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ISTOCK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our exclusive IEEE Journal Watch series in partnership with IEEE Xplore(https://spectrum.ieee.org/collections/journal-watch/).
中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在黑暗中更好地“看”的方法,将汽车的驾驶能力提高了10%以上。研究人员成功的秘诀在于几十年前关于人眼工作原理的理论。
自动驾驶汽车导航的一种方式是使用一组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配备了一个特殊的过滤器来辨别入射光的偏振。偏振是指光波传播时的振荡方向,这可以提供有关它最后反弹的物体的大量信息,包括物体的表面特征和细节。
然而,虽然偏振滤光片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有关周围物体的额外信息,但该滤光片存在一些陷阱(https://spectrum.ieee.org/tag/autonomous-vehicles)。
“在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这种双滤光片设计使夜间捕获光子变得更加困难,”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Yang Lu说,“结果是,在低光照条件下,偏振相机的图像质量会急剧下降,细节和清晰度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Lu和他的同事们转向了一种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人类在低光照条件下能够相对较好地分辨颜色。Retinex理论表明(https://santhalakshminarayana.github.io/blog/retinex-theory-of-color-vision),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辨别光,即光的反射率和照度分量。重要的是,即使在低光照条件下,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也能够补偿光照的变化,足以辨别颜色。
Lu的团队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导航系统,该系统分别处理偏振光的反射和发光特性。一种算法——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使用相同图像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行训练——就像我们自己的视觉系统一样,可以补偿亮度的变化。第二种算法处理入射光的反射特性,去除背景噪声。
Yang Lu
尽管传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往往只处理光的反射特性,但这种双重方法提供了更好的结果。“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更)清晰的渲染图像,”Lu说。
在8月8日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他们的新方法RPLENet进行了测试(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631662)。
首先,该团队使用昏暗环境的真实数据进行了模拟,以验证他们的方法可以产生更好的低光成像。然后,他们在汽车上安装了一个依赖于RPLENet的摄像头,并在真实的夜间场景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自动驾驶算法的实验中,新方法可以将驾驶精度提高约10%。
Lu指出,这种新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他说:“我们在测试中取得的优异结果,特别是在真实的夜间场景中,证明了我们方法的实际应用潜力。”
然而,RPLENet方法的一个挑战是,它需要对难以获得的数据集(例如,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照场景下的图像)进行大量训练。
Lu说:“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探索弱监督和无监督学习方法,以减少对大量标记数据的依赖。这将加速算法的发展,并有助于在现实应用中提供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微信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新浪微博|IEEE中国
·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
往
期
推
荐
后量子密码学之路
VR和元宇宙的安全性
识别深度伪造
对人类意识的重视回归网络安全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