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
9月27日,中国网信办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27日。
意见通知是为促进和规范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工业利益,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我国各项安全法、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条例为依据,制定了共五章四十一条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首先明确了“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的定义,又规范其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的全链条全环节适用范围,最后表明需明确发展与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二,由于各国在卫星资源上的争夺,全球都在积极推动卫星星座的建设,星地融合网络未来将成为通信的演进趋势。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目前正处于技术突破期,通知里强调要大力促进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的发展,完备产业体系。在技术研发、融合创新、应用生态和数据资源利用等方面上提供支持,依法依规建设和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覆盖水平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鼓励商业化发展,积极与全球各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要明确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各项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需细化落实到各个场景上的理解应用,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
同天,据《科创板日报》的消息,SpaceX的Starlink部门宣布Starlink全球用户数量突破400万,并在X平台上表示“Starlink为100多个国家、地区和许多其他市场的400多万人提供高速互联网连接,感谢我们全球的所有客户!”。
Starlink于2015年推出,目前运营着最大的低轨道宽带卫星网络,具体规模大、时延低、全球覆盖等特点。从2022年开始至2024年每年以增长100万用户的速度攀升。这一次的百万增长是自2024年5月底马斯克发帖称星链全球用户突破300万以来,仅仅时隔4个月新增100万用户。
虽然Starlink的发射与运营是SpaceX的重要业务之一,但由于大规模的成本投入,很长一段Starlink在盈利上一直是处于负现金流的状况。直至2023年11月Starlink宣布实现盈亏平衡。
据航天研究咨询机构Quilty Space的最新报告称,从2023年至2024年,用户量的增长推动Starlink从大幅亏损转为盈利。
由于稀缺的空间轨道资源,以及其商业前景,全球对于低轨卫星的资源竞争是相当激烈。截至2024年初,中国在轨卫星总数已超过590颗,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作为我国对标Starlink的星座计划,“千帆”计划于2023年启动,2024年8月6日,成功发射首批18颗组网星升空。今年目标发射108颗卫星,2025年计划648颗卫星实现区域网络覆盖, 2027年预计累计发射1296颗卫星,完成一期发射任务实现全球范围的网络覆盖。直至2030年将打造1.5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成的星座。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其投入成本一定是巨大的,“千帆”计划将如何实现盈利呢?
Starlink利用垂直降落回收技术实现火箭的复用,使其成本降至2000美元/千克,其中猎鹰”9号是星链主力运载火箭,发射成本有望优化至1700万美元/次。
降低成本是必然,我国深蓝航空在“箭回收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家成功的企业,动力星河更是在发射成本上有望将成本降低至1万人民币/每公斤以下。
但我国商业航空还将瞄准其他赛道,2024年9月6日,时空道宇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将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场景在全球范围的场景应用,中国的卫星网络将为其提供全天候以及全球覆盖的“保驾护航”。
同时,在“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千帆”计划将积极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的卫星网络将为更多国家在复杂地形环境、偏远岛屿、海洋等传统地面基站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提供垂直的解决方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频频指出对于卫星通信融合与创新发展的要求。
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已然成为全球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终端直连卫星产品更是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