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BDC/ZCU常用的芯片

原创 AutoFAE进阶之路 2024-09-19 19:02

目录

  • 1.前言

  • 2.方案概述

  • 3.主控芯片

    • 3.1 RH850/U2A

    • 3.2 TC39x

    • 3.3 E3430

    • 3.4 CCFC3007、CCFC3012

  • 4.电源芯片

    • 4.1 混合方案

    • 4.2 分立方案

  • 5.电机驱动芯片

    • 5.1 多路半桥驱动

    • 5.2 多路预驱

    • 5.3 步进电机驱动

    • 5.4 H桥驱动

  • 6.高边驱动芯片/低边驱动芯片

    • 6.1 高边驱动芯片

    • 6.2 低边驱动芯片

  • 7.CAN、LIN、Eth芯片

    • 7.1 CAN收发器

    • 7.2 LIN收发器

    • 7.3 汽车以太网Switch&PHY芯片

  • 8.多路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

  • 9.低频/高频芯片

  • 10.数字钥匙芯片

  • 写在最后


1.前言

这两年随着汽车电子EE架构的快速演进,BCM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在乘用车上,BCM演化成BDC(车身域控制器)或ZCU(区域控制器),功能除了原本的控制内外灯、雨刮、继电器等,还增加了控制空调风门、后视镜、门窗、门锁、PEPS等,甚至有些还集成了网关、VCU功能。功能安全要求从原本的QM变成了ASIL-B/ASIL-D(集成VCU时)。

本文以12V乘用车为例,盘点BCM/BDC/ZCU所用到的芯片,包含进口半导体厂家和国产半导体厂家。

2.方案概述

如下是一个典型的BDC/ZCU的框图,包含常见的主控和外围,虚线外框代表的是可选外围,需要看具体的需求决定是否使用。

车身域控制器框图

下文针对框图提到的主控和外围,分别介绍下对应的需求和常见型号。

3.主控芯片

BDC/ZCU对于主控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有如下几点:

  • 多核MCU,主频300MHz以上,Flash 8MB到16MB;
  • 10路以上CAN、LIN,一路千兆以太网MAC;
  • 功能安全ASIL-B到ASIL-D,信息安全后续也会需要;
  • 有第三方合作公司能提供完整的AUTOSAR软件;
  • 芯片引脚在300pin左右。

目前合适的MCU主要有瑞萨的RH850/U2A,英飞凌的TC39x,以及芯驰的E3430和国芯的CCFC3007、CCFC3012。

3.1 RH850/U2A

瑞萨的RH850/U2A的框图如下:

RH850/U2A框图

BDC/ZCU方案中最常见的主控就是RH850/U2A系列了,Flash从8MB到16MB,功能安全从ASIL-B到ASIL-D都有对应的型号,并且相互之间硬件兼容。

3.2 TC39x

英飞凌的TC39x的框图如下:

TC39x框图

TC39x所属的TC3xx系列在三电领域中使用最广泛,也有一些客户在BDC/ZCU中使用,特别是一些集成VCU功能的ZCU,TC39x非常契合。

3.3 E3430

芯驰的E3430的框图如下:

E3430框图

E3430具备两对双核锁步的ARM-Cortex R5 CPU Cluster,主频高达600MHz,通信接口包含16个CAN-FD、16个LIN、2个支持TSN的千兆以太网。同时芯驰还提供AUTOSAR标准的MCAL。

3.4 CCFC3007、CCFC3012

国芯官网上关于最新的CCFC3007、CCFC3012资料比较少,只有选型表列了一些芯片的资源,如下图:

CCFC30xx选型表

目前看到有些Tier1在做纯国产化BDC/ZCU方案时,选择了国芯的CCFC3007,总体上能够满足车厂的需求,但是在低功耗模式的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

4.电源芯片

BDC/ZCU的电源方案按架构分为两种,一种是混合方案,一种是分立方案。

4.1 混合方案

混合方案指的是大部分供电使用SBC,少部分供电使用DCDC和LDO。SBC使用比较多的是英飞凌的TLE9263/TLE9273,同时也有一些客户使用NXP的FS23系列,两种的功能对比如下:

