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之父张汝京:一生传奇,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21ic电子网 2020-12-21 00:00


美国封禁华为一年,结果逼着全世界吃瓜群众,集体科普了芯片发展历史,知识水平一下子拔高了好几个度。

芯片界隐世高手,一个个浮出海面,随便拎出一个跺跺脚,世界都要抖两下。

因为华为事件,人人皆知掐住芯片供应,就能掐住中国发展5G的脖子。

华为被严密封锁后,所能依靠的芯片代工就只有这家公司。

今天,微笑哥跟大家聊一聊这位传奇人物。

单凭一己之力,把落后的中国拽进了最尖端技术的芯片赛道。

中国大陆这才有了今天不怕被美国卡的硬气——中芯国际。

这是一个不到20年时间,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世界排名第四的芯片制造商。

创始人舍弃全部身家,从美国到台湾再到内地,一次次被状告、驱逐,打落牙齿和血吞。

不管是因为爱国或是一时的投机心,他不可逆转地做出了后半生耿耿于怀的选择。
此人名叫张汝京。

电子行业不知张汝京,犹如电商行业不知马云刘强东。


01
出发

张汝京不满一岁,父母就抱着他跟着撤退的国民党大军,从上海坐船仓皇退到了台湾。

父亲搞冶金,母亲搞化学,抗日战争爆发时,俩人在重庆的兵工厂研究枪炮火药。

抗战结束回到南京后,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国民党政府就垮台了。

到了台湾,父亲成了炼钢专家,母亲和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友,在台湾创立了金陵女中。

在退回台湾的那拨人里,父母也不算什么大人物。

张汝京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70年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随后去美国留学。

那个年代,美国和台湾的关系表面上倒是一团和气,互帮互助。

但在美国政府眼里,华人就是华人。

张汝京特别想钻研航天和宇宙方向,这在当时代表了最前沿的科学领域。

但美国压根不给外来留学生机会。


张汝京只好选择了不怎么被重视的“工程科学系”学电子。

那个年头,美国一心只想多登上几次月球,没想过电子能有什么发展。

张汝京也没料到信息产业井喷般的发展,竟把自己推向了尖端科技的浪潮。

等妻子硕士一毕业,张汝京就到了正广招人才的德克萨斯州,进入“德州仪器”研发部门工作。

这一年,张汝京29岁。

另一位华人芯片之父张忠谋时任德州仪器副总裁,但二人此时并未有什么交集。

德州仪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张汝京的顶头上司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是集成电路的两位发明者之一——杰克·基尔比。


02
建厂狂魔

芯片从业者做梦都没想到,日后自己将遇见的金山一座比一座更高大。

以芯片技术为龙头的电子数字化,被广泛运用于电脑和通讯工具,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干了8年技术研究的张汝京,趁风而起,被上司派出去划地盘,建新厂。

张汝京先是在美国本土的德州,建4座芯片生产厂。紧接着到欧洲意大利,后来再到东南亚,日本、新加坡、台湾,一连串建了10座厂。

一个厂种下去,一簇簇“芯片人才”长出来。

张汝京成了芯片业里的风向标,他去哪建厂,哪里就成了芯片市场热土。

同行叫他“建厂高手”,德州仪器成了“播种机”,到处撒芯片种子。

全世界跟着沸腾,高喊着口号:“芯片技术在美国,生产就在东南亚”。

这场芯片狂欢里,拥有13亿人的中国,安静地像个局外人。


一种躁动不安的力量,隐隐地在暗处跳动。张汝京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力量,是在1996年。

那天,一队中国电子代表团到公司总部参观。临走时问了张汝京一句:“你愿不愿意回国?”

张汝京一愣,他从未想过。

“我们在北京等你!”代表团在离开美国时说。

一念起,万水千山。

他找到顶头上司,很突兀的开口:“我要辞职回中国。”

举座震惊,为什么要回那个落后的地方?

上司直言:“你是芯片核心组成员,我们的国家(美国)不会放你去中国。”

身在海外的华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钱学森回国的艰难。

西方社会全面封锁对中国的人才、技术、设备,美国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张汝京默不作声,离开了总裁办公室。


两个月后,他再次出现在总裁办公室。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已近50岁。

此时他在德州仪器工作刚刚满20年,到了可以申请退休的年限。

面对不肯放人的总裁,张汝京说:

“我都是基督徒,上帝教导我们要爱所有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中国比较落后,它又是我的祖国,如此我请求了上帝,它同意我去用爱帮助中国人。”

同是基督徒的总裁,被将了一军,无奈同意张汝京辞职,但仍强行把他留到了年底。

直到张汝京领到了丰厚的一笔年终奖,才明白老上司的一片苦心。

1997年,怀惴着对老东家的感激,他兴冲冲的踏上了回国的行程。

只是他从未料想到,这一步迈出去,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一路陷井和泥泞,几乎送掉半条老命。 


