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主动悬架次优控制策略等效性研究|50+篇线控文章

智享新汽车 2024-11-20 23:00

媒体运营知识付费产业合作咨询服务

50万+汽车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今日推荐
↓↓↓
点击下方链接下单
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本路线图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部分重点介绍了汽车底盘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智能底盘技术范围及基本属性、智能底盘总体路线图;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乘用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构型组成要素、控制和冗余;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商用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构型组成要素、控制和冗余;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线控制动系统和线控转向系统技术路线图;第五部分重点介绍了智能底盘开发测试平台与标准规范技术路线图。本路线图旨在通过对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关键技术体系的梳理和预判,厘清智能底盘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指标,为实现电动汽车智能底盘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如需进入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微信群,请添加管理员圈圈哥微信GSAuto0001


摘 要:相比于全状态反馈的悬架最优控制,非全状态反馈的次优控制在减少输入变量数的同时保持了相近的控制效果。对比了两种获得次优控制的方法,即最小范数法和双阻尼控制法,在保持与最优控制的等效性上的能力;通过综合考虑舒适性,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在三种不同类型最优控制(I型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控制、II型LQR控制和H控制)的合理参数范围内讨论次优控制策略的等效性,采用控制力相对差异来衡量次优控制对最优控制的等效程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参数范围内,双阻尼控制对LQR控制的等效程度更高,而最小优范数法获得的次优控制对H控制的等效程度更高。

关键词:汽车主动悬架; 次优控制; 最小范数法; 双阻尼控制

汽车主动悬架可根据悬架系统的运动状态灵活调节控制力的输出,具有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的显著作用。最优控制(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控制和H控制)作为一种可以平衡多个目标的控制策略,常用于主动悬架的控制系统[1-4],并展示出来良好的减振效果。然而,最优控制策略通常需要较多的输入变量,并且其中有些变量是不容易获得的。多数悬架最优控制的状态变量是悬架动挠度、簧上质量绝对速度、轮胎动挠度和簧下质量绝对速度[5-6],其中轮胎动挠度最不容易获得。为了解决最优控制输入变量过多的问题,输出反馈控制也得到了深入研究。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可直接建立了输出力与可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形式简单,但是其求解过程较为复杂,同时还存在收敛性的问题[7-9]。动态输出反馈控制通过使用较少的可观察量来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即状态观测器[10-11],例如将卡尔曼观测器与LQR控制算法相结合,可以获得LQG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控制算法[12]。然而,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仍然需要估计一些额外的变量,使得控制系统设计仍较复杂。

次优控制可更简单地解决输入变量过多的问题。Levine等[13]最早提出了次优控制问题,并给出了一组求解次优控制增益的非线性矩阵方程,需通过优化算法求解。Kosut[14]提出了最小误差激励法和最小范数法,可直接获得次优控制的近似解,并指出最小范数法更适合于控制向量为一组可测状态变量的时不变线性组合(单结构约束)的情况。张玉春等[15]和李金辉等[16]在某一权值参数下验证了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在汽车悬架控制中以速度相关量为输入变量时可产生与最优控制相似的效果。鲁红伟[17]以二自由度四分之一车辆模型为对象,将LQR控制的控制律与悬架动力学方程结合,同时忽略数量级较小的轮胎变形量及其导数,并移除控制力中不期望的高频成分,得到一种称为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与LQR控制在合理的权值参数范围内均具有高度的等效效果。以上两种次优控制方法的等效效果对比尚未得到研究,且对于频域最优控制,即H控制的简化等效情况,两种次优控制方法的等效性也值得探讨。

分析悬架被动控制、天棚阻尼控制、天棚被动混合控制[18-19]、天棚地棚混合控制[20-21]、No-Jerk天棚阻尼控制[22]和天棚-ADD(acceleration driven damping)混合控制[23]可知,悬架相对速度和簧上质量绝对速度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张玉春等在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和鲁红伟关于双阻尼控制的研究也表明速度反馈对于控制效果影响显著。因此所研究的次优控制的输入变量设定为悬架相对速度和簧上质量的绝对速度。

