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势力拆解小米SU7,学习如何降低成本

谈思实验室 2024-09-15 18:00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

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在软硬件技术、产业链布局和制造环节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成为外资公司学习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和业内机构正在购买国内热门车型用以拆解研究。

据Inside EV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首席执行官RJ Scaringe在近日出席活动时表示,这家企业购买并拆解了一辆小米SU7,主要目的是研究Rivian在制造成本方面需要如何模仿改进。

Rivian曾被外界视作特斯拉在美国的劲敌,但由于难以突破量产瓶颈、无法摊薄研发投入和固定成本,加上通胀高企环境的负面影响,一度在低谷徘徊。在与大众汽车签署价值50亿美元的协议共同开发软件和电气架构之际,这家公司持续释放出想要重振旗鼓的信号。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动是向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学习。“中国在非机械制造和供应链成本上能够节省大量资金,通过分级供应链体系,每个零件的成本比我们在西方市场采购的零件要便宜20%至30%,有时甚至便宜40%。”

Scaringe称,此前制造成本过高,公司正在改进供应链,希望在后续车型上解决这一问题。Rivian未来两款车型的市场反馈,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这成为该公司生存的关键。外媒指出,正是对小米SU7高性价比的好奇驱使Rivian一探究竟。

在Scaringe看来,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在零毛利率的环境中竞争,并做好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状态的准备。在如此激烈的博弈中寻找长期生存的方法,降低成本是绕不开的实现路径。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研究机构Caresoft Global拆解了一辆比亚迪海鸥,发现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上的优势远超想象。通过自研,比亚迪实现大部分的零部件自给,而且垂直整合能力较强,规模经济效应愈发明显。

Caresoft Global的总裁Terry Woychowski认为,美国本土无法生产如此物美价廉的车型,不能完全归咎于较高的劳动力成本,真正的原因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在理念、制造技术和生产流程等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

希望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取经的不仅是美国。今年7月的日本东京先端技术展上,一辆被拆开的极氪007吸引了不少当地观众。网络流传图片显示,现场有人伏在地面拍摄该车底盘,可能是来自日本汽车公司的工程师。

此前,比亚迪海豹车型还被日本出版社拆解并出版书籍,该书售价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来源:界面新闻

 end 

 专业社群 

部分入群专家来自:

新势力车企:

特斯拉、合众新能源-哪吒、理想、极氪、小米、宾理汽车、极越、零跑汽车、阿维塔汽车、智己汽车、小鹏、岚图汽车、蔚来汽车、吉祥汽车、赛力斯......

外资传统主流车企代表:

大众中国、大众酷翼、奥迪汽车、宝马、福特、戴姆勒-奔驰、通用、保时捷、沃尔沃、现代汽车、日产汽车、捷豹路虎、斯堪尼亚......

内资传统主流车企:

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上汽大众、长安汽车、北京汽车、东风汽车、广汽、比亚迪、一汽集团、一汽解放、东风商用、上汽商用......

全球领先一级供应商:

博世、大陆集团、联合汽车电子、安波福、采埃孚、科世达、舍弗勒、霍尼韦尔、大疆、日立、哈曼、华为、百度、联想、联发科、普瑞均胜、德赛西威、蜂巢转向、均联智行、武汉光庭、星纪魅族、中车集团、赢彻科技、潍柴集团、地平线、紫光同芯、字节跳动、......

二级供应商(500+以上):

Upstream、ETAS、Synopsys、NXP、TUV、上海软件中心、Deloitte、奇安信、为辰信安、云驰未来、信大捷安、信长城、泽鹿安全、纽创信安、复旦微电子、天融信、奇虎360、中汽中心、中国汽研、上海汽检、软安科技、浙江大学......

人员占比


公司类型占比


更多文章

不要错过哦,这可能是汽车网络安全产业最大的专属社区!

关于涉嫌仿冒AutoSec会议品牌的律师声明

一文带你了解智能汽车车载网络通信安全架构

网络安全:TARA方法、工具与案例

汽车数据安全合规重点分析

浅析汽车芯片信息安全之安全启动

域集中式架构的汽车车载通信安全方案探究

系统安全架构之车辆网络安全架构

车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AUTOSAR 信息安全框架和关键技术分析

AUTOSAR 信息安全机制有哪些?

信息安全的底层机制

汽车网络安全

Autosar硬件安全模块HSM的使用

首发!小米雷军两会上就汽车数据安全问题建言:关于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

谈思实验室 深入专注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技术,专属汽车网络安全圈的头部学习交流平台和社区。平台定期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进行一手干货内容输出,并依托丰富产业及专家资源,深化上下游供需对接,逐步壮大我国汽车安全文化及产业生态圈。
评论 (0)
我要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