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2500
字
阅读时间
7
分钟
在过去的三年中,全球一半以上的机器人在中国销售。尽管中国并不能称为机器人技术的领导者,但是中国正在日益引领该行业的全球趋势。上海工博会上热闹的机器人场馆,展示了这一点。
尽管中国经济形势正在面临20年来最糟糕的情况,但是工博会上仍然充满活力,展馆里人满为患。2024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预计下降20%,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和光伏的投资热潮降温。但是市场上呈现新的热点,3C的重要性再次增加。而在电动汽车生产和检测应用的推动下,协作机器人正在增长。
关键主题
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在展会上重点关注以下关键主题:
日本发那科FANUC展示了电池生产、切割、喷漆、码垛和半导体制造以及协作机器人的新应用。然而FANUC价格一直保持坚挺,比当地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高出较多。这也让它面临巨大挑战。
南京埃斯顿展示广泛的产品范围和行业特定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电池、太阳能和汽车行业。与2023年相比,埃斯顿的协作机器人显得更加突出。
库卡和ABB通过机器人的应用,来突出技术优势,并与当地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作为首次亮相,ABB的GoFa协作机器人展示了超精度功能,可以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和金属加工行业。
电池和电动汽车中的装配和检测应用已成为协作机器人销售的主要增长动力。隶属泰瑞达旗下的协作机器人先驱UR优傲,面向汽车领域提供了高达350Nm扭矩力的大负载机器人拧螺丝方案,还有近1.8m的长臂机器人可以搬运大型工件。上海节卡的协作机器人用在汽车智能岛上的涂胶、螺丝锁付和表面检测,也可以进行自动充电或加油等应用操作。北京遨博Aubo和上海非夕Flexiv也展示了各自针对该领域的解决方案。
图1:UR协作机器人的大扭矩和长臂
图2:JAKA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岛
FANUC是有效载荷为30-40公斤的协作机器人,可以提供完整的码垛解决方案。包括摄像头、夹持器和软件,起价为 12,000欧元,这明显低于欧洲或美国的同类解决方案。
图3:FANUC码垛
3D摄像头和自动路径规划被所有主要的协作机器人制造商采用。已被小家电爱仕达收购多年的国内钱江机器人,提供了智能焊接解决方案,并展示了用于钢结构的大规模焊接解决方案。据称该机器人曾被一次性订购2000台,这也使得它的销售额增长一倍。
图4:钱江智能焊接
重载机器人是一个关键方向。日本FANUC、ABB、日本安川Yaskawa和南京埃斯顿等展示了他们在该领域的能力。埃斯顿220公斤负载的机器人,主要用在汽车焊装线上的点焊应用。梅卡曼德Mechmind也展示了一种智能重载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它采用3D摄像头和智能路径规划简化了电池组组装。这种有效载荷为300公斤及以上的机器人将在化工、餐饮以及仓储和物流等行业的码垛中得到更多应用。
图5:埃斯顿重载机器人
计算机视觉和AI也得到广泛应用。梅卡曼德Mech-Mind展示了其用于处理亮光和反光表面的改进解决方案,以及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接口。初创公司常州微亿智造展示了一种机器人自主构建功能建块的方式。海康威视则重点介绍了3D导向焊接和高级检测任务,并与埃斯顿共同展示了集成检测解决方案。它替代传统工装夹具,非常适用于散乱工件,进而提升柔性化生产。
图6:视觉集成检测
高级触觉智能也开始引入应用之中。上海非夕机器人Flexiv和节卡JAKA展示了依靠力传感器和动态力控制的高级线束应用。汽车电子往往都是柔性线束,识别误差很大,而且在插装过程中易形变。上海非夕机器人的手臂,依托高响应力控和算法,进行自适应抓取偏差和线束形变。通过全程监控装配过程的力位曲线,可以提高装配成功率。这种自动化往往是下一步机器人攻克的重要方向。
图7:非夕机器人的服务器线束装配
汇川技术覆盖全领域的雄心壮志,再次得到了展现。被称为“小华为”的汇川技术,在白车身环境中展示了最新的工业机器人。在SCARA细分市场,它已经从日本老牌EPSON手中夺得市场第一的市场份额。现在它继续凸显在多轴机器人领域的雄心。虽然机器人目前对公司收入的贡献不到5%,但鉴于汇川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强势地位,这种情况可能会迅速改变。而实时工业无线模块技术,也在加以应用。
图8:汇川白车身机器人
