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当人们在使用扫地机器人时,冰冷的机器是如何精准避开地面的障碍物并识别出不同地面材质,执行个性化清洁方案呢?实际上,机器也有自己的“眼睛”和“手脚”,传感器正发挥着这样的功能。
在广州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迪威”)的产品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型号的传感器,有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虽仅有硬币般大小,但它们却能模拟人类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官,通过对外界信息数据的采集,将物理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处理并执行命令。
奥迪威传感器产品生产车间
然而,十多年前,国内并没有一所大学有真正的传感器专业,专业人才的匮乏一度让奥迪威感到紧迫。“我们所从事的技术开发需要跨越三个行业的交叉学科型人才,因此公司在发展初期招聘了不少海外学者和从业者,逐渐缓解了研发上的人才瓶颈问题。”奥迪威董事长、总经理张曙光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还设计了完善的人才激励方案。员工研发出的成果,只要运用到产品上,公司就会对研发成果的价值进行肯定,并赋予员工代理知识产权的权利。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跟跑到领跑
奥迪威成立于1999年,从事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已有25年,分别在广州、肇庆、景德镇和马来西亚建有生产基地。而此次记者调研的肇庆生产基地,则于2014年正式启用。
奥迪威肇庆生产基地
精耕传感器领域25载,奥迪威是如何练就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本领,一路成长为国内超声波传感器技术领先企业之一?
“我们从未想过这么多,每天一心只想着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尽量做到提供比客户需求更高标准的产品。”张曙光表示,中国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海外品牌一定程度上占据着高端传感器的市场。创业之初,面对外资林立的市场格局,奥迪威只想着如何做好中国的传感器。
不只是让客户满意,而是要让客户更满意。张曙光表示,当时国际上谁在传感器领域做得最好、最领先,奥迪威就以此为标准,力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相较于海外品牌,奥迪威的产品还更具价格优势。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如今奥迪威生产的传感器产品涵盖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执行器产品主要包括电声器件、雾化器件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
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车载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智能水表和气表厂商的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核心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安防报警系统厂商的报警发声器产品的主流供应商,在超声波传感器及相关细分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行业地位。
做好“智慧眼”,助力万物互联互通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奥迪威持续关注着“未来将要走向哪里”“未来将要怎么走”两大问题。
张曙光对记者表示,奥迪威制定了五年战略规划,通过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客户升级、组织升级来适应新形势,尤其是人工智能对奥迪威所处的信息采集端的影响。
传感器不仅是人工智能硬件设施中的“神经元”,也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元器件。例如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家居机器人等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离不开传感器。奥迪威将聚焦小型智能化传感器研发,复合感知触觉、听觉、视觉等,成为设备的“眼睛”和“手脚”,为万物互联互通创造更多可能。
在公司展厅内,奥迪威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梁美怡向记者介绍:“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智能雾化头让机器人可以高效率开展雾化消毒作业;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避开障碍物灵活作业;水箱检测模组帮助机器人实现水箱智能化管理。奥迪威的模组运动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上有很好的应用,目前公司已成为多家国内知名家居品牌的供应商。”
在智能驾驶领域,奥迪威自主研发的AKⅡ车载超声波传感器产品已到批量生产、销售阶段,适用于车载电子镜头的超声波镜头清洗方案已通过技术论证阶段,正积极推进该项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为环卫行业提供“三位一体”的无人环卫车智能感知方案、为配送行业的智能小车提供全方位智能避障方案等,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超声波水下测距传感器已实现批量交付。公司研发的新品之一柔性传感器,也被称作“电子皮肤”,可为机器人赋予像皮肤一般的感知和执行功能,该产品目前正配合下游应用领域进行测试验证。
在消费电子领域,奥迪威自主研发的压触传感器可用于虚拟键的显示触摸面板,是新一代触觉反馈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突破人才瓶颈,坚持研发创新
奥迪威的超声波传感器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而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和设备。因此,奥迪威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张曙光告诉记者,奥迪威制造生产的传感器,需要至少跨越三个行业的交叉学科型人才,因此培养人才、积累数据库成了奥迪威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为解决人才问题,奥迪威在发展初期招聘了一批海归学者和从业者,产品研发上的难度逐渐有所缓解。同时,为鼓励研发,奥迪威设计了详细的人才激励方案,对于员工研发出的成果,只要运用到产品上,公司就会对研发成果的价值进行肯定,赋予员工代理知识产权的权利。经过几轮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已有130多名员工持股。
补上人才的缺口,又面临设备的短板。张曙光介绍,当时专业的机器并不能直接买到,而去国外定制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奥迪威专门成立自己的生产机器部门,制造属于自己的专用设备。如今,该部门已经运行15年。
近年来,奥迪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333.90万元、3144.26万元、3220.02万元和4389.78万元,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6.96%、7.56%、8.52%和9.40%。今年上半年,奥迪威的研发费用为2375.35万元,同比增长25.98%,占比8.36%。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300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作为单一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了行业标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总规范》。
张曙光告诉记者,奥迪威未来要紧紧围绕“四个提升”,将产品向一体化、模组化、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按最高标准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