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智能家居的春秋战国之交

原创 脑极体 2024-11-08 19:14


智能家居,大家都不陌生。尽管苹果、谷歌、亚马逊等AI科技巨头,以及传统家电厂商都在积极进入这一领域,但发展了十多年之后,智能家居依然长期呈现出一种技术上人工智障、市场上四分五裂的局面。


究其原因,是此前传统家电+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语音交互+手机APP的低水平“智能化”,相对门槛较低,以至于各个生态平台谁也不服谁,都想另起一摊独自做大,导致行业一盘散沙。



而这种情况,将在大模型时代被终结。


自2023年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手机、PC等智能终端,基于大模型的AI之战血雨腥风,并且呈现出高水平、巨头化的竞争格局,苹果、三星、华荣OV米等如同战国时期的七雄并立。同理,家用电器作为另一大终端品类,自然也要跟进端侧AI的最新技术进展,纷纷开始探索家居行业的垂域大模型。


大模型+智能家居,要求更专业的技术,更深度地产品融合,以及打通产业上下游的生态。这种高水平竞争的优胜劣汰,正推动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一个春秋战国之交的变革时期。



AI大模型的“重器”,只有少数巨头厂商才有能力争夺,于是自2023年开始,智能家居领域呈现出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局面。


目前,我们能看到三大派系的巨头集结在大模型周围。


家电派


家电企业积极参与到这一轮大模型浪潮里,将家电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模型相结合,构建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垂域大模型,实现对家电及场景的深度精细控制,其中主要玩家包括:


美的集团2023年底发布了“美言”AI大模型,为智能家居构建智能感知、自然交互和自主决策三个基础能力。


海尔智家推出了智慧家庭领域首个垂域模型——海尔智家大脑HomeGPT,以及具有AI智慧保鲜、存储和交互功能的AI冰箱。



方太推出了Healthy CookingGPT,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饮食建议,并且配备了智动烹饪系统,实现“自主烹饪”。


海信推出了星海大模型,支撑电视机的AI画质提升,以及影视专家、游戏助理等AI智能体服务。


四川长虹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云帆”大模型,为旗下云帆AI平台家电,如电视,增加了AI对话、AI壁画和口语陪练功能。


TCL集团同时推出了自研大模型和接入百度“文言一心”大模型,通过TCL+App智能助手提供基本语音识别和AIGC内容生成等服务。



科技派


科技巨头,如美国“AI五巨头”中的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以及国内的华荣米OV等智能终端厂商,都是终端大模型的积极参与者,自然也将AI优势延伸到智能家居领域。


苹果:近期Apple的软件管理者Craig Federighi向媒体透露,苹果正准备将硬件大举进军智能家居。产品上,将推出第一款智能家居显示器,看起来有点像带屏的 HomePod,此外还传言苹果将在2026年发售一款带屏机械臂。这两款设备都将支持苹果的系统级AI——Apple Intelligence。


三星:今年CES 2024三星打出了“AI for All”,除了AI手机,三星电视、手机、冰箱和洗衣机等产品都引入了AI能力,以增强产品使用体验。


(苹果最新的智能家居单品)


国内,智能终端厂商也都在探索“大模型+AI agent+跨端操作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


华为基于鸿蒙系统+盘古大模型的智慧全场景生态,荣耀Magic OS采用大模型加持Magic Live使能的新内核+MagicRing信任环,来实现跨端的意图理解和人机交互。


OPPO在2023年公布了自研的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与自主训练的AndesGPT安第斯大模型,实现深度协同。


vivo也在探索智能体与智能家居的结合,今年VDC2024上蓝河操作系统,接入蓝心大模型和视觉语音NLP等算法,可以运用在不同形态的产品之上,实现车机、手机、手表等不同设备的互联互通与协作,为全域智能体验提供支撑。



全屋派


终端厂商在智能家居领域积累了大量有吸引力的爆款单品方案,但始终面临跨端、跨品牌互联互通的限制。这时候,从一开始就强调全屋整合的系统级智能化方案,减少了安装、连接、协同方面的麻烦,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全屋智能品牌在大模型领域的动作也十分活跃。


华为全屋智能:华为推出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具备稳定可靠的PLC全屋网络,在自主可控的连接通信底座上发挥鸿蒙系统“原生智能”的能力,在鸿蒙生态上进行了长远布局,目前在C端智能家居、B端康养/办公/学校/酒店等业态中都有商业化落地。



小米米家:由小米与生态链智能硬件企业来协同提供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目前,小爱同学大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


绿米:今年发展较快的全屋智能品牌,近期新增了AI大模型的全屋智能助理功能,支持智能家居小百科查询、智能设备排障、一句话快速创建自动化场景等。


小度科技:作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小度科技在百度世界2023大会上发布了全新AI原生物种小度超级管家智能体等全屋智能系列产品。


