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面试常见问题-硬件通信协议(UART,SPI,IIC,RS232,RS485)、同步和异步通信

一口Linux 2024-12-13 11:55

击左上方蓝色“一口Linux”,选择“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干货文章 

【干货】嵌入式驱动工程师学习路线
【干货】Linux嵌入式知识点-思维导图-免费获取
【就业】一个可以写到简历的基于Linux物联网综合项目
【就业】找工作简历模版




动图来源:www.parlezvoustech.com

1、常见的硬件通信协议

串行通信协议

  1.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 一种异步串行通信协议,不需要时钟信号,常用于简单的点对点通信。

  •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 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通常用于微控制器与传感器、存储设备等外部设备之间的高速通信。

    • 包含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通过时钟信号同步数据传输。

  •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 一种同步多主多从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低速设备间的短距离通信。

    • 使用两根信号线(SDA和SCL)进行数据传输和时钟同步。

  • RS-232:

    • 一种早期的串行通信标准,通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和打印机)之间的连接。

    • 使用单端信号传输,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

  • RS-485:

    • 一种改进的串行通信标准,适用于多点通信系统,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数据速率。

    • 使用差分信号传输,提高抗干扰能力。

    并行通信协议

    1.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 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广泛用于计算机内部的各种组件之间(如显卡、存储设备)的连接。

    • 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延迟。

  • ATA/IDE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 一种早期的硬盘驱动器接口标准,使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

  • SATA (Serial ATA):

    • ATA接口的串行版本,广泛用于连接硬盘驱动器和SSD,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无线通信协议

    1. Bluetooth:

    • 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常用于移动设备、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 Wi-Fi (Wireless Fidelity):

    • 一种常用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支持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 Zigbee:

    • 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常用于物联网(IoT)设备之间的通信。

  •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移动支付、访问控制等应用。

    工业通信协议

    1. Modbus:

    • 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串行通信协议,支持主从通信模式。

  •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 一种用于汽车和工业自动化中的串行通信协议,支持多主模式和高可靠性数据传输。

  • PROFINET:

    •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工业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其他常见协议

    1.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 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用串行通信协议,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

  • HDMI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 一种数字视频和音频传输标准,广泛用于高清电视、显示器和其他多媒体设备。

  • Ethernet:

    • 一种用于局域网(LAN)的有线通信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点通信。

    2、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同步和异步通信是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对时钟信号的使用

    同步通信

    特点

    • 共享时钟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共享一个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 数据同步:每个数据位的传输都由时钟信号引导,接收端根据时钟信号确定数据读取时刻。

    优点

    • 高效传输:由于时钟同步,数据传输速率较高。

    • 可靠性强:时钟信号使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更加精确。

    缺点

    • 复杂性:需要额外的时钟线,电路设计复杂。

    • 距离限制:时钟信号的准确性可能会随着距离增加而降低。

    应用场景

    • SPI、I2C(虽然I2C也支持异步特性,但其时钟线用于同步)。

    异步通信

    特点

    • 无共享时钟: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共享时钟信号,而是使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数据帧。

    • 自包含时序:每个数据帧通过自身的起始和停止信号进行同步。

    优点

    • 简单性:无需时钟线,减小了硬件复杂度。

    • 灵活性:适合低速、长距离通信。

    缺点

    • 效率稍低:由于需要添加起始和停止位,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可能降低。

    • 误差累积:长时间传输可能出现同步误差。

    应用场景

    • UART、RS-232


    • 同步通信适用于需要高效、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但通常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

    • 异步通信适合简单低速应用,易于实现和调试。

    3、UART串口通信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硬件设备。UART用于将数据串行地传输和接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1. 基础概念:

    • 异步通信: 没有时钟信号,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约定好波特率(传输速率)。

    • 波特率: 每秒传输的位数,一般有9600、115200等常见波特率。

    • 数据帧结构: 包括开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可选)和停止位。

    2. 数据帧结构:

    协议:数据包由起始位、数据帧、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A.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B.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从最低位开始传送。

    C. 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D.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E.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F. 波特率:衡量数据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比特位。

    3. 通信方式:

    • 全双工: 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两个独立的通道)。

    • 半双工: 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

    • 单工: 只能单方向传输数据。

    4. 实现方式:

    • 硬件实现: 通过MCU或专用的UART芯片(如MAX232)实现。

    • 软件实现: 通过软件模拟UART通信,适用于不具备硬件UART模块的系统。

    5. 应用:

