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消息,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账号获悉,10 月 17 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出席并致辞。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创新合力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推动整个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链的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要充分利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推动构建全球汽车芯片检测认证体系;要充分探索合格评定向创新链转变,创造认证认可“新价值”,推动认证认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会上,首批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企业名单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汽车芯片质量认证进入新的阶段。其主要作用体现以下5个方面
1、保障汽车安全性:汽车芯片控制着诸多关键安全系统,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等。经过严格认证审查的芯片能够确保这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运作,从而保障汽车的安全性。
2、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潮湿、震动和电磁干扰等。经过认证审查的芯片能够在这些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确保汽车的持续运行。
3、满足法规要求:各国政府都对汽车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有严格的法规要求。经过认证审查的芯片能够满足这些法规要求,保障车辆在排放控制、电子设备干扰等方面符合规定。
4、提升芯片供应商产品质量:芯片供应商知道其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才能进入汽车市场时,他们会在研发、生产和测试环节投入更多的资源,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5、促进国内汽车芯片产业发展:该技术体系为本土芯片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准入门槛,有助于国内芯片企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研发和生产,提升国产汽车芯片的质量和性能,逐渐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同时,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 1.0 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首个权威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的空白,也为未来产业链的高效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