总的来说,在大模型上有技术说服力的厂商,才能继续屹立于智能家居市场。



王夫之认为,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大模型,正作为智能家居的变革起点,推动行业进入春秋战国之交。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实力较弱的诸侯国,在激烈竞争中相互兼并或被强国拿下,最终形成少数强国并立的局面。


变化的发生,源于技术影响力的层层传导。


首先,是新技术带来的体验之变。


根据Statista的数据,当下中国智能家居渗透率仅为13%。智能家居行业捣鼓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大规模爆发,归根结底是技术瓶颈的限制,导致市场准入门槛不高、用户学习成本高、跨端连接难,没有给用户带来多少体验上的提升。


而大模型技术,有望彻底解决了上述智能家居的“原罪”:


听不懂、交互难?基于大模型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原本智能家居交互中理解不了、响应缓慢的问题,都被攻克了。以前家中的老人、小孩很难跟智能设备顺畅地交流,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功能多、操作复杂?通用大模型的全域理解能力,可以作为一个“大脑”,将原本是数据孤岛的家居单品,连接起来,进行整合理解与协同服务,进而实现真正的主动智能。


不兼容、体验割裂?智能家居产品之间互不兼容、数据不互联互通,需要用户亲自来做很多协调、配置的工作。AI智能体的自动化能力,让各个产品之间进行信息与决策的自动传递,目前,已经有手机厂商通过智能体实现了手机服务的自动化,相信不同家居硬件之间的服务壁垒也会很快被打破。


总结一下,从听不懂到随便说,从手动操作到自动驾驶,从单品智能到整体智能,大模型带给智能家居的技术红利和体验价值,正在被家电厂商、终端厂商积极落地中。


接下来,智能家居的体验之变,必然会推动市场格局之变。



此前,智能家居市场的门槛低、节奏快、天花板不高,以至于竞争良莠不齐,产品缺乏差异化和价格锚点,很容易打价格战,这对元创新的厂家是极为不利的。


一是不利于建立市场领导者地位,一款新产品推出之后很快就会有大量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功能,瓜分潜在用户;二是不利于回收研发投入,低水平的智能功能和APP开发是很容易被跟进的,导致价格竞底式竞争,源头创新厂商无法靠智能技术获得长期的溢价回报与价格护城河,后续研发的意愿和资源投入都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整个智能家居市场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竞争中,缺乏向上突破的动力。


大模型的到来,将智能家居的准入门槛大幅拉高。目前进入大模型领域的厂商都是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知名度的,实力不足的厂商会被消费者第一时间就从决策中筛选出去。


所以,围绕大模型技术,也会很快凝聚起一个个商业领导者,如同战国七雄,逐鹿智能家居这块市场。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智能家居将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战国时代。



了解历史的读者知道,战国之后,就走向了秦汉“大一统”的历史进程。科技产业也不例外。


硅谷知名创投人Peter Thiel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公司:行业垄断的公司和无收益的公司。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目标永远应该是做出特别的东西,实现细分领域的垄断,从而脱离竞争。


那么在智能家居领域,谁能实现统一并垄断市场呢?目前看,还没有哪个智能家居巨头,展现压倒性优势。


首先,+大模型的产品还远未定型与完美。尽管各家都进行了大模型的升级,但整体还处于前期探索、打基础阶段,算法、算力、专用数据、家电知识等都在积累、迭代中。加上AIGC幻觉和生成毒性的隐患,目前用户能接触到的功能,只有语音交互的升级,以及一些可有可无的生成式AI,不足以撬动新一轮购买热潮。



此外,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复杂且高频,需要调度的单品数量多、服务链条长,这对大模型的产品成熟度,提出了比AI手机、AI PC更高的要求。所以,巨头厂商预计还要摸索一段时间,将成熟的点状功能和产品,陆续推向市场。


一位深耕家电智能化多年的技术专家告诉我们,家电领域的AI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技术上提前布局,但并不一定会马上到市场上去卖。因为用户最关心、最核心的诉求并不是智能,而是实用性,能把地脱干净、把菜做熟,用户并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AI是怎么运作的。


所以,家电领域做AI大模型,一定要从应用层面去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如果盲目+大模型,会导致市场像2015年左右一样,实际体验无法兑现技术概念,消耗了用户的信任与热情。


正因此,大模型的智能家居产品化,注定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目前尚未有哪家公司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鹿死谁手也有较大不确定性。


时势造英雄,在技术变革带来的春秋战国之交,更加激烈的竞争会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结束智能家居领域漫长而乏味的低水平竞逐,重塑市场格局和产品价值。


