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一本关于智能汽车的专业书籍《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开发方法、系统集成、流程体系与项目管理》。
作者在全球百强汽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OEM)中拥有10余年技术与管理实战经验,书中从技术和管理视角全面剖析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领域。
内容涵盖行业背景、组织架构、项目管理、开发方法、系统集成、流程体系、团队构建、核心标准、工具链、行业痛点及未来展望,推荐给从事智能汽车开发和管理的专业人士学习和参考。
接下来,我将分享这本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汽车行业中,常见的应用类工程师岗位包括DRE(Design Release Engineer,设计发布工程师)、AE(Application Engineer,应用工程师)、PE(Product Engineer,产品工程师)、SPM(Software Project Manager,软件项目经理)以及FO(Feature Owner,特性负责人)。
这些岗位的主要任务是从项目启动(Kick-Off)阶段开始,将软件与产品引导至量产阶段,最终交付给工厂。
这一过程可以视为汽车行业中的“工程化”过程,尤其在中国汽车研发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
直接国产化
直接国产化是中国汽车工程化的基本模式。尽管中国在汽车研发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但整体优势技术依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
每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反映了这一现实,榜单上中国企业屈指可数,核心技术仍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这一模式通常通过借鉴国外的图纸、代码或底层软件,在本土供应链中实现模块集成或适配应用。
例如,某款底盘减振件的设计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国内缺乏满足要求的弹性模量橡胶垫,最终只能依赖进口。
这种模式下,技术中心在国外,问题排查或项目定制时容易受限,尤其在传统汽车电子领域表现尤为明显。这种方式虽然加速了本土化进程,但也依赖国外的技术支持,适应本土市场需求时常会遇到技术瓶颈。
2
预研转应用
预研转应用是指企业在部分环节尝试小范围的预先研究工作,致力于拥有更多的自主设计权,迈向更深层次的正向开发。
预研的目的是在实验室或工作站中验证概念设计,并通过基础测试验证代码和硬件的可行性。
然而,预研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
需求的适配性和测试的完备性不足:预研阶段的设计与实际市场需求有距离,可能导致需求无法适配,或者测试不够全面。
文档不完备,需求过时:应用类工程师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可能会发现预研文档缺失、需求更新不及时,模块划分和组织结构难以对应项目实际需求。
硬件依赖问题:预研可能依赖一些现阶段无法替代或已断供的硬件,从而影响后续的量产阶段。
除非预研部门拥有极高的技术话语权并处于强势市场地位,能够推动下游客户适应其预研设想,否则大多数预研项目很难落地。
因而,预研团队常常因无法实现最终应用而感到无力。
3
自主研发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大量科技创业型公司,在座舱、智驾、三电等技术领域表现出强烈的研发热情,逐渐形成了一股推动汽车工业变革的力量。
自主研发模式让这些公司在部分应用领域占据了一定的领先地位,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
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国内团队有时甚至被评价为“第一个做这项技术的”。
这说明中国团队在某些应用层面已具备一定的探索优势。
尽管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但中国汽车行业在新兴技术领域(如智能驾驶舱和新能源汽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打破传统工程化模式束缚的潜力。
在当前的汽车工程化模式中,直接国产化适应性最强,依赖国外技术支撑;预研转应用是自主性和工程化的结合,但难以克服市场与现实的落差;自主研发则展示了中国在新兴领域的潜在领先地位,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