SBC功能框图

SBC除了供电功能之外,还集成了CAN/LIN收发器、看门狗、LIMP HOME以及高边驱动等其它功能,有助于客户做功能冗余设计和减少PCB尺寸。

但是SBC缺少pin2pin的竞品,所以在要求供应链安全的大环境下,很多客户会更倾向于选择分立方案。

4.2 分立方案

DCDC和LDO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品牌都太多了,大部分国产都是和TI的一些热销型号(如LMR16030、TPS7B6950)做pin2pin,半导小芯可以很方便的交叉搜索到(如下图),这里就不展开了。

LMR16030替换型号

5.电机驱动芯片

BDC/ZCU使用的电机驱动芯片比较多,包含半桥驱动、预驱、步进电机驱动以及H桥驱动。下面分别介绍下他们的使用场景。

5.1 多路半桥驱动

半桥驱动主要用于驱动空调风门和后视镜调节,以及一些车内的指示灯。以12通道的半桥驱动芯片为例,一个BDC/ZCU最多需要使用9颗。

常见的进口半桥驱动驱动厂家主要有英飞凌、TI、ON;国内的厂家主要有谭慕、矽力杰、数明等。

  • 英飞凌主要是TLE941xx系列,涵盖4、6、8、10、12通道半桥;
  • TI主要是DRV89xx系列,涵盖4、6、8、10、12通道半桥;
  • ON目前主推的是是NCV772x,涵盖2、4、6、8、10、12通道半桥,同时还有NCV7718/NCV7719;
  • 谭慕目前官网能看到的是TPM7306A/08A/10A,对应6,8,10通道半桥;
  • 矽力杰之前接触的是SA52106/08,对应6、8通道半桥,最近在客户端看到SA52112的样品,为12通道半桥;
  • 数明目前接触到的是SiLM94112和SiLM94108两款芯片,对应12通道、8通道半桥。

这几家产品的对比图如下(矽力杰的资料获取有限,未加入对比列表):

半桥驱动对比表

5.2 多路预驱

多路预驱主要用于座椅、门锁、车窗、尾门的控制。以8路预驱芯片为例,一个BDC/ZCU最多需要使用7颗。

常见的进口多路预驱厂家主要有英飞凌的TLE92108和TI的DRV8718,国内厂家主要有类比的DR7808和纳芯微的NSD3608等。这四颗料都是8通道预驱,其中DR7808和TLE92108是引脚兼容的,NSD3608和DRV8718是引脚兼容的。

5.3 步进电机驱动

最近遇到一些车厂会将电子膨胀阀给到BDC/ZCU控制器,因为电子膨胀阀是双极性步进电机,所以为了减少软件工作量,会倾向于使用专用的双极性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当然,也有一些客户会使用半桥驱动芯片去控制电子膨胀阀,软件工作量会比较大,而且电机运行的平滑度也差一些。

常见的双极性步进电机驱动芯片主要是ON的NCV70517(最高到1/16细分),以及TI的DRV8889(最高1/256细分),国产做双极性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的比较少,目前能在官网看到资料的就是纳芯微的NSD8381(最高1/31细分),后续还会出一颗和DRV8889引脚兼容的NSD8389(最高1/256细分)。

关于NSD8381这颗芯片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之前的微信文章:

  • 基于S32K144驱动NSD8381

5.4 H桥驱动

H桥驱动在传统分布式架构中,主要是用于门模块、座椅模块、电动尾门模块等,当这些功能因为电子架构的变化集成到BDC/ZCU中时,为了方便软件管理,会更换为8路预驱+MOS管的方案,同时电流也可以做的更大,散热也更好一些。

但是有的时候负载数量不凑巧,使用8路预驱之后还会多出一两路负载,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大电流的H桥驱动。

5.4.1 TI的H桥驱动

TI目前主推的H桥系列为DRV824x系列和DRV814x系列,选型表如下:

TI-H桥驱动选型表

5.4.2 ST的H桥驱动

ST超过10A输出电流的H桥驱动主要有如下6颗,选型表如下:

