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酷睿Ultra200S系列正式发布:功耗唰地下来58%!不求极致性能

原创 硬件世界 2024-10-10 23:58

代号Lunar Lake、面向低功耗轻薄本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发布之后,代号Arrow Lake-S、面向高性能桌面台式机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终于正式登场了!

还是酷睿Ultra 200家族(即第二代酷睿Ultra)的第二站,但远远不是最后一站。

这里,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详细架构设计、技术特点、型号规格,以及官方性能预览。

新一代桌面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型号规格、上市时间】

先看一下SKU型号,第一波都是不锁频版K/KF系列,一共只有五款。

其实之前曝料得差不多了,这里说说“正式版”。

旗舰型号酷睿Ultra 9 285K,拥有8P+16E 24核心24线程、40MB二级缓存、36MB三级缓存。

对比14代酷睿旗舰i9-14900K核心数量不变,但不再支持超线程,二级缓存增大了8MB,但是三级缓存容量不变。

P/E核基准频率3.7/3.2GHz,最高睿频频率5.5/4.6GHz,睿频Max 3.0频率5.6GHz,TVB频率5.7GHz。

对比i9-14900K,基准频率大幅提高,P/E分别涨了500/800MHz,E核的睿频频率也高了200MHz,但是P核降低了100MHz,更关键的是睿频Max 3.0、TVB频率分别低了200MHz、300MHz。

I9-14900KS 6.2GHz的惊人频率,恐怕短期内不会再有了,即便会有酷睿Ultra 9 285KS也达不到,而且还不一定有它。

核显还是一代Xe架构,4个核心,频率300-2000MHz。

相比酷睿Ultra 200V系列落后一代,性能也一般,不过这样其实是很合理的,毕竟K系列用户都会搭配高性能独立显卡,核显就是个“备胎”而已,AMD锐龙7000/9000系列也是这么干的。

基础功耗保持不变还是125W,最高睿频功耗250W,略微降低了3W。

有趣的是,酷睿Ultra 9 285K并没有对应的KF版本,至少暂时没有。

酷睿Ultra 7 265K/KF 8P+12E 20核心20线程,36MB二级缓存,30MB三级缓存,P/E核基准频率3.9/3.3GHz,最高睿频频率5.4/4.6GHz,睿频Max 3.0频率5.5GHz(不支持TVB加速),核显和功耗同上(当然KF无核显)。

对比i7-14700K/KF,二级缓存增大了8MB,三级缓存反而少了3MB,基础频率大涨500/800MHz,E核睿频提高300MHz,P核睿频也降了100MHz,最高频率也降了100MHz。

酷睿Ultra 5 245K/KF 6P+8E 14核心14线程,26MB二级缓存,24MB三级缓存,P/E核基准频率4.2/3.6GHz,最高睿频频率5.2/4.6GHz(不支持睿频3.0/TVB),前者核显最高频率降为1.9GHz,基础功耗还是125W,但最高睿频功耗降至159W。

对比i5-14600K/KF,二级缓存增大6MB,三级缓存不变,基础频率大幅提高700/1000MHz,E核最高频率提高600MHz,P核也降了100MHz,最高睿频功耗也降了22W。

总的来看,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E核频率普遍大涨,P核则更加保守,二者之间的差异大大缩小,再加上E核IPC性能大幅提升,两种核心之间更加均衡。

这是12代酷睿首次引入异构混合架构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相信核心调度会更加顺畅。

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将于10月24日上市,Z890主板同一天开卖,性能评测也将在届时公开。

目前,各家主板、整机、电商、生态伙伴都已经基本做好了准备。

国行已经上架预售,24日晚正式开卖,具体价格和对比如下——

酷睿Ultra 9 285K:4799元 (对比i9-14900K便宜200元)

酷睿Ultra 7 265K:3199元 (对比i7-14700K便宜300元)

酷睿Ultra 5 245K:2499元 (对比i5-14600K便宜100元)

酷睿Ultra 5 245KF:2299元 (对比i5-14600KF便宜200元)

可以看出,这次比14代首发时全线下调了价格,虽然幅度不大,但也有一定的诚意。

新品首发期间,还有两大福利,一是晒单返京东E卡,酷睿Ultra 9 285K 100元,其他都是50元。

二是下单可以抽《黑神话:悟空》的兑换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顺便一说,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主流版本,酷睿Ultra 200H/200HX系列移动版本,都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上市。