    • 嵌入式系统: 如单片机与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 计算机外设: 如与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等的连接。

    • 调试和编程: 通过串口调试嵌入式设备或下载程序。


    4、IIC通信

    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设计用于短距离互连低速设备。由飞利浦公司(现NXP)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I²C现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显示器和其他外围设备。

    I²C 基本概念

    I²C是一种多主从架构的双线串行总线系统,由主设备和从设备组成。通信通过两条线进行:

    • SCL(Serial Clock Line): 时钟线,由主设备生成时钟信号。

    • SDA(Serial Data Line): 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

    I²C使用7位或10位地址进行设备寻址,传输数据以字节为单位,具体传输步骤如下:

    1. 起始条件(Start condition)主设备拉低SDA线,然后拉低SCL线,表示通信的开始

    2. 地址传输:主设备发送从设备的地址,并指示读/写操作。

    3. 数据传输:主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个字节后面都有一个确认位(ACK/NACK)。

    4. 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主设备拉高SCL线,然后拉高SDA线,表示通信的结束

    I²C设备地址

    每个I²C从设备都有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7位地址通常使用更广泛,实际传输时,地址会左移一位,最右边一位表示读/写操作(0表示写,1表示读)。

    I²C通信协议

    • 开始条件(Start Condition): 主设备将SDA从高电平拉到低电平,同时SCL保持高电平。

    • 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 SCL为高电平时,SDA从低电平拉到高电平。

    • 字节数据传输: 每传输一个字节数据后,接收方需发送一个确认位(ACK)。

    • 读/写操作: 主设备发送设备地址的同时紧接着一个读/写位,0表示写,1表示读。

    I²C优点

    • 简单的硬件接口:只需两根线即可实现通信。

    • 多主从架构:允许多个主设备和从设备共用一条总线。

    • 灵活性:支持多种设备共同使用,且设备可以热插拔。

    I²C缺点

    • 速率较低标准模式下最大速率为100kHz,快速模式为400kHz,更高的速率(高达5MHz)需要特殊的高速度模式。

    • 距离受限通常适用于PCB内部或短距离通信。

    • 总线竞争总线空闲时,多个主设备可能会尝试同时启动通信。

    5、SPI通信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一种用于短距离通信的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它由Motorola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微控制器与传感器、存储设备、显示器以及其他外设的通信。


    SPI 基本概念


    SPI使用主从架构,其通信通过至少四条线进行:


    • MOSI(Master Out Slave In): 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
    • MISO(Master In Slave Out): 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
    • SCLK(Serial Clock): 时钟线,由主设备生成时钟信号。
    • SS/CS(Slave Select/Chip Select): 从设备选择线,由主设备控制,以选择具体的从设备。

    数据传输


    SPI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数据在时钟的控制下从主设备到从设备(通过MOSI),同时从从设备到主设备(通过MISO)。具体传输步骤如下:


    1. 主设备驱动CS线低电平,选择从设备。
    2. 主设备生成SCLK时钟信号
    3. 数据通过MOSI和MISO线同步传输
    4. 根据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采样数据
    5. 传输完成后,主设备驱动CS线高电平,结束通信。


    SPI时钟相位和极性


    SPI的时钟相位(CPHA)和时钟极性(CPOL)定义了数据采样的时机和时钟信号的初始状态。根据这两个参数,可以有四种模式:



    CPOL—— 0 :  SCLK空闲时低电平;1 : SCLK空闲时高电平
    CPHA—— 0 : 奇数边沿采集数据;  1: 偶数边沿采集数据


    • CPOL = 0, CPHA = 0: 时钟信号空闲时为低电平,在第一个上升沿采样数据。
    • CPOL = 0, CPHA = 1: 时钟信号空闲时为低电平,在第一个下降沿采样数据。
    • CPOL = 1, CPHA = 0: 时钟信号空闲时为高电平,在第一个下降沿采样数据。
    • CPOL = 1, CPHA = 1: 时钟信号空闲时为高电平,在第一个上升沿采样数据。

    SPI 优点

    • 高速传输:比I²C通信速率更高,适用于高数据速率的传输。
    • 全双工通信: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 简单的硬件实现:不需要复杂的仲裁机制。