03
冤家路窄

1987年,56岁的张忠谋,辞去德州仪器副总裁一职,在台湾创立台积电公司,并以极快的速度成为世界顶尖芯片制造商之一。

1997年,49岁的张汝京离开德州仪器,准备在内地建厂,填补国家在芯片技术上的空白。

同是台湾人,但二人志在异路。

刚离开美国,张汝京就直奔无锡。

一位台湾爱国人士在无锡合资开办“华晶上华”电子芯片企业,张汝京的到来,让这些人欣喜若狂,请张汝京挂帅,成立“世大”公司。

早先中国的电子技术不算差,与世界先进水平是平行的。十年“文革”,一下子就被别人甩的远远的。

整个中国缺设备、没技术 、少人才。

思虑再三,张汝京将世大公司的根据地设在了具备一流人才和技术、设备的台湾。

张汝京单纯的希望,在台湾建一个、两个厂,然后三个、四个复制到内地,这样就能把内地的芯片搞起来。

这位“建厂狂魔”成立世大公司仅三年,就在烧钱不见底的芯片业开始赚钱。并成为台湾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的第三大芯片工厂。

张汝京的意图太过明显,以至于各方面都有人盯上了他。


但那个时候,是台独李登辉执政,芯片业老大是台积电张忠谋。

一天,张汝京被台湾一位业界大佬叫到私人餐厅,秘密会谈了4个小时。

最后扔给张汝京两个选择:要么滚出芯片业;要么同意卖出世大公司。

第二条路,保张汝京富贵。

吃惊、愤怒、困惑,来不及悲叹一声,台积电和世大的股东,瞒着张汝京,以50亿美元成交了这次收购。

总经理的职位还保留着,但张汝京颜面尽失,也失去了实际公司控制权。

台积电“赐予”的耻辱,和被压抑的产业报国之心,逼的时年52岁的张汝京愤然离职。

收购第二个月,张汝京放弃台湾所有财产,兜里装着靠多年人脉募集的14亿美元,在开曼群岛注册“中芯国际”。

本来他先去的香港,哪知香港人认为张汝京和李嘉诚一路货色,只想炒地皮。

香港人组织游行抗议,结果张汝京两年都没批下来一块建厂地皮。

无奈之下张汝京又到了北京。

北京的领导告诉他,去上海,那里是一片热土。

上海的领导张开双臂,前5年免税,后5年减半,土地近乎免租。

在中国内地建厂,超越台积电,带领落后的中国芯片制造业一路狂奔,追赶国际先进技术。

张汝京的报国理想与渴望发展的内地,一拍即合!

然而,张汝京一生中最大的危机,也随着他一步步走向内地,步步逼近。


04
围城

2000年左右的中国,85%以上的芯片全靠进口,高端芯片清一水的洋货。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张汝京比谁都更明白,信息时代,芯片就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他在内地建厂,本质上意味着核心技术的转移。

美国当时有规定:只要在中国内地建厂,就不卖高新技术设备。

台湾当局明令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到内地投资。

那时的中国,用着西方国家淘汰的设备,学着过时的老技术。

想引进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比登天还难。


美国不卖设备,张汝京绕过了美国从荷兰和瑞典搞了一批同样的设备回来。

没有人才,张汝京广发英雄贴,一年多时间里,集结了国际上400多位芯片业技术工程师。

他们来自新加坡、日本、台湾、意大利等等世界各地,有人是麻省博士,有人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还有张汝京曾经的老部下、台积电的老员工......

放弃了国外的高薪、积累数十年的资历,来到中芯国际从头开始。

目的只有一个:以中国为起点,做世界芯片业第一!

庸兵为钱而战,精兵为理想而战。


张汝京知道芯片业,是数十年埋头苦干、上亿美元投入都不听响的行业。

没点挑战精神的人,根本干不来!

一个时代的变迁,需要最敢冒险的一群人推动;

一个行业的兴起,需要最精英的一批人努力。

但时代并不会因此奖赏他们。

张汝京带着中芯国际,4年里建成3座工厂,收购摩托罗拉的一个8英寸工厂。

随即,中伤的声音像蝗虫一样黑压压的遮住了张汝京的天空。

刚建厂,有人四处说中芯的地基不稳;
建好了说中芯没钱了;
准备投产了说中芯是骗子,不可能做高科技;
开始投产了又说中芯根本没能力生产......

忙于建厂的张汝京倒也没时间理会这些声音。
但是!

2002年,阿扁执政的台湾,命令张汝京在6个月之内,从大陆撤资,接连罚款1500万台币。

并声称,此罚款将一直罚到他撤资为止。

见张汝京不为所动,阿扁随即下发通缉令,取消张汝京台籍身份,10年内不得踏入台湾一步。

帮张汝京融资的台湾公司,受到株连;投资的台商,也开始撤资。

没户籍了,可以留在中国;没钱了,可以再去融资。

但谁也没意识到,这只是对张汝京万里围剿的第一步。


05
割地赔款

靠着低廉的价格、快速的供货速度,中芯国际接二连三的卡走了行业巨头的业务,拿下了IBM、东芝、高通等大公司的单子。

中芯在发展,一场针对中芯的围猎行动也拉开了序幕。

有一段时间,张汝京手下的高管陆续离职,怎么都劝不住。

从海外来的技术骨干,开始辞职,理由含糊其词。

香港来了一个电话,一位“要人”约张汝京见面谈谈。

张汝京有些纳闷的到了香港,这位大佬脸色阴沉:“你和你的‘中芯国际’偷盗了我的技术!”