以二自由度的1/4悬架模型为研究对象,将LQR控制和H控制等最优控制策略作为参考,对双阻尼次优控制、最小范数次优控制与最优控制的等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舒适性,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讨论了最优控制的合理参数范围,并在该范围内进行等效性研究。最后在随机道路激励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

1

悬架动力学模型

二自由度的1/4悬架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簧上质量ms相对于平衡状态的位移为zs;簧下质量mu相对于平衡状态的位移为zu;路面的位移激励为q;悬架刚度为ks;主动悬架的执行器对簧上质量的作用力为u;车轮的刚度和阻尼为kucu。悬架模型参数如表1所示。悬架最大动挠度为zmax,执行器最大输出力值为umax

表1 悬架模型参数

Tab.1 Suspension model parameters

图1 汽车悬架模型

Fig.1 Vehicle suspension model

根据牛顿定律,悬架系统遵循以下动力学方程

(1)

u=0

(2)

设悬架动挠度zs-zu、簧上质量速度轮胎动挠度zu-q和簧下质量速度为状态变量x1x2x3x4,则该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3)

(4)

(5)

(6)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7)

其中

由于悬架舒适性指标为簧上质量的加速度约束指标为悬架的相对动挠度(zs-zu)/zmax、轮胎的相对动载荷ku(zu-q)/[(ms+mu)g]和执行器的相对力值u/umax,因此控制系统的输出方程定义为

y1=C1x+D1u

(8)

y2=C2x+D2u

(9)

式中:

2

悬架最优控制与次优策略

2.1 最优控制

2.1.1 LQR控制

(1) I型LQR控制

根据典型悬架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形式[24-26],这里定义I型LQR控制的目标函数为

J=
[uTRu+xTQx]dt

(10)

式中:则最优控制律为

(11)

式中,L为退化的黎卡提方程的解

(12)

最终的控制律可写为

(13)

(2) II型LQR控制

根据另一种典型悬架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形式[27-28],定义II型LQR控制的目标函数为

J=
[uTRu+xTQx+2xTNu]dt

(14)

式中:则最优控制律为

(15)

式中,L为退化的黎卡提方程的解

(16)

最终的控制律可写为

(17)

2.1.2 H控制

给定标量γρ,如果存在对称矩阵和一般矩阵满足

(18)

(19)

其中,i=1,2,3,{C2}iC2的第i行,{D2}iD2的第i行,则存在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主动悬架系统:① 渐进稳定;② 在零初始状态下,满足③ 当路面激励能量w小于时,约束条件|{y2}i|<1,i=1,2,3可以得到保证。

通过求解γ最小时上述不等式的可行解,即可得到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K2,因此最终的控制律为

(20)

2.2 次优控制

由上述可知,最优控制的控制律可以统一写为

u=Kx=k1x1+k2x2+k3x3+k4x4

(21)

所研究次优控制的状态变量是簧上质量绝对速度x2和簧下质量绝对速度x4,可等效转化为悬架相对速度和簧上质量绝对速度x2。因此次优控制可写为

(22)

从式(22)可知,次优控制可以看作是天棚地棚混合控制或者天棚被动混合控制。如果这种次优控制可以直接由悬架参数和LQR控制或H控制的增益计算得到,同时可以实现等效的控制效果,那么将可以建立天棚地棚(或被动)混合控制与LQR控制或H控制的等效关系。

2.2.1 最小范数次优控制

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输出力u′可表示为

y=Cx

(23)

u′=Ky

(24)

式中:为待定的次优控制增益矩阵。

将式(23)代入式(24),得到次优控制力为

(25)

通过求解使如下范数达到极小值的获得次优控制增益矩阵K′。

(26)

可求解得到

(27)