    SPI 缺点

    • 线数较多:需要至少四条线,增加了布线复杂度。
    • 缺乏标准化:不同设备的SPI实现可能有所差异,需要仔细阅读设备手册。

    6、RS-232外部通信

    RS-232(Recommended Standard 232)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最初由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它广泛用于计算机与外围设备(如调制解调器、打印机和工业设备)之间的通信。尽管RS-232在现代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较少,但在工业自动化和某些专业设备中仍然非常重要。

    RS-232 基本概念

    RS-232为异步串行、全双工通信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通常以9个引脚(DB-9)出现,传输距离通常十几米。

    RS-232 信号

    RS-232接口定义了多种信号线,其中最常用的是:

    • TXD(Transmit Data): 发送数据线。

    • RXD(Receive Data): 接收数据线。

    • GND(Ground): 地线。

    • RTS(Request to Send): 请求发送。

    • CTS(Clear to Send): 清除发送。

    • DTR(Data Terminal Ready): 数据终端准备好。

    • DSR(Data Set Ready): 数据集准备好。

    • DCD(Data Carrier Detect): 数据载波检测。

    • RI(Ring Indicator): 振铃指示。

    RS-232 电气特性

    RS-232定义的信号电压如下(负逻辑):

    • 逻辑1(标志位): -3V到-15V。

    • 逻辑0(空闲位): +3V到+15V。

    任何在-3V到+3V之间的电平都被视为不确定状态。

    数据传输

    RS-232使用异步通信,没有时钟信号。数据传输通过开始位、数据位、可选的校验位和停止位构成的数据帧进行:

    1. 起始位: 通常为1位,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逻辑低电平。

    2. 数据位: 通常为5到8位,是实际传输的数据。

    3. 校验位: 可选,用于错误检测,一般有奇校验和偶校验。

    4. 停止位: 通常为1或2位,表示一帧数据的结束,逻辑高电平。

    RS-232 传输速度

    RS-232的波特率(传输速率)可以从300bps到115200bps不等,典型值有9600、19200、38400、57600和115200bps。

    RS-232 应用

    RS-232广泛应用于:

    • 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 老式拨号上网。

    • 工业自动化设备: PLC、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 嵌入式系统: 用于调试和通信。

    • 医疗设备: 如数据采集和监控设备。

    7、RS485通信

    RS-485是一种用于多点、差分信号传输的串行通信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其他需要可靠长距离数据传输的应用中。与RS-232相比,RS-485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长的传输距离。

    RS-485 基本概念

    差分信号

    RS-485使用差分信号传输,它通过两根线(A和B)来传输数据。差分信号的优势在于:

    •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接收端检测的是两根线之间的电压差,而不是单端电压,所以对噪声有更好的抵抗力。

    • 传输距离长:典型的传输距离可以超过1200米。

    多点通信

    RS-485支持多点通信,即多个设备可以连接在同一总线上,常见的配置是主从模式。一个RS-485总线上可以连接多达32个设备,使用扩展器可以连接更多设备。

    RS-485 电气特性

    • 逻辑1:A线电压低于B线电压,通常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

    • 逻辑0:A线电压高于B线电压,通常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

    对于驱动器(发送器),逻辑1(正)是A>B, AB之间电压为+2~+6V,而逻辑0(负)是A

    而对于接收器,则逻辑1(正)则是B>A,BA之间的电压不小于200mV,逻辑0则是A>B,BA之间的电压小于-200mv,即正负逻辑,电压绝对值都大于200mv。

    RS-485 通信模式

    半双工

    • 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传输,必须通过协议或硬件控制来实现发送和接收的切换。

    • 常见连接:两根差分线(A和B),一根地线(GND)。

    全双工

    • 数据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需要四根线(两对差分线)。

    • 常见连接:四根差分线(A、B、Y、Z),一根地线(GND)。

    RS-485 典型应用

    RS-485广泛应用于需要长距离、可靠传输的场景,如:

    • 工业自动化:PLC、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通信。

    • 楼宇自动化:HVAC系统、门禁控制、照明控制。

    • 串行设备互连:例如Modbus协议下的设备通信。

    • 远程数据采集:如SCADA系统中的数据采集。

    8、Modbus协议

    Modbus是一种开源的串行通信协议,最初由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的一部分)在1979年开发。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数据交换和设备控制。Modbus协议简单、可靠且易于实现,是工业环境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

