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是中国面对欧盟咄咄逼人,以及不遵守谈判规则的一种警告;同时也是摆明了中国的态度。那中欧的核心分歧是什么呢?
二、既要又要,注定一场空
欧洲,曾经汽车制造及汽车产业的王者;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欧洲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其一,承载着巨大产业配套和就业的传统燃油车企正在全球丧失市场的统治力,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欧洲腹地也面临中、美两国车企的全面蚕食;其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技术到产业链全面落后于中、美两国。
以德国为例,如德国经济学家所言,德国GDP的20%源于汽车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就业人数达到超百万人。一旦德国汽车产业的衰败,那将是毁灭性的。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在车载电子设备、信息技术乃至于智能系统的全方位领先,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例,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10月7日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今年1-8月,宁德时代实现动力电池装车量189.2GWh,同比增长27.2%,以37.1%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宁德时代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首。同时,新能源汽车汽车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
根据日本东京的矢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按销量计算,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电力电池正极市场89.4%的份额,负极市场占93.5%,隔膜市场占87.4%,电解液市场占85%。
也就是说,中国动力电池供应链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压倒性统治全球市场。
而作为全欧洲希望的——Northvolt(诺斯沃特)动力电池公司在9月宣布进入裁员重组,这意味着之前所有努力的阶段性失败。这家曾被欧洲车企托付能够成为“欧洲宁德时代”希望的瑞典动力电池巨头,在苦撑近三年之后,仍旧无法解决良品率、产能等一系列问题。
如上所述,欧洲即不想丢掉即得的市场份额和就业,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又全面落后。于是,欧洲希望从中国找补回来,那就是即不让中国产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但还想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术。于是这种既要市场和就业,还要技术的行为,注定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三、托大的心理和不承认技术落后
中国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期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就是“用市场换技术”。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我们承认在很多行业的技术上是落后的,在技术上是无法与全球巨头们竞争的。这既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现实,同时也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基本认知。
于是,秉持着谦虚学习,和拼命实干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很多产业实现了平替,甚至赶超。汽车产业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缓慢转型、崛起之时,作为曾经汽车产业的王者——欧盟以一种傲慢与托大的心态看待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犹如一线豪华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大众的态度,那就是漠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全产业链领先,在市场上所向披靡之时,不是以中国当初“市场换技术”的心态对待,而是蛮横的挥舞着“关税的大棒”,企图用发达国家的优越感来拿捏中国的汽车厂商以及产业。如果欧盟继续秉持着这种托大的心理进行谈判,注定将是两败俱伤的。
而无论是中国也好,欧盟也罢,汽车产业本质还是“一个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是要做到双赢;欧盟的关税本质上就是想“胁迫”中国汽车厂商到欧盟建厂,同时转移相关的产业链和技术。
但中国人历来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何况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达到11.1%,创历史新高,显示出了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也就是说,即使欧盟加征额外关税客观说中国会损失部分市场份额,但依然无法阻挡中国汽车厂商进军欧洲市场的脚步和决心。
因此,关税并不能保护欧洲脆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更不能保护欧洲脆弱的消费市场;而真正希望把这个“生意”做下去,那就是要拿出诚意,不能“既要又要”,甚至“还要”,那就不是“生意”,而是一种“掠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