(28)

因此,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力为

u′=Ky=k2x2+k4x4

(29)

2.2.2 双阻尼次优控制

将式(21)与式(4)和式(6)结合,消去x1,得到:

(30)


(31)

将式(30)、式(31)与式(21)的导数式(32)结合,得到式(33)

(32)

u=

x3

(33)

由于车辆轮胎的刚度远大于悬架的刚度,因此在合理的情况下,轮胎变形及其导数的数值非常小。此外,考虑到执行器的真实响应速度和车辆的平顺性,执行器输出力的高频分量应尽可能小。因此,可以忽略式(33)的后三项,得到如下次优控制律

u′=


(34)

2.2.3 最佳次优控制

通过参数优化可计算得到形如式(22)所示的次优控制与最优控制最逼近的效果,可用于衡量上述两种次优控制与数值上的最佳次优控制的差距。

在式(17)控制下,路面激励速度到悬架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幅频特性可表示为

(35)

假设最佳次优控制的控制律及其幅频特性如下

(36)

(37)

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使式(37)逼近式(35),即可得到数值上与最优控制最佳等效的次优控制。

3

数值仿真验证

为对比基于最小范数法和基于双阻尼控制法的两种次优控制与最优控制的等效效果,选择路面不平度为C级、车速为20 m/s的较差路面激励进行仿真分析。

次优控制与最优控制的等效程度使用控制力的相对差异E表示,即:

(38)

根据式(34),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记为Em,基于双阻尼控制法的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记为Ec,最佳次优控制与最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记为Eopt

3.1 LQR控制

3.1.1 I型LQR控制

为了尽可能覆盖常见的权值系数取值范围,在研究权重对I型LQR控制的影响时,取q1∈[10 1012],q2∈[10 3.16e11],q3∈[10 1012]。改变权重系数,数值计算得到了I型LQR控制作用下控制力、悬架动挠度、轮胎动挠度和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如图2所示。

(a) RMS(u)/N

(b) RMS(zs-zu)/m

(c) RMS(zu-q)/m

图2 权重系数对I型LQR控制的影响

Fig.2 The influence of weight coefficients on I-type LQR control

为保证舒适性、悬架动挠度、轮胎抓地力和控制力的均衡,三个权重系数应在图2中四幅图重叠的区域选取。因此可通过将控制力、悬架动挠度、轮胎动挠度和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均方根进行归一化并相加,即式(39),得到一种合理参数范围(reasonable parameter range, RPR)指数,如图3(a)所示。按照式(38)计算了I型LQR控制与相应的双阻尼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mEcEopt,如图3(b)、图3(c)、图3(d)所示。

(a) RPR

(b) Em/%

(c) Ec/%

(d) Eopt/%

图3 I型LQR控制的合理参数范围及次优控制等效范围分布

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reasonable parameter range of I-type LQR control and equivalent range of suboptimal control

RPR=

(39)

从图3可知,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与I型LQR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c较小。此外,双阻尼控制的Ec较小的区域包含了图3(a)中的合理权值参数范围,且与最佳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opt较小,说明在合理权值参数范围内,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可以很好地对I型LQR控制进行等效简化。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在图3中的合理参数范围内选取对应的权重系数进行仿真分析,即q1=3.16×1010,q2=1×1010,q3=1×108,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中可知,在该组权值参数下,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具有与I型LQR控制高度的等效效果,且明显优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的等效性。

   

图4 I型LQR控制与次优控制的时域等效效果

Fig.4 Time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I-type LQR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图5 I型LQR控制与次优控制的频域等效效果

Fig.5 Frequency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I-type LQR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3.1.2 II型LQR控制

在研究权重对II型LQR控制的影响时,取q1∈[10 1012],q2∈[10 1012],q3∈[10 1012]。改变权重系数取值,数值计算得到了II型LQR控制作用下的控制力、悬架动挠度、轮胎动挠度和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如图6所示。

