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
标题:High Li+‑Transference Number in Loose Coordinated Poly(tetrahydrofuran): 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作者:Wenbin Jiang, Danhong Wang, Wenliang Li,* and Jingping Zhang
期刊:Macromolecules
网址: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1173
图1所示。(a)我们预测的PEO密度和(b)不同盐浓度下锂离子电导率与现有参考数据的比较。
图2。(a)空白PEO和PTHF体系与(b)盐掺杂PEO和PTHF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拟合图。
图3。(a) Li+−O (PEO)和(b) Li+−O (PTHF)在363 K和r = 0.04时的RDF和CN。
图4。(a) Li+−N (PEO)和(b) Li+−N (PTHF)在363 K和r = 0.04时的RDF和CN。
图5。在浓度r = 0.02时,Li+离子在PTHF聚合物基体中的扩散MSD与时间有关。
图6。用MSD计算了Li+和TFSI−自扩散系数与盐浓度的函数关系。误差条由拟合MSD曲线时得到的决定系数R2和MSD曲线log - log图对应的拟合区域的平均斜率与标准值的偏差程度得到。
图7。PEO和PTHF中Li+转移数与盐浓度的关系。
图8。一种典型锂离子在(a) PEO和(b) PTHF中随模拟时间的配位行为。
图9。阳离子访问PEO和PTHF链的频率。
图10。(a) PEO和(b) PTHF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聚类统计。
一、背景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讨聚四氢呋喃(PTHF)中锂离子(Li⁺)的传输机制,并与聚乙烯氧化物(PEO)进行比较。以下是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和相关概念:
本研究通过上述方法,揭示了PTHF中锂离子传输的高效机制,为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设计提供了重要见解。
三、实验
本研究揭示了聚合物基材中氧含量对离子配位条件和运输机制的影响,为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设计提供了重要见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聚四氢呋喃(PTHF)中锂离子的传输机制,揭示了氧密度对锂离子迁移数的显著影响。研究表明,PTHF中较低的氧密度和离子对的形成促进了Li⁺的链间跳跃,从而提高了其迁移数。这些发现为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中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存在模型简化和缺乏实验验证的局限性。
锂电联盟会长向各大团队诚心约稿,课题组最新成果、方向总结、推广等皆可投稿,请联系:邮箱libatteryalliance@163.com或微信Ydnxke。
相关阅读:
锂离子电池制备材料/压力测试!
锂电池自放电测量方法:静态与动态测量法!
软包电池关键工艺问题!
一文搞懂锂离子电池K值!
工艺,研发,机理和专利!软包电池方向重磅汇总资料分享!
揭秘宁德时代CATL超级工厂!
搞懂锂电池阻抗谱(EIS)不容易,这篇综述值得一看!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各种问题汇编!
锂电池循环寿命研究汇总(附60份精品资料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