这是首次面向游戏玩家和创作者的移动AI PC,也是首款全新架构的HX高端游戏本平台,号称兼具低功耗与发烧性能。


【架构、技术详细解读】

Arrow Lake CPU的架构和Lunar Lake是一脉相承的(GPU、NPU则相差一代),可以看作是一个放大增强版,首要方向也不是极致的性能(坦白说不少时候都有些过剩),而是优先控制功耗和发热,提升能效,号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低功耗。

毕竟,Intel这几年在能效方面吃了很大的亏,过高的功耗和发热严重影响体验,尤其是13/14代酷睿为了追求高频率而牺牲了稳定性,官方也表示确实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

Arrow Lake从设计之初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整体功耗降低大约40%,游戏温度降低大约10℃,多线程性能提升超过15%

这都是非常切实的,也非常符合用户的迫切需求。

最终按照Intel的说法,它只需14代酷睿一半的功耗,就能得到相同的性能,能效比进步幅度非常喜人。

基础架构和Lunar Lake没有明显不同,就不重复介绍了,官方也主要列举了非常直观的几个角度,尤其是IPC架构性能的变化。

Raptor Cove P核的IPC对比上代提升了9%,幅度一般,而且频率也下来了,所以不必抱太大的希望。

Gracemont E核倒是突飞猛进,IPC大幅提升了32%,同时频率普遍大涨,自然非常值得期待,不会再有鸡肋的感觉了。

一如Lunar Lake,超线程技术也是没有的。

Intel解释说,超线程是一项历史技术,它诞生的时候还没有混合架构,而在划分了P核、E核之后,E核事实上就承担了超线程的作用,而且效率更高。

如今从24核心32线程缩减到24核心24线程后,多线程能力反而进一步提高了,可以保证足够的性能。

另一方面,超线程在游戏中往往会造成性能衰退,起到反作用,导致玩家不得不手动关闭,因此现在取消了。

另外,AVX-512指令集也是没有的,仅支持VNNI、AVX2。

类似12/13/14代酷睿,E核还是每四个为一组集群,但是与P核的排列方式变了,不再是P核一块、E核一块,而是交互放置,每两个P核之间一个E核集群。

这样的好处是P核、E核通信效率更高,延迟更低,整体调度会更加顺畅,但是跨核心延迟可能会有所增加。

缓存方面,这次比较保守,只有每个P核独享的二级缓存从2MB增至3MB,8个核心共计24MB,E核还是每个集群共享4MB,4个集群16个核心共计16MB,合计的二级缓存最多达40MB。

三级缓存最大容量还是保持在36MB,这就出现了三级缓存比二级缓存还要少的局面。

核显部分,不是Lunar Lake上搭载的最新二代Xe2 LPG,而是初代Xe-LPG,也就是Meteor Lake的同款。

它只有最多4个Xe核心,4MB二级缓存,最大算力8 TOPS,不过技术特性一用俱全:DX12 Ultimate、光线追踪、DP4a AI加速指令、XeSS超分技术、AV1编解码,等等。

NPU AI引擎首次来到了Intel桌面平台,不过类似GPU,并非Lunar Lake酷睿Ultra 200V系列上的NPU 4.0,而是Meteor Lake酷睿Ultra系列同款的NPU 3.0,而且规格做了降级,最高算力为13 TOPS。

加上CPU部分的15 TOPS,酷睿Ultra 200S的平台总算力为36 TOPS,可以满足不同AI负载的基本需求。

如果还有更高算力需求,可以搭档锐炫系列独立显卡,目前的锐炫A系列最高可提供260 TOPS算力,而且有Intel统一开发平台的支持,可以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最大潜力。

当然,配个N卡A卡也是可以的。

酷睿Ultra 200S系列也是多个模块组成的分离式架构,包括计算模块(CPU和缓存)、GPU模块、SoC模块、IO模块四大部分。

它们统一通过先进的Foveros 3D封装技术,整合在基础模块(基底)之上,进而整体封装,接口为新的LGA1851。

制造工艺方面,原本计划首发Intel 20A,首次引入RibbonFET全环绕晶体管、PowerVia背部供电,但按照Intel的说法,Intel 18A工艺进展非常顺利,缺陷率非常低,已经可以直接投入大规模量产,20A版本的Arrow Lake也就被取消了。

目前我们看到的,CPU计算模块是台积电最先进的N3B 3nm工艺制造的,GPU部分是台积电N5P 5nm工艺,SoC、IO模块则都是台积电N6 6nm工艺。

封装则是在Intel工厂内完成的,基础模块应该使用了Intel 22nm工艺。

对了,还有个填充模块,并无实际电路和功能,只是用于保持整体形状规则、散热顶盖压力平衡与高效散热。

K/KF系列最大的特色当然是开放超频,酷睿Ultra 200S系列也做了大量的新设计。

频率的调节步进精细到了16.6MHz,这和移动端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是相同的。

