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芯片,都在变成“中国制造”

原创 电子工程世界 2024-12-17 08:01

最近,欧洲芯片三巨头意法半导体(ST)、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接连要在中国本土制造芯片的新闻引发热议。

随着地缘政治摩擦愈发频繁,市场不确定性增大,很多厂商有了弹性的供应需求。所以说,不在中国制造,或许就会被市场淘汰。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几家欧洲和美资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制造方面的投入和承诺。

冀凯、付斌丨作者

电子工程世界(ID:EEworldbbs)丨出品


意法半导体:与华虹合作生产40nm MCU



11月20日,在ST举办的投资者峰会上,我们不仅看到,ST重申了其到2030年实现200亿美元以上收入的宏伟目标,并预计届时营业利润率将超过30%。同时,也看到了ST格外重视“在中国,为中国”(China-for-China)的战略,并不断加强中国制造方面的投入:

  • 与华虹宏力(HHGrace)合作,在40 nm、OFT、BCD/IGBT技术节点上构建专属产能通道。更重磅的是,40nm eNVM STM32将采用中国和非中国的双重供应链,并计划于2025年底在中国本土生产。联合推出同样的产品并不容易,双方通过两年的合作最大水平保证了设备的兼容性。根据ST的规划,STM32会利用China-for-China的策略,未来5年将本地客户基础扩大50%。

  • 与三安光电在重庆成立的合资公司(ST-Sanan JV),合作开展碳化硅前端制造,成为全球首个在中国实现碳化硅本地化生产的国际半导体公司。该合资厂全球建设总额预计余约达32亿美元,其中未来5年的资本支出约为24亿美元,同时三案光电还将单独建造一个8英寸SiC衬底制造厂,以满足该合资厂的衬底需求。

  • 投资扩建深圳后端封测厂(STS赛意法),该工厂是ST最大的全球组装和测试基地,迄今已经扎根中国30年,贡献公司全球超过50%的产能。

通过这样的合作,ST将会以上海为应用中心;深圳和重庆成为ST的主要制造基地,前者的聚焦后端组装与测试,后者重点为碳化硅前端制造。 

意法半导体制造主管Fabio Gualandris认为:“在中国生产的其他原因包括当地供应链的成本效益、兼容性问题以及政府限制的风险。在其他任何地方生产芯片都意味着错过中国愈发加快的电动汽车开发周期。”

而在日前召开的STM32媒体沟通会上,ST继续强调,要以“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市场,做具有“本地化”思维的全球公司,并为中国本地化提供“中国设计、中国创新和中国制造”三方面能力。

从数据来看,ST深耕中国市场40年,目前在中国拥有4750多名优秀人才(市场销售约900名、设计研发约150名、生产制造约3700名),约占全球总员工人数的10%。拥有完善的业务版图,包括17个办事处、2家制造工厂(1个前段SiC制造合资厂、1个后端制造厂)、7个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与全国各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成立的多个联合实验室。


恩智浦:与台积电南京、中芯国际、华虹合作



12月4日,恩智浦(NXP)执行副总裁Andy Micallef表示,恩智浦在努力寻找一种方式来服务那些需要中国产能的客户,将为客户建立一条中国芯片供应链。

在此前,NXP的投资者大会上,NXP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与ST类似,名为“China for China manufacturing”(在中国,为中国制造)。在中国,恩智浦选择台积电南京、中芯国际、华虹分别开发16/28nm,40nm以及180nm不同种类的产品。天津封测厂完成80%的内部制造,20%由外部实现。

恩智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很早,同时恩智浦一直致力于“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有超过200款芯片是在本地定义、设计及研发,随着今年MCX C系列量产,这个数字会在200之上不断地增加和扩大。去年10月,恩智浦更是宣布位于天津的中国电气化应用实验室正式启动,并发布电池管理系统IC和结合安全测距和短程雷达的下一代汽车超宽带IC。

从数据上来看,恩智浦大中华区拥有9000名员工,占据了全球员工总数的25%,其中包括1600名研发工程师,办事处遍布全国各地,拥有6个研发中心,并在天津拥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封测厂,恩智浦全球50%的MCU芯片都在这家工厂进行封测。有超过200个在中国定义、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在大中华区拥有6000多个不同领域的客户。