·

·

脑极体 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
评论 (0)
  •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一、技术内核:五大核心突破,构建全场景安防基座1. 双模音频传输,灵活应对复杂场景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59 115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转手绢、跳舞、骑车、后空翻,就在宇树、智元等独角兽企业率领“机器人大军”入侵短视频时,却有资本和科技大佬向此产业泼了一盆冷水。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近日突然对人形机器人发难,他表示“最近几个月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只是买回去做研究的,或者买回去做展示的,这种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商业化,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朱啸虎吐槽。不过,朱啸虎的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回怼道:“(朱啸虎)甚至问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阶段有什么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7 19:24 125浏览
  •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正以颠覆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体验。WTK6900系列语音识别芯片凭借其离线高性能、抗噪远场识别、毫秒级响应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以智能风扇为起点,我们开启一场“解放双手”的科技革命,让每一缕凉风都随“声”而至。一、核心技术:精准识别,无惧环境挑战自适应降噪,听懂你的每一句话WTK6900系列芯片搭载前沿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可智能过滤环境噪声干扰。无论是家中电视声、户外虫鸣声,还是厨房烹饪的嘈杂声,芯片均能精准提取有效指令,识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40 135浏览
  •     根据 IEC术语,瞬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几个毫秒及以下的过高电压,通常是以高阻尼(快速衰减)形式出现,波形可以是振荡的,也可以是非振荡的。    瞬态过电压的成因和机理,IEC 60664-1给出了以下四种:    1. 自然放电,最典型的例子是雷击,感应到电力线路上,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传输,抵达用户端;        2. 电网中非特定感性负载通断。例如热处理工厂、机加工工厂对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59 105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121浏览
  •     在研究Corona现象时发现:临界电压与介电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表面越清洁的介电材料,临界电压越高;表面污染物越多的地方,越容易“爬电”。关于Corona现象,另见基础理论第007篇。    这里说的“污染物”,定义为——可能影响介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电离气体)的任何情况。    IEC 60664-1 (对应GB/T 16935.1-2023) 定义了 Pollution Degree,中文术语是“污染等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06 83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105浏览
  •   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兼容与接地系统深度剖析   一、电磁兼容(EMC)基础认知   定义及关键意义   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者系统在既定的电磁环境里,不但能按预期功能正常运转,而且不会对周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难以承受的电磁干扰。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设备被大量应用,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等技术也日益普及,致使工业自动化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电磁兼容(EMC)问题也越发严峻。   ​电磁兼容三大核心要素   屏蔽:屏蔽旨在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7 22:55 166浏览
  • 曾几何时,汽车之家可是汽车资讯平台领域响当当的“扛把子”。2005 年成立之初,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汽车小助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它不仅吸引了海量用户,更是成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眼中的“香饽饽”,广告投放、合作推广不断,营收和利润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风光无限。2021年更是在香港二次上市,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当年3月15日上市首日,港股股价一度高达184.6港元,市值可观。然而,如今的汽车之家却陷入了困境,业务下滑明显。业务增长瓶颈从近年来汽车之家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情况不容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7 21:48 92浏览
  • HDMI从2.1版本开始采用FRL传输模式,和2.0及之前的版本不同。两者在物理层信号上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在一些2.1版本的电路设计上增加匹配电路,使得2.1版本的电路能够向下兼容2.0及之前版本。2.1版本的信号特性下面截取自2.1版本规范定义,可以看到2.1版本支持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其共模电压和AVCC相关,信号摆幅在400mV-1200mV2.0及之前版本的信号特性HDMI2.0及之前版本采用TMDS信号物理层,其结构和参数如下:兼容设计根据以上规范定义,可以看出TMDS信号的共模电压范
    durid 2025-04-08 19:01 102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106浏览
  • 在全球电子产业面临供应链波动、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安博电子始终秉持“让合作伙伴赢得更多一点”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依托覆盖供应商管理、品质检测、智能交付的全链路品控体系,安博电子不仅能确保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与一致性,更以高透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助力客户降低风险、提升运营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更具前瞻性的产业生态。动态优选机制:构建纯净供应链生态安博电子将供应商管理视为供应链安全的根基。打造动态优选管控体系,以严格
    电子资讯报 2025-04-07 17:06 79浏览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123浏览
  • 贞光科技作为三星电机车规电容代理商,针对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复杂的电容选型难题,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对高温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纹波电流和小型化等严苛要求,三星车规电容凭借完整产品矩阵和卓越技术优势,完美满足BMS、电机控制器和OBC等核心系统需求。无论技术选型、供应链保障、样品测试还是成本优化,贞光科技助力客户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中占据技术先机。在电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电容的选型已成为困扰许多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的难题。如何在众多参数和型号中找到最
    贞光科技 2025-04-07 17:06 66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