(a) RMS(u)/N

(b) RMS(zs-zu)/m

(c) RMS(zu-q)/m

图6 权重系数对II型LQR控制的影响

Fig.6 The influence of weight coefficients on II-type LQR control

为指示出可以均衡舒适性、悬架动挠度、轮胎抓地力和控制力的合理权值范围,根据式(39),计算得到了合理参数范围指数RPR,如图7(a)所示。按照式(38)计算了II型LQR控制与相应的双阻尼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mEcEopt,如图7(b)、图7(c)、图7(d)所示。

(a) RPR

(b) Em/%

(c) Ec/%

(d) Eopt/%

图7 II型LQR控制的合理参数范围及次优控制等效范围分布

Fig.7 The distribution of reasonable parameter range of II-type LQR control and equivalent range of suboptimal control

从图7可知,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与II型LQR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c较小的蓝色区域面积稍大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m较小,表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对II型LQR控制的等效效果略优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此外,双阻尼控制的Ec较小的区域包含了图7(a)中大部分的合理权值参数范围,且与最佳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opt较小的区域相差不大,说明在大部分合理权值参数范围内,双阻尼控制可很好地对II型LQR控制等效简化。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在图7中的合理参数范围内选取对应的权重系数进行仿真分析,即q1=1×1011,q2=1×107,q3=1×108,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从图8和9可知,在该组权值参数下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具有与II型LQR控制较好的等效效果,且优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的等效性。

   

图8 II型LQR控制与次优控制的时域等效效果

Fig.8 Time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II-type LQR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图9 II型LQR控制与次优控制的频域等效效果

Fig.9 Frequency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II-type LQR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3.2 H控制

H控制的主要参数有最大动挠度zmax、最大输出力umax和路面扰动能量相关参数ρ。考虑到实际情况,仅考虑zmax∈[0.05 0.15] m,umax∈[1 000 3 000] N,ρ∈[0.2 4]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下H控制作用下的控制力、悬架动挠度、轮胎变形、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均方根,如图10所示。由于不同参数下的控制力,悬架动挠度和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均值普遍都比较小,因此合理参数范围可定为簧上质量加速度较小的区域。

(a) RMS(u)/N

(b) RMS(zs-zu)/m

(c) RMS(zu-q)/m

图10 控制参数对H控制的影响

Fig.10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 parameters on H control

H控制和相应的双阻尼控制的控制力相对差异EmEcEopt,如图11所示。从图11可知,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与H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m较小区域面积明显大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c较小的区域,表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与H控制的等效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此外,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的Em较小的区域包含了图10(d)中大部分的合理权值参数范围,且与最佳次优控制的力值相对差异Eopt较小的区域相差不大,说明在大部分合理权值参数范围内,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可以很好地对H控制等效简化。为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在图11中的合理参数范围内选取对应的权重系数进行仿真分析,即zmax=0.11,umax=1 800,ρ=0.8,结果如图12和图13所示。从图可知,在该组权值参数下,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具有与H控制较好的等效效果,且优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的等效性。

(a) Em/%

(b) Ec/%

(c) Eopt/%

图11 次优控制与H控制的等效范围分布

Fig.11 The distribution of equivalent range of suboptimal control and H control

   

图12 H控制与次优控制的时域等效效果

Fig.12 Time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H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图13 H控制与次优控制的频域等效效果

Fig.13 Frequency domain equivalent effects of H control and suboptimal control

4

结论

(1) 在主动悬架控制中,对比了在合理参数范围内基于最小范数法的双阻尼控制和基于双阻尼控制的双阻尼控制对三种最优控制(I型LQR控制,II型LQR控制和H控制)的等效效果,给出了这两种次优控制在实际应用中适应的情况。

(2) 通过综合考虑舒适性,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给出了三种最优控制的合理参数范围,并通过控制力相对差异衡量次优控制对最优控制的等效程度。