图9:埃斯顿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已经无处不在,进入工业领域。埃斯顿Estun、节卡JAKA和许多其他公司都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到目前为止,它们更多地证明了中国公司有能力快速生产新硬件。然而这些机器人要成功商业化,真正成为有价值的帮手,也还有数年时间。
中外交锋
外国公司已经感受到了参考的竞争环境。更高的价格是一个障碍,而缺乏本地工程能力则也是丢分项。许多发送到欧洲的特殊请求,通常会被延迟或者不予理睬。
外国公司必须变得更加中国化才能成功。外资机器人正在试图修正这一点。优傲机器人刚刚与珠海的格力智能设备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西方政客呼吁脱钩,但许多欧洲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企业增加从中国的采购,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快的产品开发。汽车供应商甚至采用“向东看”的发展战略,通过从中国采购设备和机器人来降低在欧洲的投资成本。
这给中国机器人依然带来新的机会。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带来了价格诱人的产品的同时,也催生了强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和成本,快速孵化出新的解决方案。借助大量广泛应用的现场知识,中国机器人公司也开始在向海外扩张。在亚洲、欧盟和美国都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活动。汇川技术已经宣布计划于今年 11 月在纽伦堡的自动化SPS展会上展示工业机器人。而埃斯顿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海外扩展计划。
两到三年后,谁还会在身边?
机器人行业在中国仍然火热,机器人在工博会大展身手,到处都是大型展位。然而很多企业依然尚未盈利。虽然一些人预计年底前销售额会回升,但大部分人依然保持悲观成分。不过,即使今年中国市场萎缩 20%,其规模仍将是美国市场的五倍,欧盟的三倍。
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已经脱颖而出,其他公司则还需要更加努力。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两三年后,谁还会依然存活?
(全文完)
图书推荐阅读:
《供应链攻防战》读懂中国制造
《质量简史》浓缩百年质量观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告别微信曲线
《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还原创奇
《工业软件简史》六十载进化风云
《智能制造术语解读》制造强国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深入剖析
《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实践常州模式
相关阅读:
林雪萍 | 大出海 日本情报如何支撑海外商业帝国
林雪萍|从日本看中国企业大出海之道
林雪萍 | 我在匈牙利看中国企业大出海
林雪萍 | 我在德国看中国企业大出海
林雪萍 | 我在越南看中国企业大出海
林雪萍 | 我在泰国看中国企业大出海
林雪萍 | 冰激凌大出海 赤道上卖出第一名
林雪萍 | 大出海 中国在这个赛道上意外地强势领先
林雪萍 | 做聪明的船长 中国制造大出海
林雪萍 | 亚洲4.0 中国制造再出海
《对话》| 林雪萍 中国外贸“新三样”与新制造
《对话》| 林雪萍 隐形冠军 看见中国制造脊梁
《对话》| 林雪萍 出发!去欧洲:中国出海新发现
作者简介
作 者
Georg Stieler:德国Stieler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机器人与自动化部门负责人,亚洲区总经理
编 审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大中国质量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往期专辑推荐 | ||
供应链 | 灰度创新 | 工业软件 |
全球制造战略 | 美国制造创新 | 工业互联网 |
工业新概念 | 企业战略 | 先进制造 |
数字工厂转型 | 纺织 | 大出海 |
智能制造 | 数字人才教育 | 国际展会 |
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并分享
为方便查看,可应用公众号置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