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赛道,正在进入两极分化区间。
本周,Luminar对外宣布新一轮内部重组计划,其中包括裁员人数的继续增加。就在今年5月,该公司曾宣布计划裁员20%(影响约160名员工),同时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并将大部分生产外包。
而截止2024年9月20日,该公司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以来,公司全职员工已经累计减少约30%。该公司估计,重组将产生约400万至600万美元的额外现金费用,预计将在今年三、四季度摊销。
作为曾经美股市值最高(曾经巅峰期高达120亿美元,如今仅剩不到4亿美元)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Luminar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环比下降22%,同时仍维持巨额亏损和现金消耗。而从今年8月7日开始,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在1美元左右徘徊,面临退市风险。
依靠沃尔沃、奔驰、丰田、Mobileye、奥迪、上汽、特斯拉等优质客户的定点及合作支持,Luminar曾一度被视为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明日之星。然而,遭遇前装量产“地狱”噩梦的Luminar,一蹶不振。
在中国市场,Luminar曾实现小规模交付,但上汽飞凡的一系列变故,终结了该公司的美梦。再加上中国市场几家头部激光雷达供应商的强势挤压,Luminar几乎没有再获得任何新的定点项目。
2023年4月,Luminar还曾在中国高调举办媒体发布会,同时在上海成立Luminar中国公司,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此外,该公司还宣布与TPK合作,由后者负责代工产线,规划产能达到60万台。
然而,一年时间过去,Luminar早已经被中国同行挤出市场。根据TPK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披露信息显示,公司与Luminar的合作,目前有一個案子在出货,但数量不大,期望明后年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作为该公司最大的潜在前装量产客户之一,沃尔沃首款搭载Luminar激光雷达的EX90车型,多次被推迟上市时间。直到今年6月,美国产线才迎来首款EX90下线,预计下半年(9月份)开启交付。
实际上,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始启动上市预热的沃尔沃EX90,恰恰是由于沃尔沃内部自研智驾系统以及激光雷达相关软件开发问题(Luminar也是深度参与方之一),导致新车上市时间一推再推。
按照此前的披露数据,一旦沃尔沃开始量产激光雷达版本车型,可以为Luminar带来至少3500万美元的季度收入。不过,沃尔沃相关人士坦言,“产量的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而另一家美股激光雷达上市公司—Innoviz,同样表现不佳。
今年初,Innoviz宣布将裁员13%,作为业务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以削减成本和改善现金流状况。此前,该公司接连获得宝马、大众等全球一线车企的前装订单。
其中,Innoviz与麦格纳合作的宝马第一代项目—全新7系,在小批量交付。而仍处于验证阶段的Innoviz Two,按照行业人士的说法,并不能保证宝马最终会选择Innoviz作为供应商。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前六月该公司累计收入1372.10万美元,同比增长454.16%;累计净亏损5130.50万美元,同比缩小22.23%。然而,由于前装量产迟迟无法进入规模化交付周期,该公司也暗示,短期内营收仍以项目开发费收入为主。
不过,更大的风险来自于现金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Innoviz仅剩1.23亿美元现金。而在过去的12个月时间,公司的现金消耗为9400万美元。这意味着,如果无法实现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该公司很可能需要尽快寻求筹集更多现金。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年初的裁员计划。数据显示,上轮裁员可以帮助公司每年的现金支出减少2200万至2400万美元。而众所周知,目前全球绝大部分激光雷达公司都处于亏损烧钱的状态。
更糟糕的是,Innoviz在美股的最新市值较历史高点下滑已经超90%。尤其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该公司股价一直在1美元左右价位徘徊,9月初更是一度跌至0.5美元,进一步凸显资本市场的信心缺失。
就在今年8月,该公司还收到了纳斯达克上市监管部门的通告,提示该公司不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要求(退市风险警示),原因是公司股价已经连续30个工作日期间的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
相比而言,Luminar、Innoviz的中国同行,则是持续受益高阶智驾市场爆发。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超过70万颗,同比增长222.02%,继续保持高增速态势。其中,速腾聚创、华为、禾赛、图达通合计占有超90%份额;激光雷达标配车型价位也已经下探至20万元以下。
同时,另一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7月底,已上市销售配置(含选装)激光雷达车型数量,相比去年增长50%;和之前新势力是主角不同,今年开始,包括比亚迪、广汽、长城、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正在加速激光雷达上车进程。
此外,原本被Luminar、Innoviz等海外激光雷达厂商寄予厚望的外资车企,去年开始也在陆续被中国同行拿走定点项目。目前,包括丰田、通用、福特、奥迪等车企的中国市场车型已经相继定点中国供应商。
按照最新预测模型,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年激光雷达前装搭载量在120-150万台规模;其中,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年交付量预计在50-70万台左右。同时,规模化也带来了终端市场价格的快速下跌,降幅在30-50%左右。
就在本月初,Mobileye宣布,决定终止下一代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的内部开发,原因之一是目前市场在售激光雷达的成本持续降低,短期内新技术方案的性价比显然还无法满足车企的要求。
而随着激光雷达领跑阵营的持续放量,「接近盈利临界点」也被提上日程。
以速腾聚创为例,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65.2%,至2.68亿元人民币;ADAS激光雷达毛利率实现回正(11.2%);同时,由于需求激增,ADAS激光雷达销量同比增长近5倍,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倍多。
此外,该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主要得益于高阶辅助驾驶的日益普及。同时,该公司全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交付客户;这款被定义为「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目标是15-20万元中国市场主流车型。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搭载率(整车统计口径)已经突破5%,达到5.42%;其中,30万元以上价位市场,激光雷达的标配搭载率更是突破15%,达到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