ST-大电流H桥驱动选型表

6.高边驱动芯片/低边驱动芯片

正常BDC/ZCU所需的高边驱动和低边驱动都比较多,按照通道计算,高边驱动需要四五十通道,低边驱动需要二十多通道。

6.1 高边驱动芯片

高边驱动主要用来驱动如下三类负载,内阻范围从8mΩ-50mΩ不等,实际选型时需要看负载电流以及负载类型。

  • 阻性负载,如座椅、方向盘的加热丝
  • 容性负载,如卤素灯
  • 感性负载,如继电器、电磁阀、LED灯

进口高边驱动芯片

目前汽车上量产的高边驱动芯片以进口为主,在进口芯片中,ST和英飞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且以GPIO口控制类为主,另外,ST这两年也出了一些SPI控制的高边,如VN9D5D。TI和NXP的高边驱动也有一部分客户使用,其中NXP的高边驱动产品都是SPI控制类,包含了一些安全策略。

上述四家常见的高边驱动产品如下图所示:

ST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英飞凌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TI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NXP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国产高边驱动芯片

今年发布高边驱动产品的国产半导体厂家比较多,笔者选了三家产品相对丰富的,产品选型表展示如下:

纳芯微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纳芯微公众号有详细介绍高边驱动产品的测试情况,包含阻/容/感各类负载,链接为如下:

  • 全链国产,全系覆盖,全面认证!纳芯微高边开关系列重磅发布!
南芯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类比高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6.2 低边驱动芯片

低边驱动主要驱动的负载有继电器和室内小灯,内阻从300mΩ-50mΩ不等。

传统分布式架构中使用8/12通道低边驱动(如E520.02、TLE75008)因为电流比较小,基本都使用多通道半桥驱动替换了。

6.2.1 进口低边驱动芯片

进口驱动芯片常见的是ST、ON、英飞凌三家,以GPIO口控制的单双通道为主。

上述三家常见的低边驱动产品如下图所示:

ST低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英飞凌低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ON低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6.2.2 国产低边驱动芯片

因为BDC/ZCU低边负载一般电流不会大于2A,现有客户使用比较多的为VNL(D)5160、NCV8402A(D),国产也基本对标这两颗物料在做。如纳芯微的NSD12416/NSD11416、鸿翼芯的HELS120。

纳芯微的低边驱动主要型号如下:

纳芯微低边驱动芯片选型表

7.CAN、LIN、Eth芯片

BDC/ZCU一般需要10路以上的CAN、LIN,用于和车身其它ECU通信。如果ZCU分为左右域/前后域,两个ZCU之间的通信会选择使用千兆汽车以太网。

7.1 CAN收发器

CAN收发器以前都被进口厂商(NXP、TI、Infenion、ON等)垄断,这两年很多国产厂商也都有了对标产品。

关于进口CAN收发器品牌的介绍,笔者之前写过两片文章,如下链接所示,读者可以点击阅读。

  • CAN(FD)收发器选型及替换指南(一)

  • CAN(FD)收发器选型及替换指南(二)

关于国产CAN收发器,目前常见的主要是芯力特、川土微、思瑞浦以及纳芯微,这几个品牌都是对标NXP/TI去开发的产品,可以从尾缀看出对标的产品(如SIT1042/CA-IF1042/TPT1042/NCA1042),这里就不赘述了。

7.2 LIN收发器

关于进口LIN收发器品牌的介绍,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如下链接所示,读者可以点击阅读。

  • 叮,一份详细的LIN收发器选型指南请查收!

国产LIN收发器主要的厂商为芯力特、川土微、思瑞浦以及纳芯微,目前量产的产品都是对标TJA1021的。但是BDC/ZCU中四通道的LIN收发器TJA1124也用的比较多,有些国产厂商也在开发,但还未量产。

7.3 汽车以太网Switch&PHY芯片

BDC最多需要1路千兆以太网,ZCU有时会需要支持千兆汽车以太网的Switch,承担一部分网关的功能,连接多个用到以太网通信的节点。

能够提供千兆汽车以太网产品的厂商不是很多,市面上常见的主要是如下几家的产品:

汽车以太网Swicth&Phy

8.多路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

BDC/ZCU需要采集的数字信号信号和模拟信号都比较多,常见的方法如下:

  • 模拟复用器用于采集大量的模拟信号,如TI的SN74HC4851、SN74LV4051等,单板最多需要用到8pcs;
  • 移位寄存器用于采集大量的数字信号,如TI和安世的74HCT595;

因为分立方案占用的PCB板面积过大,有些客户会选择MSDI芯片,如NXP的CD1030、TI的TIC12400等;还有一种方式,客户使用引脚多功能简单的车规MCU,成本甚至更低,并且低功耗设计也更方便。

