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时代按下加速键,汉威科技智能传感器助推行业发展

MEMS 2025-01-03 00:02

回顾2024年,60万公里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网改造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1000万台,具身智能赛道人形机器人飞速崛起……许多行业都在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加速发展,而这背后,离不开传感器的加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知名的传感器企业汉威科技,以其稳健坚定的步伐和前瞻性的布局,在业内备受瞩目。

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产品上的不断研发,业务场景上不断向前沿、未知的新领域开拓...从消防智能解决方案到工业级光学气体检测产品,从柔性触觉传感器到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再到汽车传感器方案,汉威科技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见证了汉威科技在新产品与新领域的深耕细作与显著成效。

激光家用燃气报警器:守护万家烟火气

在现代家庭中,厨房是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燃气安全隐患的集中点。老人熬粥煲汤忘记关火、孩子哭闹导致母亲无暇顾及厨房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给家庭燃气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汉威科技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了JT-KWA系列激光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

据悉,这款报警器采用了先进的TDLAS激光气体检测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等特点,能够精准识别可燃气体泄漏,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其24小时不间断监测的工作特性,为家庭成员的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它的守护下安心生活。此外,该报警器还具备手机互联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报警器的工作状态和气体浓度情况,进一步提升了家庭燃气安全的智能化水平。

光学气体检测产品: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石化、燃气等工业领域,气体泄漏检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气体泄漏,不仅可能直接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污染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汉威科技集团自主研发了C330-H手持式红外气体成像仪和R10非制冷手持式红外气体泄漏检测仪。

C330-H手持式红外气体成像仪采用了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能够可视化显示甲烷、VOCs等多种气体,实现了远距离快速筛查和精确定位泄漏点;而R10非制冷手持式红外气体泄漏检测仪则融合了红外气云成像与TDLAS技术,具有“定性+定量”双重检测优势,能够准确判断泄漏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为工业安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柔性触觉传感器:开启具身智能新时代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汉威科技集团紧跟时代步伐,成功研发出国内前沿的柔性触觉传感器。该系列传感器以柔性材料为基底,采用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制备而成,具有轻薄、柔软、可穿戴等特点,能够采集压力、温度等多种信号,为机器人提供类人的感知能力。

如今,汉威科技正在与部分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将柔性触觉传感器用于机器人灵巧手的指尖、指腹、手臂等部位,为机器人执行复杂、精细动作提供精准感知。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智慧化水平,还为机器人在医疗、康复、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汉威科技集团凭借在传感器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了一站式储能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从传感器到复合火灾探测器,再到整体解决方案,均为自主研发设计,核心工艺自主可控。通过高性能传感器和储能专用探测器及防控装置的有机结合,汉威为锂电池储能电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汽车传感器方案:打造舒适、安全、智能驾乘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汉威科技的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三大系列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这也是其多年来坚持创新发展的缩影。

在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期间,汉威科技携三大系列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亮相,吸引了国内外行业客户的关注。据悉,相关汽车传感器产品从核心元器件、软硬件开发到最终模块产品,已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方面为例,汉威推出的氢气泄漏传感器、在线电导率仪、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锂电池热失控传感器、酒精锁等车载安全性产品,可实现早期感知、智能判断,并提前干预,避免不必要的汽车安全事故。

此外,汉威的空气质量传感器(AQS)、二氧化碳传感器(CO2)、激光粉尘传感器(PM2.5),以及负离子传感器、水离子传感器、等离子传感器等车载舒适性产品,以及生命遗留传感器、光照雨量复合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防入侵传感器等车载智能化产品,都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取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汉威科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据汉威科技数据,其年研发投入在7%以上,专业研发人员超过1000人。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使汉威取得了98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7项。这些专利成果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还打破了国外在部分领域的垄断地位,提升了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面对智慧化的新时代,面对行业的变局和挑战,汉威科技将继续保持稳健前行的步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不断推动新产品与新领域的拓展与升级。同时,汉威科技还将加强与全球客户的合作与交流,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传感器解决方案和服务,共同推动全球传感器产业的繁荣发展。