    Modbus 基本概念

    Modbus协议主要有两种传输模式:
    1. Modbus RTU(Remote Terminal Unit):基于二进制传输,通常用于RS-232、RS-485等串行通信。
    2. Modbus ASCII:基于ASCII字符传输,也用于串行通信,但相对较少使用。
    3. Modbus TCP/IP:基于以太网的通信,适用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环境。

    Modbus 数据模型

    Modbus设备数据组织为各种表,主要包括:
    • 离散输入(Discrete Inputs):只读的单位输入(位)。
    • 线圈(Coils):可读写的单位输出(位)。
    • 输入寄存器(Input Registers):只读的16位输入。
    • 保持寄存器(Holding Registers):可读写的16位寄存器。
    每种数据类型有不同的地址范围。例如,标志位(线圈和离散输入)的地址范围为1到9999,寄存器的地址范围为40001到49999。

    Modbus 功能码

    Modbus协议使用功能码来定义具体操作,例如读写线圈和寄存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码:
    • 读线圈(0x01):读取一组线圈的状态。
    • 读离散输入(0x02):读取一组离散输入的状态。
    • 读保持寄存器(0x03):读取一组保持寄存器的内容。
    • 读输入寄存器(0x04):读取一组输入寄存器的内容。
    • 写单线圈(0x05):写入一个单线圈状态。
    • 写单寄存器(0x06):写入一个保持寄存器的内容。
    • 写多线圈(0x0F):写入多个线圈状态。
    • 写多寄存器(0x10):写入多个保持寄存器的内容。

    Modbus 数据帧

    Modbus RTU数据帧结构如下:
    • 地址域(1字节):指定从机地址。
    • 功能码(1字节):指定操作类型。
    • 数据域(N字节):包含具体操作的数据,如寄存器地址、值等。
    • 错误校验码(2字节):CRC校验码,用于错误检测。
    Modbus ASCII数据帧结构类似,但采用ASCII字符表示,每个字节以两个ASCII字符传输,并有LRC(纵向冗余校验)校验。

    9、CAN总线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多主总线型串行通信协议,最初由德国的Bosch公司在1980年代开发,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但其应用已扩展到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航空电子和其他领域。

    CAN 基本概念

    帧类型

    CAN总线通信使用数据帧来传输信息,常见的帧类型包括:
    1. 数据帧(Data Frame):用于传输实际数据。
    2. 远程帧(Remote Frame):请求发送数据帧。
    3. 错误帧(Error Frame):报告检测到的错误。
    4. 过载帧(Overload Frame):指示总线过载。

    数据帧结构

    CAN数据帧由以下主要字段组成:
    • 起始位(Start of Frame, SOF):表示帧的开始。
    • 标识符(Identifier):表示消息的优先级和内容。
      • 标准帧(11位标识符)
      • 扩展帧(29位标识符)
    • 控制字段(Control Field):指示数据长度和其他控制信息。
    • 数据字段(Data Field):实际传输的数据,长度为0到8字节。
    • CRC字段(CRC Field):循环冗余校验,用于错误检测。
    • 应答字段(ACK Field):接收方确认发送方是否正确接收。
    • 结束位(End of Frame, EOF):表示帧的结束。

    位仲裁

    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机制,通过标识符的优先级来决定哪个节点可以发送数据。标识符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错误检测

    CAN具有多层次的错误检测机制,包括位级、帧级、消息级的错误检测和错误处理。

    CAN 应用场景

    • 汽车电子:车身控制、动力系统、信息娱乐系统。
    •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
    • 医疗设备:实时监控、诊断设备。
      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

