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万电子指数表现强劲与2023Q4以来手机需求回暖以及2024Q3电子行业营收的增长(达到10124亿元,同比增长16%)密切相关。
■
在中美贸易摩擦后,供应链安全愈加受到重视,国内政策支持下的创新能力提升为电子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尤其在半导体制造领域。
■
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需求明显,国内企业加速国产设备与材料的导入,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发展。
■
AI技术在影像、通话、搜索等功能上的应用正在推动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预计将促进新一轮的消费增长。
■
融合视觉、听觉及语言交互的AI眼镜产品,可能成为AI技术的核心硬件载体,持续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
■
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精测电子、拓荆科技、芯源微等,这些公司将在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创新方面受益。
■
AI应用带动智能硬件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立讯精密、蓝思科技、莱特光电、奥来德、珠海冠宇、领益智造、鹏鼎控股、歌尔股份和苏州天脉等公司,尤其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领域。
■
创新药领域正经历差异化创新,随着TCE双抗、ADC等技术平台的持续突破,以及自免、减重等疾病领域的布局扩展,全球创新药的市场空间逐步提升。
■
国内政策大力扶持创新药发展,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发布到地方政策的落地,创新药已成为政策的重点扶持领域。
■
创新药的国际化加速,licence-out活动日益活跃,newco等创新模式推动国产药品出口,并带动全球布局。
■
看好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展现BIC特质,具备血液瘤护城河)、恒瑞医药(肿瘤、代谢、自免多轮驱动,国际化空间提升)、康方生物(海外临床和合作进展)。
■
尽管创新药产业链的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依旧面临业绩压力,但部分公司订单开始回暖,初步体现出行业景气度复苏。
■
随着海外下游客户去库存周期逐渐结束,新需求开始释放,客户粘性增强,医疗器械产业链的海外市场逐步回暖。
■
由于中药需求减少、政策变化(如安徽集采)、成本压力等因素,2024年下半年中药板块面临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的压力,估值回落至低位。
■
自10月以来,个人投资者交易活跃度逐渐下降,表现为融资融券持仓高位、活跃度降低,以及非核心地区(非北京、上海、广东)的交易占比上升至高点后趋于平稳。
■
主动基金整体跑输ETF,ETF对新质生产力权重股的配置效应显著,但随着主动偏股基金的买入,这一趋势可能在未来发生逆转。
■
欧洲经济弱势叠加政局动荡,可能继续压制欧元,推升美元,从而对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
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跨境资产(ETF、黄金等)或因人民币贬值预期继续维持较高内盘溢价。
■
政策着眼于促进收入分配优化,短期以消费补贴和福利支出应对物价下降压力,强调稳增长和托底需求。
■
在“平波缓进”环境下,投资者应关注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的持续性,同时规避过度博弈反转或悲观情绪。
4、《从支付来源探寻医药行业新增量》摘要
■
自费集中在消费医疗(如眼科、口腔、医美)及未进医保的创新药、特药领域,受居民消费力复苏影响较大。
■
出海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的出口,CXO服务的全球扩展,以及创新药的海外BD(商务拓展)活动。
■
从技术形态看,A股主流指数的三角形调整形态接近尾部,成交量放大,暗示市场变盘临近。
■
“春季躁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全国两会)叠加跨年行情的日历效应,短期市场驱动力增强。
■
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升级,预计2025年赤字率提升至4%,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专项债将支撑经济。
■
中长期关注高股息方向,如银行、交运、公用事业等,但需警惕市场风格转变可能导致的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