CPU、SoC模块频率解耦,各自都有独立的BLCL(外频),同时P核、E核有各自独立的V/F电压频率曲线,有利于更灵活甚至更极致的超频。

电压控制再次由内置集成的FIVR改为外置独立的DLVR,也有利于更灵活的超频。

针对普通小白用户,XTU软件支持自动超频增强功能,配合主板的自动超频,使用更简单。

针对液氮等极限超频,当温度逐渐降低时,电压可以逐渐超过原本的限制,破除封印。

内存方面,酷睿Ultra 200S系列首次放弃了DDR4,仅支持DDR5,标准频率也从4800MHz大幅提高到6400MHz,当然也可以继续超。

ECC还是硬件支持的,但普通主板不会开启,只有在企业级商务平台上才会有。

它还首次正式支持CUDIMM、CSODIMM,通过在内存条上增加CDK时钟发生器,使得内存频率与内存控制器结构,可以更稳定地运行在更高频率下,轻松达到8000MHz以上,甚至是10000MHz!

目前,不少品牌已经陆续发布了CUDIMM内存,比如全何、佰维、阿斯加特、七彩虹等,最高达到了9600MHz。

酷睿Ultra 200S系列改成了新的LGA1851封装接口,必须搭配新的800系列芯片组主板,不再兼容700系列。

新的芯片组首发型号为高端Z890,支持24条PCIe 4.0,对比Z790少了4条。

这个差距由处理器来弥补,而且是更先进的PCIe 5.0,总计20条PCIe 5.0(显卡16条/SSD 4条)、4条PCIe 4.0。

整个平台可提供48条PCIe通道,和上代数量相同,PCIe 5.0比上代正好多了4条。

10个USB 3.2(可配置5个20Gbps或者10个10Gbps或者10个5Gbps或者不同组合)、14个USB 2.0、8个SATA 6Gbps——这些都没有变化。

扩展方面,Z890首次在桌面上原生支持雷电4,最多2个接口,而且可以通过板载主控,支持最多4个新一代雷电5,并且它们都支持雷电共享技术。

原生支持的还有Wi-Fi 6E、蓝牙5.3、1GbE,而通过第三方主控可以升级到Wi-Fi 7、蓝牙5.4、2.5/5/10GbE。


【官方性能、功耗展示】

接下来,看看官方的性能宣传,当然都仅供参考,实际请等待快科技的首发评测。

酷睿Ultra 9 285K对比上代i9-14900K,单线程、多线程性能平均提升分别只有8%、15%左右(后者最高约19%),幅度确实不大,毕竟P核频率降下来不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架构的改进。

对比竞品锐龙9 9950X,号称单线程性能领先约4%,而在24线程对比32线程的劣势下,多线程优势依然领先月13%。

相比于平淡的性能提升,功耗降低确实惊人,日常负载可以轻松节省超过40%,最多达惊人的58%。

更进一个步,在不同功耗状态下,酷睿Ultra 200S系列都展示了更高的能效,全程领先上一代和竞品。

酷睿Ultra 9 285K甚至可以只需125W功耗,就能达到i9-14900K 250W下的性能,即相同性能功耗减半。

游戏中的功耗也有明显降低,酷睿Ultra 9 285K对比i9-14900K平均约73W,但具体降多少取决于游戏,不同游戏差异非常大,而且注意对比是系统功耗而不是CPU功耗。

