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科技巨头涉足的汽车领域中,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目光。随着该品牌汽车的逐步交付,其财务状况尤其是单车亏损问题,成为了市场讨论的热点。近日,小米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再次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财务表现推向了风口浪尖。
根据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财报,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达到9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占据主导地位,为95亿元,而其他相关业务则贡献了2亿元。在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成功交付了39790辆新车,10月份单月交付量更是突破了2万辆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
雷军在财报发布当天表示,小米汽车将全力冲刺,目标是在2024年全年交付13万辆新车。这一数字相较于小米公司官方微博此前宣布的年底交付12万辆的目标,又上调了1万辆。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11月份小米SU7的交付量预计将再次突破2万辆,基于这一态势,小米汽车对2024年的交付目标进行了调整。
在交付周期方面,卢伟冰指出,目前小米SU7的锁单量庞大,尽管交付周期已经从最初的25周缩短至20周左右,但由于新锁单量持续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付周期仍将保持在20周左右。他还提到,小米SU7 Ultra量产版的订单仍在持续增长,该车型预售价为81.49万元,预计将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
市场分析机构国泰君安认为,小米产业链有望逐步进入预期强化期。参照小米SU7的上市节奏,市场普遍预计小米的第二款纯电SUV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发布并开启交付,这一预期为小米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小米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逐渐升温,消费者对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单车亏损的问题仍然令人担忧。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上升至17.1%,但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仍达15亿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辆汽车,小米汽车就要亏损约3.7万元。尽管与第二季度的单车亏损6万元相比有所减少,但这一亏损额依然显著。
雷军对于“小米SU7卖1辆亏6万多”的话题回应称,小米汽车仍处于投入期,财务表现已经不错。他相信,随着规模的扩大,亏损问题将迎刃而解。卢伟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小米汽车仍处于早期阶段,由于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等前期投入巨大,导致成本分摊较高。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以及插混和增程车,而小米SU7的用料扎实,整车成本较高,短期内亏损在所难免。
卢伟冰对小米汽车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他表示随着交付量的增加,亏损将逐渐收窄,规模效应将更加凸显。一位汽车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是小米汽车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这些投入为小米汽车带来了技术优势,但也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小米汽车还需要在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这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未来,小米汽车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以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