(3)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对LQR控制的等效效果优于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而基于最小范数法的次优控制对H控制的等效效果优于基于双阻尼控制的次优控制。

在实际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次优控制方法对基于经典最优控制得到的状态反馈进行等效降阶,在减少输入变量的同时实现与最优控制更相似的控制效果。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汽车材料网,由车咖妹编辑排版,如需转载请添加车咖君微信【GSAuto0001】申请授权转载,未经授权转载或者抄袭,车咖测评团队将保留法律追究的责任。车咖测评技术团队已开通车型定制解读和购车咨询服务项目,如有需求请添加车咖君微信【GSAuto0001】沟通。

大家都在看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底盘构造详解及新发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车辆EPB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50+篇线控文章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电子驻车制动(EPB)开发与研究|50+篇线控文章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汽车线控底盘技术,为什么被称为自动驾驶的“基石”?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基于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减速度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CDC减震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ESP传感器介绍及其接口技术详解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SC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熟悉“汽车空气悬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了解ESC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滑板底盘技术体系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2024汽车底盘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及展望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SC附加功能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线控底盘技术应用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未来几年,国内线控制动销量将突破1000万套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空气悬架CDC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线控制动技术由来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GB/T 44123—2024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试验方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高端豪车才配拥有的黑科技,魔毯悬架是什么?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驱动技术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转向--自动驾驶路径与方向的精确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基于EHB 的坡道起步辅助策略开发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底盘:CDC半主动悬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油门的构成及优劣势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滑板底盘技术体系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六大悬架位置示意图、结构图、优缺点对比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了解什么是ESC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制动系统关键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悬架系列——电磁悬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车辆EPB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浮动式制动卡钳降低拖滞力矩的有效措施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什么样的转向系统才能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未来几年,国内线控制动销量将突破1000万套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新能源汽车的“线控转向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理想魔毯空气悬架2.0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常见几种主动悬架系统设置方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50+篇线控文章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常见几种主动悬架系统设置方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常见几种主动悬架系统设置方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底盘:CDC半主动悬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2024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研究报告:高附加值集成部件,国产替代新蓝海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PS 电机行业篇,助推汽车转向系统加速发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基于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减速度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动/半主动悬架应用与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和策略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PS 电机行业篇,助推汽车转向系统加速发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制动two-box方案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谈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制动有哪些类型?都有什么优缺点?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驾驶对One-box方案的安全要求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液压制动的终结-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PS电动助力转向简介及关键参数计算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IPB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应用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基于专利视角的滑板底盘技术发展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方案加速落地,本土企业有望迎量产先发优势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滑板底盘技术体系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空气悬架的设计与开发经验分享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发展及分类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全面解析制动跑偏现象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系统应用及关键技术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悬架系统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五万字读懂汽车线控制动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空气悬架和电磁悬架有何不同?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轮毂电机(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读懂滑板底盘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国内自主研发底盘技术最全盘点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底盘芯片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熟悉汽车底盘性能开发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悬架系列——液压悬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技术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转向--自动驾驶路径与方向的精确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电子机械制动)关键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制动-智驾底盘系统的明珠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奥迪悬架技术五大黑科技盘点(附视频)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新能源汽车的线控转向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读懂汽车制动系统的前世今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发展及分类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夹紧力控制与传感器故障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液压制动的或将终结-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国外线控制动技术现状及趋势综述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校友企业推荐-炯熠电子(电子机械制动-EMB)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前世与今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Stellantis 获得后轮转向系统专利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京西集团与蒂森克虏伯转向携手开发EMB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己汽车全球首发“智慧数字底盘”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新能源汽车底盘对比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带你了解何为汽车“底盘”、“平台”、“架构”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产品平台化模块化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CMA/BMA/SPA/SEA傻傻分不清? 一文读懂吉利的模块化造车架构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华为途灵智能底盘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熟悉汽车底盘性能开发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底盘——驻车制动系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底盘技术解读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技术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汽车四轮定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从Rivian看滑板底盘的发展进程:锋芒已露,可圈可点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制动two-box方案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工作原理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工作原理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线控制动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转向--自动驾驶路径与方向的精确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动系统设计开发流程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带你了解何为汽车“底盘”、“平台”、“架构”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线控底盘全产业链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读懂智能汽车滑板底盘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底盘线控悬架智能化趋势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转向系统开发思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了解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鼓刹还是盘刹?汽车制动器刹车原理及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新型高效的悬架架构设计方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PS电动助力转向简介及关键参数计算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EMB夹紧力控制与传感器故障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底盘线控技术介绍!(全面)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自适应悬架-减振器技术路线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智能底盘——迈向高阶智驾的基石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研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制动系统之——盘式制动器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底盘技术之线控转向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前后悬架系统的模块化应用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基于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蔚来4D智能底盘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馈能式半主动悬架振动自适应最优容错控制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智能汽车底盘域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自动驾驶线控转向系统梳理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液压制动的或将终结-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大脑与线控底盘集成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一文解析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制动系统关键技术解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浅析空气悬架的设计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深度解读悬架选型及前后布置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新能源汽车线控转向技术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蔚来行政旗舰轿ET9的智能线控底盘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制动技术路线图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解析宝马摩托车后轮转向系统专利技术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后轮转向的工作原理介绍及量产情况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转向节工艺的秘诀:集中起来,别分散