延伸阅读:
《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5版》
《印刷和柔性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4版》
《环境气体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3版》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CTI是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的缩写,在GB 4207中被译作“比较追踪指数”,我认为还是“漏电起痕指数”更容易理解。    CTI表述了材料的绝缘特性——阻止不希望出现的电流。CTI的单位是V,在绝缘物表面添加一定量的电解液并施加电场,观察在绝缘物表面既不会持续产生火焰,也不会因为热、介质击穿、湿气或者污染物产生电弧放电留下痕迹(起痕)的最高电压。CTI的测量方法见IEC 60112 (GB 4207)。&nbs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19 21:20 44浏览
  •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是专门用于模拟、验证无人机蜂群在电磁作战环境中协同、干扰、通信以及对抗等能力的工具。下面从功能需求、技术架构、典型功能模块、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功能需求   电磁环境建模:模拟构建复杂多样的电磁环境,涵盖各类电磁干扰源与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6:49 138浏览
  •   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软件:全方位剖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软件,专为满足无人机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运行需求而打造,是一款专业训练工具。其核心功能是模拟无人机在电磁干扰(EMI)与电磁敏感度(EMS)环境里的运行状况,助力用户评估无人机电磁兼容性能,增强其在复杂电磁场景中的适应水平。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4:52 65浏览
  • 1. 在Ubuntu官网下载Ubuntu server  20.04版本https://releases.ubuntu.com/20.04.6/2. 在vmware下安装Ubuntu3. 改Ubuntu静态IP$ sudo vi /etc/netplan/00-installer-config.yaml# This is the network config written by 'subiquity'network:  renderer: networkd&nbs
    二月半 2025-04-17 16:27 150浏览
  •   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深度剖析   一、系统概述   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专为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评估及抗干扰能力训练打造。借助高精度仿真技术,它模拟无人机在各类电磁干扰场景中的运行状态,为研发、测试与训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系统功能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5:51 150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软件是专门用于模拟与分析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电磁兼容性(EMC)表现的软件工具。借助仿真技术,它能帮助用户评估无人机在电磁干扰下的性能,优化电磁兼容设计,保障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系统功能   电磁环境建模:支持三维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5:10 110浏览
  • 现阶段,Zigbee、Z-Wave、Thread、Wi-Fi与蓝牙等多种通信协议在智能家居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协议间互不兼容的通信问题仍在凸显。由于各协议自成体系、彼此割据,智能家居市场被迫催生出大量桥接器、集线器及兼容性软件以在不同生态的设备间构建通信桥梁,而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智能家居厂商的研发成本与时间投入,还严重削减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为应对智能家居的生态割裂现象,家居厂商需为不同通信协议重复开发适配方案,而消费者则需面对设备入网流程繁琐、跨品牌功能阉割及兼容隐患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
    华普微HOPERF 2025-04-17 17:53 119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需求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正从单一安防工具向多场景交互终端演进。随着消费者对便捷性、安全性需求的提升,行业竞争已从基础功能转向成本优化与智能化整合。传统门锁后板方案依赖多颗独立芯片(如MCU、电机驱动、通信模块、语音模块等),导致硬件复杂、功耗高、开发周期长,且成本压力显著。如何通过高集成度方案降低成本、提升功能扩展性,成为厂商破局关键。WTVXXX-32N语音芯片通过“单芯片多任务”设计,将语音播报、电机驱动、通信协议解析、传感器检测等功能整合于一体,为智能门锁后板提供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8 09:04 182浏览
  •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全解析   一、系统概述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是专业的仿真平台,用于模拟无人机蜂群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作战行为与性能。它构建虚拟电磁环境,模拟无人机蜂群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电磁干扰与攻击,评估作战效能和抗干扰能力,为其设计、优化及实战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6:29 164浏览
  •     爬电距离指的是两个带电体之间、带电体和大地之间,沿着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与爬电距离有关的标准有IEC 61010-1。PCB设计方面,可以参照IPC-2221B。        (图源TI)    任何情况下,爬电距离不允许小于电气间隙。当绝缘材料是空气时,爬电距离可以和电气间隙相等。电气间隙的简介见协议标准第011篇。        一般情况下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19 20:54 37浏览
  • 近日,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简称“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紫光展锐应邀出席“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平行论坛,并从6G通信、感知、定位等多方面分享了紫光展锐在6G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理念及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研发探索情况。全球6G技术大会是6G领域覆盖广泛、内容全面的国际会议。今年大会以“共筑创新 同享未来”为主题,聚焦6G愿景与关键技术、安全可信、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前沿主题,汇聚国内外24家企业、百余名国际知名高校与科研代表共同商讨如何推动全行业6G标准共识形成。6G迈入关键期,
    紫光展锐 2025-04-17 18:55 199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需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对便捷性需求的提升,电动车行业正经历从传统机械控制向智能交互的转型。传统电动车依赖物理钥匙、遥控器和独立防盗装置,存在操作繁琐、功能单一、交互性差等问题。用户期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实现远程控制、实时数据监控及个性化交互体验。为此,将蓝牙语音芯片集成至电动车中控系统,成为推动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路径。二、方案概述本方案通过在电动车中控系统中集成WT2605C蓝牙语音芯片,构建一套低成本、高兼容性的智能交互平台,实现以下核心功能:手机互联控制:支持蓝牙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8 08:33 191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