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就单晶AlN衬底上的高压AlN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进行了报告 [Bingcheng Da et al, Appl. Phys. Express, v17, p104002, 2024]。研究人员们表示,这项工作是“在原生衬底上通过同质外延生长实现AlN晶体管”的首次报道。
图1:(a)制备的AlN MESFET的横截面示意图和(b)顶视显微镜图像。
研究人员们使用位错密度为103/cm2的AlN衬底来制备AlN MESFET(图1)。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以三甲基铝(TMAl)、氨(NH3)和硅烷(SiH4)为前驱体来生长外延结构。生长条件是1250°C的温度和20Torr的压力。生长过程中添加了氮化镓覆盖层,以保护AlN不受空气氧化的影响。生成的材料表面粗糙度为0.4nm,位错密度为104/cm2。
研究团队评论道:“与蓝宝石上的异质外延AlN相比,单晶AlN衬底上的同质外延AlN的位错密度要低三个数量级,这可以提高AlN器件的性能。”
MESFET器件的制备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在AlN阻隔缓冲层中刻蚀700nm深;沉积退火的钛/铝/镍/金欧姆接触源/漏(S/D)极;以及沉积镍/金栅极。
源极-栅极(sg)长度和栅极长度均为2μm。为了研究导通电阻和击穿电压之间的权衡,栅极-漏极(gd)长度不等(2-15μm)。Lgd越长,导通电阻越大(坏),但峰值电场越低,从而使击穿电压越高(好)。
室温(RT=298K)和473K之间的电学特性分析表明,在较高温度下,接触电阻率(ρc)和方块电阻(Rsh)均有所降低:室温下分别为0.77Ω-cm2和2.4x107Ω/square;473K时分别为0.15Ω-cm2和6.6x105Ω/square。
研究人员评论道:“高温下接触电阻率降低,可能是由于热激发电子通过有效的较薄势垒和/或热电子发射,从而更容易通过金属/AlN界面。”
Lgd为2μm的MESFET实现了常开工作,在栅极(Vgs)电压低于-20V时会出现夹断。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提供常关性能的正阈值是更可取的,但AlN晶体管的开发可能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没考虑到这一点!
研究团队表示,Vgs为9V时,室温下的最大漏极电流(Ids)达到56μA/mm——“是已报告的AlN-on-sapphire MESFET的6倍”。研究人员继续解释道:“Ids之所以会增大,是因为相比于蓝宝石上AlN层的方块电阻(8x107Ω/平方),同质外延AlN层的方块电阻(2.4x107Ω/平方)更低。”最大跨导达到1.49μS/mm。
Lgd为8μm的器件显示出最低的室温关断电流(3.3x10-8A/mm),导通/关断比为700。研究团队表示,其导通/关断比虽然与其他材料系统的商用晶体管相比较低,但却是之前的AlN-on-sapphire MESFET的6倍左右。
在整个温度范围为298-473K的实验中,Vgd为-20V时,通过肖特基栅极的反向栅极漏电流小于1.7x10-9A/mm。研究人员报告称:“反向栅极漏电流几乎是恒定的,显示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栅极控制保持稳定。”
随着温度从室温升至473K,最大漏极电流和跨导均增大:分别从2.06x10-5A/mm增至3.42x10-4A/mm;从1.19x10-6mS/mm增至2.45x10-5mS/mm。
研究人员解释道:“随着温度从室温上升到500°C,电子浓度从1x1015/cm3大幅增至5.6x1017/cm3,而迁移率的降幅相对较小,从156cm2/V-s降至52cm2/V-s。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n型AlN层的电导率增大,导致高温下的输出性能增强。这与GaN、SiC等传统宽禁带半导体形成鲜明对比,由于声子散射导致电子迁移率显著降低,基于GaN、SiC等传统宽禁带半导体的FET的整体正向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室温下的关态击穿(图2)是通过器件边缘的破坏性失效产生的。研究人员们指出,这一击穿源于电场拥挤效应。栅极电位为-30V。Lgd最长(15μm)的器件实现了2010V的击穿电压,在对比图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击穿电压为2.3kV、Lgd为25μm的蓝宝石基晶体管。然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结构使平均电场(1.25MV/cm)提高了25%。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器件较短的Lgd使其在2kV额定击穿电压下具有更高的电导率。
展望未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团队报告称:“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中实施电场管理方法(如场板),以提高击穿场强。”
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