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网络与数据安全新媒体
(谈思汽车讯)12月26日,在长城汽车的见证下,其注资的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紫荆半导体”)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署了落地协议。
紫荆半导体是一家专注RISC-V车规级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由长城汽车旗下的天津长城投资有限公司、原长城汽车EE架构总工程师曹常锋、南京苏冀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捷飞科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注资成立,曹常锋出任董事长。
据曹常锋在36氪的专访中介绍,紫荆半导体共规划了三类产品:第一颗是MCU类芯片,第二颗是与MCU配套的FEP类芯片,第三颗是中央区域控制器一类的SoC芯片。目前,紫荆M100芯片已投入使用,后续其他产品也将陆续启动研发。
关于紫荆半导体的首款产品紫荆M100,曹常锋表示,“已经有三家车企主动要求采用我们的产品”。RISC-V开源架构带来的高性能与低成本,以及紫荆半导体在安全标准、及未来功能应用上的前瞻眼光,为紫荆M100获得了市场认可。
作为一款MCU车辆控制芯片,紫荆M100的整体研发投入近亿元。目前,这款芯片处于上量阶段,紫荆半导体的销量目标是5年实现250万辆的上车量。
此外,M200目前也已经在在预演过程中,预计25年上半年会启动研发,M300预计下半年开始。
据曹常锋透露,紫荆半导体的成立源于2021年全行业遭遇的一场芯片危机,长城汽车也不例外。彼时,长城汽车在MCU等领域芯片面临供货不足问题,受此影响,其在2021-2022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现象。
2022年10月,被芯片问题困扰的长城汽车决定自研芯片,要实现MCU、驱动、电源及通讯几类产品的自主研发。由此,紫荆芯片团队被孵化。
历时9个月,该团队与合作方共同完成了紫荆M100的产品定义、设计、验证、制造与应用测试。2024年9月,紫荆M100芯片在⻋辆⼤灯控制器上成功运⾏。12月,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紫荆 M100 芯片
如今,随着供应链国产化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共识,芯片、悬架、转向等领域的国产厂商都在向国产替代迈步。
关于“国产替代逐渐变成具有性价比的平替角色”这一行业小共识,曹常锋认为,做纯粹的国产平替产品,基本只剩下价格战一条路,这样的竞争不是良性的。紫荆半导体的战略定位不是走平替路线,而是希望做技术差异方面的创新。
内容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xPS6Si4Wx48cffFVFQPPxA
- THE END -
专业社群
部分入群专家来自:
新势力车企:
特斯拉、合众新能源-哪吒、理想、极氪、小米、宾理汽车、极越、零跑汽车、阿维塔汽车、智己汽车、小鹏、岚图汽车、蔚来汽车、吉祥汽车、赛力斯......
外资传统主流车企代表:
大众中国、大众酷翼、奥迪汽车、宝马、福特、戴姆勒-奔驰、通用、保时捷、沃尔沃、现代汽车、日产汽车、捷豹路虎、斯堪尼亚......
内资传统主流车企:
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上汽大众、长安汽车、北京汽车、东风汽车、广汽、比亚迪、一汽集团、一汽解放、东风商用、上汽商用......
全球领先一级供应商:
博世、大陆集团、联合汽车电子、安波福、采埃孚、科世达、舍弗勒、霍尼韦尔、大疆、日立、哈曼、华为、百度、联想、联发科、普瑞均胜、德赛西威、蜂巢转向、均联智行、武汉光庭、星纪魅族、中车集团、赢彻科技、潍柴集团、地平线、紫光同芯、字节跳动、......
二级供应商(500+以上):
Upstream、ETAS、Synopsys、NXP、TUV、上海软件中心、Deloitte、奇安信、为辰信安、云驰未来、信大捷安、信长城、泽鹿安全、纽创信安、复旦微电子、天融信、奇虎360、中汽中心、中国汽研、上海汽检、软安科技、浙江大学......
人员占比
公司类型占比
精品活动推荐
因文章部分文字及图片涉及到引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17316577586,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