英飞凌:加强中国客户的密切联系



12月11日,据日经亚洲消息,德国半导体制造商Infineon的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中国进行商品级产品的本地化生产,旨在加强与中国市场客户的紧密联系。

Hanebeck指出,中国客户对某些难以更换的零部件提出了本地化生产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Infineon决定将一些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的代工厂,他表示:“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后端,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中国客户在供应安全方面的担忧。”

Hanebeck并未透露在中国生产的具体目标,而是表示这最终将取决于产品类别和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他强调Infineon仍坚持在欧洲和东南亚工厂本地化高度创新的功率半导体。

需要注意的是,Infineon目前暂时没有要在中国做前道加工,更多在于后道加工。比如,在生产方面,英飞凌有很多前道及后道的生产合作伙伴,特别是在碳化硅衬底上,英飞凌先后与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达成了供货合作。

在今年5月的2024英飞凌媒体日上,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表示,英飞凌在大中华区市场已经深耕了近30年,在大中华区拥有超3000名员工,业务运营涵盖10个城市,1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及应用支持点。

在合作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小米SU 7 Max中,共采用了英飞凌超过60颗器件,涵盖MCU、PMIC、功率模块、PROFET、MOSFET以及SBC等等。


美企早就开展了本土化生产


不止欧洲公司,众多美国半导体公司在地缘政治敏感期依然坚持投资中国,可能比欧洲公司更加难得。纵观外企入华几十年,美资企业在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社区维护等等方面做得很好。尽管受限于中美政府关系,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发声,也有一些战略方面变动,但并不影响他们要在本土化制造的目标。毕竟,他们也不想丢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在中国的布局非常全面,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自1986年以来,德州仪器不断壮大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设施。随着我国部署"新基建"的节奏加快,TI凭借品类齐全的模拟和嵌入式处理系列产品、强大的本地制造研发能力、遍布全国的产品分销及销售网络,助力我国的新基建部署和数字经济发展。

在本土化制造方面,德州仪器在成都建立了一体化制造基地,包括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凸点加工和晶圆测试等。2010年TI在成都设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晶圆制造基地,并在2013年宣布了成都制造基地的长期战略,包括新的封装测试、凸点加工、晶圆测试项目以及对现有晶圆厂的扩建,总投资预计最高约合100亿人民币。此外,成都的第二座封装和测试厂(CDAT2)于2023年实现全面投产,使成都制造基地产能实现翻番。

MPS

自2003年起,MPS在成都、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目前中国区雇员2500余人。

在本土化制造方面,2024年11月29日,芯源系统(MPS)全球研发及测试基地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开工活动,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测试电源管理芯片达200亿颗,将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研发应用中心。

作为MPS在全球最早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基于公司的高速发展需求及成都市、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MPS持续加大在蓉投资,至今在成都高新区已累计增加注册资金6亿美元。据了解,成都芯源在全球拥有一千余项专利,在2019年首届《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中,成都芯源排名全国76,四川省第1。同时,企业还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被评为四川省出口创汇重点企业。值得注意的是,MPS在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欧洲等地建立了36个分支机构,全球雇员超过4000人,其中60%在成都工作。

美光

美光在中国的业务始于2001年,在厦门设有办事处。2004年,美光半导体上海公司在北京和深圳开设了分公司,在中国各地提供企业、销售和营销咨询服务。美光还选择上海作为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之一,并成立了美光半导体技术公司。

2005年以来,美光在西安的生产设施投资超过110亿元人民币。美光西安工厂连续17年在陕西省进出口总额中排名第一,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美光西安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17年位列陕西省第一名,为西安本地的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美光在中国的本地供应商为建设半导体生态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4年3月,美光CEO 桑杰·梅赫罗特拉访华,并计划扩大在华投资,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今年进博会上,美光西安工厂还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零碳工厂(I型五星)”证书、由UL Solutions颁发的“UL 2799废弃物零填埋金级验证”,同时和隆基绿能合作签约。