9.低频/高频芯片

BDC/ZCU也会将分布式架构中的PEPS功能集成进来,这里芯片NXP市场占比非常大,偶尔也会有一些客户选择ATMEL的芯片。相关芯片如下:

  • 钥匙端:NXP的NCF29A1,ATMEL的ATA5702;
  • 车身端-高频:NXP的NCK2910、2912、2913,ATMEL的ATA5785;
  • 车身端-低频:NXP的NJJ29C0,ATMEL的ATA5291

随着数字钥匙方案的兴起,对于传统的PEPS方案必然有所冲击,但是目前完全取消PEPS功能,只用数字钥匙方案的车型还很少见,更多的是两种方案并存。

10.数字钥匙芯片

钥匙钥匙方案按功能分为蓝牙、NFC、UWB、SE三部分,按照位置分为中心节点、锚点、Kfob/手机端APP三部分,中心节点和锚点的数量比例为1:3到1:5。

有些车厂会将数字钥匙方案里的中心节点整合到ZCU或智能座舱中,锚点由其它Tier1供应,Kfob/手机端APP由云端Tier1配合提供。

常见的芯片按功能分,主要由如下几种:

  • NFC芯片,常见的是NXP的NCF3321,ST的ST25R3920,复旦微的FM17660A等;
  • 蓝牙芯片,常见的是NXP的KW36、KW45,TI的CC2640、CC2340,OnSemi的RSL10、RSL15等;
  • UWB芯片,目前量产的很少,主要是NXP的NCJ29D5、NCJ29D6,Qorvo的DW1000等;
  • SE芯片,用于安全验证,常见的是NXP的NCJ37/38,复旦微的FM1280等。

最近新推出了蓝牙高精度测距技术(HADM),使用的是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测距精度能够达到±10cm。很多国内蓝牙厂家都在新出的芯片增加该功能,如果能够大批量使用,对于UWB测距方案会是比较大的冲击(目前UWB测距方案存在成本高、功耗高的问题)。

写在最后

因为BDC/ZCU方案涉及到的芯片种类非常多,笔者自身积累有限,如果有不正确或者遗漏的,还请帮忙评论区指出。另外,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用,不妨动动小手点个赞再走!!!


