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话题
焊盘差不多的连接器,阻抗能有多大差异?
(戳标题,即可查看上期文章回顾)
Q
焊盘差不多的连接器,阻抗能有多大差异?
从信号质量的角度分析,连接器的性能影响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如大部分网友提到的,是连接器本体的影响,这个是由连接器自身的设计和装配方式决定的。连接器厂商针对不同的信号场景设计不同的连接器,硬件攻城狮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器件选型。
另一方面是单板设计的影响。对于选定的连接器,如何进行信号质量优化,比如反焊盘方案、出线方式以及过孔分布等,是仿真攻城狮的任务。此时,除了准确建模,合理设置仿真条件也必不可少,比如网友“杰文”提到的上升时间对阻抗的影响就很在理。最后,有了设计方案,还需要Layout攻城狮落实到单板上,这才算完成了单板设计阶段的连接器性能优化。
(以下内容选自部分网友答题)
最终产品的性能其实是连接器、器件和PCB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处的性能也至关重要,仿真时既要有点,还要有面(全面的面)
@ 杆
评分:2分
16g的连接器和25g连接器的区别基本上就是影响连接器性能的因素。比如
1.引脚与pcb接触点的大小,长短,
2.引脚的材料,电导率,密度,表面粗糙度
3.引脚的mapping
4.装配工艺等
@ 涌
评分:3分
影响连接器SI性能因素:
1.金属材料的种类、纯度、粗糙度,
2.信号引脚和地引脚的排列的分布、间距,粗细
3.外壳材料的介电常数
4.连接器引脚的装配方式,压接、回流焊接、波峰焊接
@ Ben
评分:3分
连接器性能与连接器的材料,pin脚形状,横截面积,pin间距,是否有屏蔽等都相关?
@ 涌
评分:2分
阻抗低了,焊盘下面掏一掏。焊盘本身也可以往下公差做。
@ 两处闲愁
评分:2分
连接器性能影响因素蛮多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铜、金、银等),接触电阻,阻抗匹配,制造工艺,连接器形状,尺寸,引脚排列和间距等
@ Alan
评分:3分
不仅与结构形状有关,还与材料的选择,表面粗糙度,接触点的形状和大小,引脚的排列方式,屏蔽设计,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都有关系。
@ 孙伟
评分:3分
影响连接器性能的因素有连接器端子的宽窄,厚度,连接器塑胶材料的选择,加工误差能到最小几条,塑料的挖空等,还有PCB焊盘的大小,焊锡膏的多少等。
@ 莫克
评分:3分
文章好像没有提到这一点,25G和16G连接器本身形态不一样,不就是因为两者适用的速率不一样吗?在TDR上仿真,两者使用了相同的上升时间,在同样的PCB优化下,阻抗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处理PCB的优化,应该先设置好正确的仿真条件,16G和25G连接器应该用不同的上升时间,否则就会像本文的16G连接器,各种方法都效果不大。
@ 杰文
评分:2分
连接器的内部封装感觉是没有办法改善了,可以试着从板子的走线部分去改善,例如看下能不能用更小尺寸的VIA,加大过孔的反焊盘等,减少走线VIA处的STUB。
@ Marin
评分:2分
在公众号首页输入关键词:2024积分
来看看你有多少积分了~
扫码关注
微信号|高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