AMD

AMD从1993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2004年在北京设立AMD大中华区总部,统辖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地区的业务。2006年,AMD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是公司全球研发体系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本土化制造方面,AMD与通富微电形成“合资+合作”的联合模式,建立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业务协议,通富微电提供AMD AI PC芯片及工作训练推理用AI加速器封测服务,为AMD最大封装测试供应商,AMD也成为通富微电大客户。

英特尔

英特尔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0个办事处,上万名员工。仅2022年,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年度投资总额超过130亿美元。其中,与本土化制造相关动作包括:

  • 1994年11月:英特尔在上海的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破土动工,这是英特尔在中国的生产布局的重要一步。

  • 2003年8月:英特尔宣布在四川省成都市投资建立封装和测试英特尔半导体产品的工厂,这是英特尔在中国西部的重要投资。
  • 2024年11月,英特尔宣布扩容成都封装测试基地。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谈到,此次扩容有两个重点:一是新增服务器芯片产能,使成都封装测试基地能覆盖从客户端到服务器芯片各类产品,广泛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大幅缩短响应客户的时间,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二是设立一站式客户解决方案中心,打造一个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平台。这两项建设将加速本地产业链配套,加大并深化对中国客户的支持。

高通

高通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20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和无锡开设子公司,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高通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各方,包括移动运营商、系统厂商、终端厂商等,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016年,高通成立了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在中国投资的载体。2016年,高通在深圳成立创新中心,整合和强化在深圳的资源和投入,配备多个领先的实验室。2016年,高通在上海外高桥自贸区成立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涉足半导体制造测试业务。高通与中芯国际在28纳米工艺制程和晶圆制造服务方面开展合作,此后,中芯国际实现了28纳米骁龙处理器的成功量产,并成功应用于主流智能手机


“在中国,为中国”并不只是口号



这两年,随着中国市场发展愈加迅速,几乎没有芯片公司不重视中国市场了,而且现在拼的是谁对中国重视程度更高。

事实上,上述的一些芯片企业,很早之前就喊出了“在中国,为中国”(China-for-China,或者In China,For China)的口号,旨在本地化运营或制造,加大与国内厂商的合作。

引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的一句话就是,“In China,For World”(在中国,为世界)、“In China,For World”(在中国,为世界)、“In China,For Global”这类口号既是外企的新目标,也是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必然结果。部分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甚至超过了本土,与中国的供应链深度绑定,共生共荣。这些口号已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与出口,而是抓住中国的发展机遇,更好地赢得全球市场先机,其含义和几十年前大相径庭。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国经济“个头”越来越大、“筋骨”越来越强。现在,芯片公司不去重视中国本土化制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很有可能就会在中国市场失去机会。

· END ·





欢迎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
扫码关注:汽车开发圈,回复“Auto

免费领Autosar入门与实践资料包!



扫码添加小助手回复“进群”

