产业化。“不敢转化”是因为国有资产流失这顶大帽子,一时半会儿还很难被摘掉,谁哪儿知道一不小心就触碰了红线,索性就避而远之。
但是“不会转化”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现在就解决的,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其实是卡在了最初的100米上。昨天还和清华教授开玩笑说,你们眼中的一些觉得不可逾越的壁垒,比如成立公司、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组建团队等等,在我们商科的眼里,可能都不是什么事儿,反而恰恰是这些最不重要的事情,成了阻碍科技成果走出校门的最大障碍。
虽然从宏观层面,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具体到微观层面,某个学校和具体的科研院,态度可能大不相同。毕竟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很低,九死一生,从学校层面不太愿意成立太多的直接持股公司,免得将来清理起来很麻烦,以至于对于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模式,很多学校每年都配额制,只有有限数量的教授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转化。所以这个就需要从操作层面上有创新型的突破,这一点也是解决“不会转化”的实操需求。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n多种模式,我们会通过科学家创业培训讲座的方式,给各位科学家们讲讲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