评论 (0)
  • ​2025年3月27日​,贞光科技授权代理品牌紫光同芯正式发布新一代汽车安全芯片T97-415E。作为T97-315E的迭代升级产品,该芯片以大容量存储、全球化合规认证、双SPI接口协同为核心突破,直击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安全并行"与"出口合规"两大行业痛点,助力车企抢占智能驾驶与全球化市场双赛道。行业趋势锚定:三大升级回应智能化浪潮1. 大容量存储:破解车联网多任务瓶颈随着​车机功能泛在化​(数字钥匙、OTA、T-BOX等安全服务集成),传统安全芯片面临存储资源挤占难题。T97-415E创新性
    贞光科技 2025-03-27 13:50 148浏览
  • 在电子设计中,电磁兼容性(EMC)是确保设备既能抵御外部电磁干扰(EMI),又不会对自身或周围环境产生过量电磁辐射的关键。电容器、电感和磁珠作为三大核心元件,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作用,有效抑制电磁干扰。以下是其原理和应用场景的详细解析:1. 电容器:高频噪声的“吸尘器”作用原理:电容器通过“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为高频噪声提供低阻抗路径到地,形成滤波效果。例如,在电源和地之间并联电容,可吸收电源中的高频纹波和瞬态干扰。关键应用场景:电源去耦:在IC电源引脚附近放置0.1μF陶瓷电容,滤除数字电路
    时源芯微 2025-03-27 11:19 149浏览
  • 在嵌入式语音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广州唯创电子推出的WT588系列语音芯片凭借其优异的音质表现和灵活的编程特性,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作为该系列芯片的关键状态指示信号,BUSY引脚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着系统交互的可靠性和功能拓展性。本文将从电路原理、应用场景、设计策略三个维度,深入解析BUSY引脚的技术特性及其工程实践要点。一、BUSY引脚工作原理与信号特性1.1 电气参数电平标准:输出3.3V TTL电平(与VDD同源)驱动能力:典型值±8mA(可直接驱动LED)响应延迟:语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3-26 09:26 201浏览
  • WT588F02B是广州唯创电子推出的一款高性能语音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安防设备、玩具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开发中,用户可能会遇到烧录失败的问题,导致项目进度受阻。本文将从下载连线、文件容量、线路长度三大核心因素出发,深入分析烧录失败的原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检查下载器与芯片的物理连接问题表现烧录时提示"连接超时"或"设备未响应",或烧录进度条卡顿后报错。原因解析接口错位:WT588F02B采用SPI/UART双模通信,若下载器引脚定义与芯片引脚未严格对应(如TXD/RXD交叉错误)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3-26 09:05 146浏览
  • 汽车导航系统市场及应用环境参照调研机构GII的研究报告中的市场预测,全球汽车导航系统市场预计将于 2030年达到47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成长率则为可观的6.7%。汽车导航系统无疑已成为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汽车导航功能的日渐依赖,一旦出现定位不准确或地图错误等问题,就可能导致车主开错路线,平白浪费更多行车时间,不仅造成行车不便,甚或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鉴于此,如果想要提供消费者完善的使用者体验,在车辆开发阶段便针对汽车导航功能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27 14:51 186浏览
  • 案例概况在丹麦哥本哈根,西门子工程师们成功完成了一项高安全设施的数据集成项目。他们利用宏集Cogent DataHub软件,将高安全设施内的设备和仪器与远程监控位置连接起来,让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违反安全规定、不引入未经授权人员的情况下,远程操作所需设备。突破OPC 服务器的远程连接难题该项目最初看似是一个常规的 OPC 应用:目标是将高安全性设施中的冷水机(chiller)设备及其 OPC DA 服务器,与远程监控站的两套 SCADA 系统(作为 OPC DA 客户端)连接起来。然而,在实际实施过
    宏集科技 2025-03-27 13:20 109浏览
  •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工业环境中,效率和响应速度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隆重推出宏集Panorama COOX,这是Panorama Suite中首款集成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这一创新产品将Panorama平台升级为全面的工业4.0解决方案,融合了工业SCADA和MES技术的双重优势,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和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深度融合SCADA与MES,开启工业新纪元宏集Panorama COOX的诞生,源于我们对创新和卓越运营的不懈追求。通过战略性收购法国知名MES领域专
    宏集科技 2025-03-27 13:22 182浏览
  • 六西格玛首先是作为一个量度质量水平的指标,它代表了近乎完美的质量的水平。如果你每天都吃一个苹果,有一间水果店的老板跟你说,他们所卖的苹果,质量达到六西格玛水平,换言之,他们每卖一百万个苹果,只会有3.4个是坏的。你算了一下,发现你如果要从这个店里买到一个坏苹果,需要805年。你会还会选择其他店吗?首先发明六西格玛这个词的人——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他是摩托罗拉(Motorloa)的工程师,在追求这个近乎完美的质量水平的时候,发明了一套方法模型,开始时是MAIC,后来慢慢演变成DMA
    优思学院 2025-03-27 11:47 147浏览
  • 长期以来,智能家居对于大众家庭而言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华而不实,更有甚者,还将智能家居认定为资本家的营销游戏。商家们举着“智慧家居、智慧办公”的口号,将原本价格亲民、能用几十年的家电器具包装成为了高档商品,而消费者们最终得到的却是家居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不同品牌生态之间互不兼容的碎片化体验。这种早期的生态割裂现象致使消费者们对智能家居兴趣缺失,也造就了“智能家居无用论”的刻板印象。然而,自Matter协议发布之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智能家居中的生态割裂现象与品牌生态之间的隔阂正被基于IP架
    华普微HOPERF 2025-03-27 09:46 109浏览
  • 在智能语音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麦克风阵列的选型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优劣。广州唯创电子提供的单麦克风与双麦克风解决方案,为不同场景下的语音交互需求提供了灵活选择。本文将深入解析两种方案的性能差异、适用场景及工程实现要点,为开发者提供系统化的设计决策依据。一、基础参数对比分析维度单麦克风方案双麦克风方案BOM成本¥1.2-2.5元¥4.8-6.5元信噪比(1m)58-62dB65-68dB拾音角度全向360°波束成形±30°功耗8mW@3.3V15mW@3.3V典型响应延迟120ms80ms二、技术原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3-27 09:23 151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