和电子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经验


电子工程世界 关注EEWORLD电子工程世界,即时参与讨论电子工程世界最火话题,抢先知晓电子工程业界资讯。
评论 (0)
  • 近期,金融界消息称,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预真空腔体注塑的芯片塑封方法及芯片”的专利。此项创新工艺的申请,标志着万年芯在高端芯片封装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半导体产业链提升注入了新动能。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真空腔体注塑的芯片塑封方法,方法包括将待塑封的大尺寸芯片平铺于下模盒腔体内的基板并将大尺寸芯片的背向表面直接放置于基板上以进行基板吸附;将上模盒盖合于下模盒形成塑封腔,根据基板将塑封腔分为上型腔以及下型腔;将下型腔内壁与大尺寸芯片间的空隙进行树脂填充;通过设置于
    万年芯 2025-04-22 13:28 74浏览
  • 引言:工业安全与智能化需求的双重驱动在工业安全、环境保护及家庭安防领域,气体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始终是重大隐患。随着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及语音交互的快速发展,气体检测报警器正朝着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的方向演进。WT588F02B-8S语音芯片,以“离在线语音更换+多协议通信”为核心优势,为气体检测报警器提供了一套高效、灵活的低成本语音解决方案,助力开发者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1. 核心功能:从监测到预警的全流程覆盖实时气体监测:支持一氧化碳、臭氧、硫化氢等多种气体浓度检测,精度可达p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2 09:14 68浏览
  • 据国际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ILSSI)成员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的回忆,在“六西格玛”名称出现前,摩托罗拉组建了约100个质量改进团队,接受朱兰博士制作的16盘录像带培训,名为《朱兰论质量改进》(Juran on Quality Improvement),为了推广这种严谨的分析方法(朱兰博士视频中的核心内容),摩托罗拉前首席执行官鲍勃·加尔文创造了“六西格玛”这一标签,用以表彰这种“最顶尖"的方法。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是朱兰博士的好友,也为他的工作做
    优思学院 2025-04-22 12:03 72浏览
  • 4 月 19 日,“增长无界・智领未来” 第十六届牛商大会暨电子商务十大牛商成果报告会在深圳凤凰大厦盛大举行。河南业之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利强——誉峰变频器强哥凭借在变频器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膺第十六届电子商务十大牛商,携誉峰变频器品牌惊艳亮相,以十几年如一日的深耕与创新,书写着行业传奇。图 1:誉峰变频器强哥在牛商大会领奖现场,荣耀时刻定格牛商大会现场,誉峰变频器强哥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面对镜头,他从容分享了自己在变频器行业二十年的奋斗历程与心路感悟。谈及全域营销战略的成功,誉峰变频器强
    电子与消费 2025-04-22 13:22 99浏览
  • 在消费金融的赛道上,马上消费曾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它以年均 30% 的净利润增速一路狂奔,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标杆,2023年更是斩获19.82亿元净利润,风光无限。然而,2024年却成了马上消费的一道分水岭。2024年上半年,其营收为77.38亿元,同比下降2.11%;净利润更是同比骤降20.66%,仅为10.68亿元,创下历史最大跌幅 。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攀升至2.5%,不良余额高达16.54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降至12.72%,融资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1 21:29 100浏览
  •   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电磁环境愈发复杂的背景下,电磁干扰(EMI)严重影响电子设备性能、稳定性与安全性。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平台作为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元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磁干扰的高效抑制,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干扰抑制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干扰抑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5:27 80浏览
  •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兼容(EMC)故障诊断系统平台是解决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性能异常的核心工具。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提升与电磁环境复杂化,EMC 问题直接影响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从平台架构、核心功能、技术实现、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全面剖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4:29 82浏览
  •   电磁兼容(EMC)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软件是攻克电子设备电磁干扰难题的专业利器。在电子设备复杂度攀升、电磁兼容问题频发的背景下,该软件于研发、测试、生产全流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以下为其详细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软件核心功能   干扰与敏感分析:深度剖析电磁干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4:53 82浏览
  •   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平台全面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平台是衡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通信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工具。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低轨卫星星座、高通量卫星和软件定义卫星的广泛应用,效能评估系统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下从技术架构、评估指标、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6:34 71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基于GIS的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软件是将地理空间信息与电磁态势数据相结合,通过图形化手段直观展示电磁环境态势的系统。这类软件在军事、通信、无线电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能够辅助用户进行电磁频谱分析、干扰监测、态势研判和决策支持。以下是关于此类系统的详细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   电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1:44 75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软件深度解析   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场保障任务愈发复杂,传统人工评估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效精准的管理需求。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软件作为提升机场运行效率、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整合模块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0:28 89浏览
  • 引言: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守护需求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与生活质量成为社会焦点。记忆衰退、用药混乱、日程遗漏等问题频发,催生了智能健康设备的市场需求。WTR096录音语音芯片,凭借其高度集成的录放音、计时时钟与计划管理功能,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了一站式健康管理方案,重新定义智能语音时钟的价值。功能亮点:1. 用药安全守护:多维度提醒,拒绝遗忘多时段精准提醒:支持一天内设置多个用药时间(如早、中、晚),适配复杂用药需求。个性化语音定制:家属可录制专属提醒语音(如“上午9点,请服用降压药”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2 08:41 94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