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CC2025放榜几天来,根据各大高校教师提供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共接收内地机构76篇,已经超过ISSCC2024的54篇,再创新高!
所有的工作都是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团队智慧的结晶!向所有入选论文的老师和学生致敬!
ISSCC2025北京大学在ISSCC实现大爆发,发文15篇,而之前2022-2024年维持5、6篇的规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现零突破,且一次发文5篇;同时实现零突破的还有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内地机构在ISSCC2020发文首次超过10篇,达到15篇;ISSCC2021发文21篇,ISSCC2022发文25篇,ISSCC2023发文43篇,ISSCC2024发文54篇,至ISSCC2025发文76+篇。
中国风在ISSCC一路高歌猛进,发文机构数量也在增加,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近年来,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大都选择留在国内读研;
2、近几年很多之前在海外研修的青年学子回国任教;
3、国家在集成电路方向投入巨大,高校集成电路方向的团队晶圆流片不差钱。
思考:
1、论文投稿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不要在去数数了。论文数数量会导致年青的教师更加急功近利,长期而言,对学术对产业都没有好处!
2、现在要多考虑原创性的工作。比如ISSCC2023的论文还获得ISSCC 2023年度唯一杰出技术论文奖(Anantha P. Chandrakasan Award for Outstanding Distinguished-Technical Paper);ISSCC2024中国内地机构共入选Highlights论文11篇。
3、要多引进在海外顶级芯片公司的人才回国任教,而不然只是引进海外名校毕业生。毕竟产业界和学术圈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4、要更多鼓励联合培养,引得进来,还要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ISSCC2025中国大陆高校发文数量
下面是各大机构入选论文的相关信息。如有不合适或遗漏的信息,欢迎大家进行更正或补充:(排名不分先后,按机构名称拼音排序)
北京大学15篇:14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1篇来自深圳研究生院;
电子科技大学5篇:4篇来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1篇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4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
复旦大学8篇:来自微电子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1篇:来自计算机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1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3篇:2篇来自深港微电子学院,1篇来自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南京大学1篇: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1篇:来自电子工程与光技术学院;
清华大学14篇:6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8篇来自电子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3篇:1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2篇来自交大密西根学院;
天津大学1篇:来自微电子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部;
西安交通大学3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篇:来自理工学院;
浙江大学3篇:2篇来自集成电路学院,1篇来自海洋学院;
中国科技大学4篇:来自微电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1篇:来自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1篇:1篇来自物理与天文学院;
另外澳门大学入选14篇,香港科技大学入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