    end



    一口Linux 


    关注,回复【1024】海量Linux资料赠送


    精彩文章合集

    文章推荐

    【专辑】ARM
    【专辑】粉丝问答
    【专辑】所有原创
    专辑linux入门
    专辑计算机网络
    专辑Linux驱动
    【干货】嵌入式驱动工程师学习路线
    【干货】Linux嵌入式所有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口Linux 写点代码,写点人生!
    评论 (0)
    • 【拆解】+沈月同款CCD相机SONY DSC-P8拆解 这个清明假期,闲来无事,给大伙带来一个老古董物品的拆解--索尼SONY DSC-P8 CCD相机。这个产品是老婆好几年前在海鲜市场淘来的,由于显示屏老化,无法正常显示界面了,只有显示背光。但是这也无法阻止爱人的拍照。一顿盲操作依旧可以拍出CCD古董相机的质感。如下实拍: 由于这个相机目前都在吃灰。我就拿过来拆解,看看里面都是怎样个设计,满足下电子爱好者的探索。 首先给大伙展示下这台老相机的全貌。正视图  后视图 
      zhusx123 2025-04-06 17:38 86浏览
    • 文/杜杰编辑/cc孙聪颖‍2025年的3月,成功挺过造车至暗时刻的小米创始人雷军,接连迎来人生的高光。(详情见:雷军熬过黑夜,寄望小米SU7成为及时雨)在颜值即正义的舆论导向之下,全国两会期间,雷军凭借得体的衣着、挺拔的身姿赢得赞誉。面对雷军的压人表现,连行事一向沉稳、不愿跟风的海尔,都推出“leadership”组合拳,试图助力自家boss,不落下风。(详情见:两会声音|本届全国两会,周云杰为海尔省了多少广告费?)喜事接连不断,紧接着的3月18日,雷军重磅宣布小米 “史上最强年报”。雷军的公关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3 20:30 42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91浏览
    • 【拆解】+南孚测电器拆解 之前在天猫上买了一盒南孚电池,他给我送了一个小东西—测电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个小东西,看看它是怎么设计和工作的。 三颗指示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当点亮3颗LED时,则表示点亮充足。当点亮2颗LED时,则表示还能用。当点亮1颗LED时,表示点亮地建议更换,当无法点亮LED时,则表示没电了。外壳上还印有正负极,以免用户将电池放反。 这个小东西拆解也很方便,一个螺丝刀稍微撬几下。外壳就下来了,它是通过卡扣连接。 开盖后,测电线路板清晰呈现在眼前。 让我们看看小小的线路板有
      zhusx123 2025-04-05 15:41 53浏览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77浏览
    • 引言:小型化趋势下的语音芯片需求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及便携式设备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对芯片的小型化、高集成度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厂家凭借其创新的QFN封装技术,推出WTV系列(如WTV380)及WT2003H系列语音芯片,以超小体积、高性能和成本优势,为紧凑型设备提供理想解决方案。产品核心亮点1. QFN封装技术赋能超小体积极致尺寸:WTV380采用QFN32封装,尺寸仅4×4毫米,WT2003H系列同样基于QFN工艺,可满足智能穿戴、微型传感器等对空间严苛的场景需求。高密度集成:QFN封装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8:47 68浏览
    •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百度智能云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十分惹眼。回顾全年,智能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从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在营收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买账。2024年,尽管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眼,但百度股价却在震荡中下行。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6 20:25 63浏览
    • 在影像软的发展历程中,美图曾凭借着美图秀秀等一系列产品,在“颜值经济”的赛道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曾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2016 年上市时,市值一度超过46亿美元,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美图逐渐陷入了困境。商业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在线广告收入,使得其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多元化尝试,涉足手机、电商、短视频、医美等多个领域,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更为严峻的是,用户流失问题日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5 22:24 65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88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76浏览
    •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工业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引领力,创新性地塑造着未来的安全管理模式。这一系统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实现了对生产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及时预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技术引领: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类安全监测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形成一张覆盖全生产区域的安全感知网络。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人员位置等关键数据,为预警系统提供丰富的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5 22:18 76浏览
    • 一、为什么流量可见性如此重要?在网络管理中,及时掌握流量状况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排查故障、优化性能,还能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通常依赖 SPAN 端口(交换机端口镜像)或 网络 TAP(测试接入点)来捕获和分析流量。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数据完整性、性能影响和监控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以确保网络监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本文将深入解析 SPAN 端口与网络 TAP 的核心区别,帮助你做出明智决策。二、SPAN 端口:简单易用,但有局限SPAN 端口也称为镜像端口
      艾体宝IT 2025-04-03 16:41 39浏览
    • 伴随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路由器市场商机日益庞大。现代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Wi-Fi AP)时,通常依赖的是该产品在无干扰的实验室环境中,量测得到的数据报告。然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在受控的RF隔离环境中进行测试,无法完全反映真实使用场景。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消费者抱怨,他们购买的产品效能与宣称的数据不符。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常因Wi-Fi讯号不稳定、传输速度不如预期或设备过热而产生客诉。产品仰赖实验室的数据够吗?无线路由器(Wi-Fi AP)ODM供货商遇到什么挑战?一家台湾知名的无线路由器(W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05 00:12 5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