【智能座舱】2023年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篇|46页PDF可下载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史上最全EPS分类介绍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转向汽车路感控制策略

【智能驾驶】2023特斯拉FSD自动驾驶方案深度解析-德邦证券|53页PDF限时下载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线控底盘技术解读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新能源汽车底盘对比分析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汽车底盘系统开发流程讲解

【中国汽车线控技术专家委员会】底盘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及产品开发探讨

——关注“智能车产业库”,分享更多精彩干货文章!


免费投稿请发送邮件到:gearshare@163.com

(欢迎行业内人士踊跃投稿,将你们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加入中国电动汽车智能核心技术知识星球,获取汽车行业海量干货

我知道你在看

智享新汽车 汽车新四化专业资讯及干货分享平台
评论
  • PLC组态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下面来简单说说: 1. 硬件组态   定义:硬件组态指的是选择适合的PLC型号、I/O模块、通信模块等硬件组件,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连接和配置。    灵活性:这种方式允许用户根据项目需求自由搭配硬件组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成本:可能需要额外的硬件购买成本,适用于对系统性能和扩展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2. 软件组态   定义:软件组态主要是通过PLC
    丙丁先生 2025-01-06 09:23 66浏览
  •     为控制片内设备并且查询其工作状态,MCU内部总是有一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    使用Eclipse环境调试MCU程序时,可以利用 Peripheral Registers Viewer来查看SFR。这个小工具是怎样知道某个型号的MCU有怎样的寄存器定义呢?它使用一种描述性的文本文件——SVD文件。这个文件存储在下面红色字体的路径下。    例:南京沁恒  &n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1-04 20:04 66浏览
  • 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石,而驱动隔离器作为关键组件,在提升效率、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工业技术不断革新,驱动隔离器正助力自动化生产设备适应新兴趋势,并推动行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自动化的核心趋势及驱动隔离器在其中的重要角色。自动化领域的新兴趋势智能工厂的崛起智能工厂已成为自动化生产的新标杆。通过结合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智能工厂实现了实时监控和动态决策。驱动隔离器在其中至关重要,它确保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完整性,同时提供高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1-03 16:28 166浏览
  • 本文介绍Linux系统更换开机logo方法教程,通用RK3566、RK3568、RK3588、RK3576等开发板,触觉智能RK3562开发板演示,搭载4核A53处理器,主频高达2.0GHz;内置独立1Tops算力NPU,可应用于物联网网关、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教育电子、工业显示与控制等行业。制作图片开机logo图片制作注意事项(1)图片必须为bmp格式;(2)图片大小不能大于4MB;(3)BMP位深最大是32,建议设置为8;(4)图片名称为logo.bmp和logo_kernel.bmp;开机
    Industio_触觉智能 2025-01-06 10:43 72浏览