比如《黑神话:悟空》这种不怎么依赖CPU的游戏,性能不变但可以降低34W系统功耗,《刺客信条:幻景》降低了80W。

《战锤:太空陆战队2》是效果最好的,可以降低大约165W系统功耗,性能还可以小幅提升4%。

《神话时代:重述版》中的效果也非常明显,系统功耗可以降低136W,同时性能提升约6%。

除了功耗大降,温度也下来了,1080p游戏中使用360水冷的情况下平均约13℃。

当然不同游戏中也不尽相同,《彩虹六号:围攻》达到了17℃。

以上性能数据都是在PL1 250W功耗下测出来的,但是逐渐降低PL1,比如到175W、125W,游戏性能并没有明显损失,仍然保持一致。

因此,酷睿Ultra 200S系列非常适合用于迷你机,在有限的空间内限制功耗,也不会影响性能。

或者你喜欢降压,也不用担心性能随之降低。

对比竞品,Intel为酷睿Ultra 9 285K选择的对手是锐龙9 9950X而非X3D系列,而且打开了APO加速(下同),整体基本不相上下。

其中,《全面战争:战锤3-疯狂之镜》比较特殊可以领先多达28%,《赛博朋克2077》则落后达13%。

不过注意,锐龙9 9950X/9900X因为是双CCD设计,游戏性能并不是很理想,需要屏蔽一个CCD才能达到锐龙7 9700X、锐龙5 9600X的水平。

对比锐龙9 7950X3D,Intel承认整体不如,而且别忘了它也是双CCD,并不是特别适合游戏,如果换成锐龙7 7800X3D差异会更大。

但是Intel强调,在生产力性能上可以大幅领先,比如做图形渲染、视频编码转码的时候。

AI PC应用也在快速发展中,Intel平台上今年会有300多项AI功能可用。

Intel也列举了AI PC生态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比如AI增强的安全性支持:McAfee、Defender、BufferZone、Trend Micro、Xcitium。

针对客户端优化的大模型支持包括:微软Phi-2/Phi-3、Llama2-7B/Llama3-8B、Mistral-7B,以及中国本土的阿里通义千问7B、智谱AI ChatGLM3 6B。

本地AI个人助手则增加了:宏碁Sidekick、联想AI Now。

尽管NPU一直被强调是AI PC的重要元素,但是GPU仍然是最强大、最广泛使用的AI引擎,今年的AI应用中大约40%都依赖于GPU加速,NPU的占比则只有25%,甚至远低于CPU 35%。

但是随着NPU算力的不断提升,软件开发者对NPU的不断熟悉,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预计明年的NPU应用占比可以达到30%左右,基本与CPU持平,GPU则仍然可以稳定占到40%左右。

GeekBench AI、UL Procyon AI两项基准测试中,Intel声称酷睿Ultra 9 285K可以带来翻倍的AI性能。

其中,CPU部分提升幅度较小,GPU性能有两三倍的增长,NPU更是实现新的突破,可以在更多数据类型和模型上运行,部分时候效率远超GPU。

对比竞品号称最多可领先50%。

最后总结,一图看懂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主要亮点。

平均约13%的多线程性能提升、最高165W的系统功耗降低、最高17℃的温度降低、36 TOPS的AI算力、最高50%的内容创作AI性能优势、平衡的游戏/创作/AI性能……

这就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带来的表现,不知道各位是否满意呢?

接下来,敬请期待快科技的首发评测,24日不见不散!