  • 每日可见的315MHz和433MHz遥控模块,你能分清楚吗?众所周知,一套遥控设备主要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射器可以将控制者的控制按键经过编码,调制到射频信号上面,然后经天线发射出无线信号。而接收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得到与控制按键相对应的信号,然后再去控制相应的设备工作。当前,常见的遥控设备主要分为红外遥控与无线电遥控两大类,其主要区别为所采用的载波频率及其应用场景不一致。红外遥控设备所采用的射频信号频率一般为38kHz,通常应用在电视、投影仪等设备中;而无线电遥控设备
    华普微HOPERF 2025-01-06 15:29 73浏览
  •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Wi-Fi、蓝牙、Zigbee、Thread与Z-Wave等无线通信协议是构建短距物联局域网的关键手段,它们常在实际应用中交叉运用,以满足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功能需求。然而,这些协议之间并未遵循统一的互通标准,缺乏直接的互操作性,在进行组网时需要引入额外的网关作为“翻译桥梁”,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同时,Apple HomeKit、SamSung SmartThings、Amazon Alexa、Google Home等主流智能家居平台为了提升市占率与消费者
    华普微HOPERF 2025-01-06 17:23 79浏览
  • 根据Global Info Research项目团队最新调研,预计2030年全球封闭式电机产值达到1425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4%。 封闭式电机是一种电动机,其外壳设计为密闭结构,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防护等级的应用场合。封闭式电机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内部,从而保护电机的内部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环洋市场咨询机构出版的调研分析报告【全球封闭式电机行业总体规模、主要厂商及IPO上市调研报告,2025-2031】研究全球封闭式电机总体规
    GIRtina 2025-01-06 11:10 76浏览
  •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管理思想影响了无数企业和管理者。然而,关于他的书籍分类,一种流行的说法令人感到困惑:德鲁克一生写了39本书,其中15本是关于管理的,而其中“专门写工商企业或为企业管理者写的”只有两本——《为成果而管理》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样的表述广为流传,但深入探讨后却发现并不完全准确。让我们一起重新审视这一说法,解析其中的矛盾与根源,进而重新认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及其著作的真正价值。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看德鲁克的视角《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通常被认为是一本专为企业管
    优思学院 2025-01-06 12:03 73浏览
  •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的变化,各行各业对CPU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 AIOT,为了有更好的用户体验,CPU的算力就要求更高了。今天为大家推荐由米尔基于瑞芯微RK3576处理器推出的MYC-LR3576核心板及开发板。关于RK3576处理器国产CPU,是这些年的骄傲,华为手机全国产化,国人一片呼声,再也不用卡脖子了。RK3576处理器,就是一款由国产是厂商瑞芯微,今年第二季推出的全新通用型的高性能SOC芯片,这款CPU到底有多么的高性能,下面看看它的几个特性:8核心6 TOPS超强算力双千
    米尔电子嵌入式 2025-01-03 17:04 45浏览
  • 这篇内容主要讨论三个基本问题,硅电容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硅电容,如何正确使用硅电容?1.  硅电容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容是什么?物理学上电容的概念指的是给定电位差下自由电荷的储藏量,记为C,单位是F,指的是容纳电荷的能力,C=εS/d=ε0εrS/4πkd(真空)=Q/U。百度百科上电容器的概念指的是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通过观察电容本身的定义公式中可以看到,在各个变量中比较能够改变的就是εr,S和d,也就是介质的介电常数,金属板有效相对面积以及距离。当前
    知白 2025-01-06 12:04 110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