硬件世界 共同研究探讨硬件知识及相关信息
评论 (0)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与资本双重推力下,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比亚迪等跨国企业与本土龙头争相入局,产业基金与风险投资持续加码。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领域就完成42笔战略融资,累计金额突破45亿元,沪深两市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达68%,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智能终端革命的强烈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将仿生感知系统、AI决策中枢等十大核心技术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并设立5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技术突破方面,本土
    电子资讯报 2025-04-27 17:08 244浏览
  • 在CAN总线分析软件领域,当CANoe不再是唯一选择时,虹科PCAN-Explorer 6软件成为了一个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现代工业控制和汽车领域,CAN总线分析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单一的解决方案已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虹科PCAN-Explorer 6软件以其独特的模块化设计和灵活的功能扩展,为CAN总线分析领域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虹科PCAN-Explorer 6软件如何以其创新的模块化插件策略,提供定制化的功能选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8 16:00 101浏览
  •  探针台的维护直接影响其测试精度与使用寿命,需结合日常清洁、环境控制、定期校准等多维度操作,具体方法如下:一、日常清洁与保养1.‌表面清洁‌l 使用无尘布或软布擦拭探针台表面,避免残留清洁剂或硬物划伤精密部件。l 探针头清洁需用非腐蚀性溶剂(如异丙醇)擦拭,检查是否弯曲或损坏。2.‌光部件维护‌l 镜头、观察窗等光学部件用镜头纸蘸取wu水jiu精从中心向外轻擦,操作时远离火源并保持通风。3.‌内部防尘‌l 使用后及时吹扫灰尘,防止污染物进入机械滑
    锦正茂科技 2025-04-28 11:45 78浏览
  • 4月22日下午,备受瞩目的飞凌嵌入式「2025嵌入式及边缘AI技术论坛」在深圳深铁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了200余位嵌入式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企业代表和工程师用户,共享嵌入式及边缘AI技术的盛宴!1、精彩纷呈的展区产品及方案展区是本场活动的第一场重头戏,从硬件产品到软件系统,从企业级应用到高校教学应用,都吸引了现场来宾的驻足观看和交流讨论。全产品矩阵展区展示了飞凌嵌入式丰富的产品线,从嵌入式板卡到工控机,从进口芯片平台到全国产平台,无不体现出飞凌嵌入式在嵌入式主控设备研发设计方面的
    飞凌嵌入式 2025-04-28 14:43 103浏览
  • 在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中,晶振为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我们可能会遇到晶振有电压,但不起振,从而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今天凯擎小妹聊一下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1. 误区解析在硬件调试中,许多工程师在测量晶振时发现两端都有电压,例如1.6V,但没有明显的压差,第一反应可能是怀疑短路。晶振电路本质上是一个交流振荡电路。当晶振未起振时,两端会静止在一个中间电位,通常接近电源电压的一半。万用表测得的是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没有压差。这种情况一般是:晶振没起振,并不是短路。2. 如何判断真
    koan-xtal 2025-04-28 05:09 125浏览
  • 晶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性能下降。可是污染物是怎么进入晶振内部的?如何检测晶振内部污染物?我可不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今天KOAN凯擎小妹将逐一解答。1. 污染物来源a. 制造过程:生产环境不洁净或封装密封不严,可能导致灰尘和杂质进入晶振。b. 使用环境:高湿度、温度变化、化学物质和机械应力可能导致污染物渗入。c. 储存不当:不良的储存环境和不合适的包装材料可能引发化学物质迁移。建议储存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30%至75%的范围内,有助于避免湿度对晶振的不利影响。避免雨淋或阳光直射。d.
    koan-xtal 2025-04-28 06:11 104浏览
  • 一、智能家居的痛点与创新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家庭正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情感陪伴缺失:超60%的双职工家庭存在“亲子陪伴真空期”,儿童独自居家场景增加;操作复杂度攀升:智能设备功能迭代导致用户学习成本陡增,超40%用户因操作困难放弃高阶功能。而WTR096-16S录音语音芯片方案,通过“语音交互+智能录音”双核驱动,不仅解决设备易用性问题,更构建起家庭成员间的全天候情感纽带。二、WTR096-16S方案的核心技术突破1. 高保真语音交互系统动态情绪语音库:支持8种语气模板(温柔提醒/紧急告警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8 09:24 146浏览
  • 贞光科技代理品牌紫光国芯的车规级LPDDR4内存正成为智能驾驶舱的核心选择。在汽车电子国产化浪潮中,其产品以宽温域稳定工作能力、优异电磁兼容性和超长使用寿命赢得市场认可。紫光国芯不仅确保供应链安全可控,还提供专业本地技术支持。面向未来,紫光国芯正研发LPDDR5车规级产品,将以更高带宽、更低功耗支持汽车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迅猛发展,智能驾驶舱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对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性能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汽车电子国产化浪潮中,贞光科技代理品牌紫光国芯的车规级LPDDR4内存凭借
    贞光科技 2025-04-28 16:52 109浏览
  •     今天,纯电动汽车大跃进牵引着对汽车电气低压的需求,新需求是48V。车要更轻,料要堆满。车身电子系统(电子座舱)从分布改成集中(域控),电气上就是要把“比12V系统更多的能量,送到比12V系统数量更少的ECU去”,所以,电源必须提高电压,缩小线径。另一方面,用比传统12V,24V更高的电压,有利于让电感类元件(螺线管,电机)用更细的铜线,缩小体积去替代传统机械,扩大整车电气化的边界。在电缆、认证行业60V标准之下,48V是一个合理的电压。有关汽车电气低压,另见协议标准第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27 16:24 236浏览
  •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快速发展,导致各种常见的贴片电阻元器件也越来越小,给我们分辨也就变得越来越难,下面就由smt贴片加工厂_安徽英特丽就来告诉大家如何分辨的SMT贴片元器件。先来看看贴片电感和贴片电容的区分:(1)看颜色(黑色)——一般黑色都是贴片电感。贴片电容只有勇于精密设备中的贴片钽电容才是黑色的,其他普通贴片电容基本都不是黑色的。(2)看型号标码——贴片电感以L开头,贴片电容以C开头。从外形是圆形初步判断应为电感,测量两端电阻为零点几欧,则为电感。(3)检测——贴片电感一般阻值小,更没有“充放
    贴片加工小安 2025-04-29 14:59 73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