离职员工的“认罪书”被甩到张汝京脸上。

那是从台积电来到中芯工作的员工,承认了自己“商业间谍”的行为。

张汝京仰天长叹,认栽了。


剩下就是谈判。
大佬指出三条路:

1.我们台积电收购你中芯
2.打官司,让中芯身败名裂
3.张汝京离开中芯,从此后不得从事芯片与电子行业

无论哪一条,都是死路,张汝京都无法接受。

上一次创办世大公司,被台积电伙同股东悄没声的收购了,这一次,又是同样的招数。

这就像你膝盖摔破了结了一个痂,他上来就要把这片痂撕走。

疼,疼的牙缝都嘶嘶冒冷气!


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就向美国三家法院提出诉讼,状告中芯国际侵权、窃取商业机密,索赔10亿美元。那是中芯一年销售额的3倍。

庭外,是一份屈辱的和解协议:

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此后必须将自己的技术存入第三方托管帐户,台积电随时检查是否侵权,为期两年。

张汝京正全力筹划上市,以求中芯国际的扩张,加之落人口实,答应了和解条件。

2004 年,“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美国上市,创造了全球第三大IPO,再次成为成长最
快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盖了“红色”章的中芯国际,开始在国际上迅速占领市场。

台积电坐不住了,再次怀疑发展如此迅速的中芯国际,必然偷了自己的技术。

2006年,一纸诉状,又将中芯国际告上美国法院。


张汝京第一次割地赔款,只换来一年半的安宁。

官司一打就是三年。

台积电又赢了,拿了中芯国际2亿美元赔偿,和1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之一。

并且,要求张汝京三年不得从事芯片业。

一直被台湾当局针对内地投资政策所限制的台积电,终于靠诉讼进入了大陆。

这就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史上著名的“割地赔款”案。

61岁的张汝京,在电话里失声痛哭。

此案过后,中芯国际元气大伤。

当年引进张汝京的上海市副秘书长江上舟,临危受命,稳住了局面。

身患癌症的江上舟,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为中芯国际撑了两年,撒手人寰。


06
续命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连连受挫的中芯国际失去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量。

到了2010年,亏损30亿。

而台积电一年的研发费用,几乎是中芯国际20年的费用。

台积电升级一次工艺,中芯国际就只能把他们放弃的那部分,接过来。

这时,张汝京的旧部梁孟松,接管了中芯国际。时至今日,中芯国际已经成长中国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制造商。

在梁孟松加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带领团队攻克14纳米芯片,正式与华为合作。

那一次,中芯国际上海公司,几乎每个人都拿到一台搭载了自家芯片的荣耀手机。


而那位放弃了台湾大本营,来到一无所有的内地建厂的张汝京,成了人们指责的对象。

当年中芯在芯片业并不成熟的中国四处建厂、全力扩张、侵权台积电、巨额亏损,随便拎一条,都要将张汝京凌迟。

翻开那几年的新闻,对张汝京毁誉参半。

是非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但在当时,只有张汝京在做。

如果没有他凭一己之力,生拉硬拽着内地往前奔跑,中国今天的半导体业,不会是这个样子。

即便如此,他也慢慢被遗忘了。


自古杀人放火金腰带,补路修桥尸无骸。

胜者为王败者寇,没什么好争的。

张汝京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放弃了在台湾所有一切,在大陆投资的这20年,几乎全是失败的。

他渴望的中国芯片发展,离预期太远太远。有时不能怪自己无能无力,只是对手实在太强大。

回国的那一个前夜,他是否也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芯片制造业有三个重要环节:设计、制造、封测。

1997年,在无锡,张汝京49岁,创立世大,立足台湾专注制造。

2000年,在上海,张汝京52岁,创立中芯国际,专注代工制造。

2014年,66岁的张汝京再次创业,创立上海新昇,专注芯片成本最大的材料“硅”。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又一次创业,建立成立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集合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

从始至终,张汝京一直在认真地,想要补齐中国内地芯片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

他留在芯片业,太阳不落山,他的一天就不结束。


   写在最后

芯片从业者做梦都没想到,日后自己将遇见的金山一座比一座更高大。

我们都在说自己“强大”的时候,其实软肋早被别人看的一清二楚,一打一个准。

用手指小心擦掉一小块雾蒙蒙的玻璃,就会看到窗外很多东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凡是可以左右世界全局性的制度,都是西方人控制的。

霸权一脸凶相,实力使然。

骂几句帝国主义不能成为英雄,物质上的实力才能对抗霸权!

上一个20年,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大陆芯片。

下一个20年,又会属于谁呢?

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云游小生  来源:纯洁的微笑(ID:keeppuresmile)

推荐阅读:

安谋中国推出首款“玲珑”ISP处理器:自主研发,赋能本土!

匡安网络: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筑牢网络安全之堤

青藤云安全“四大利器”,为新基建安全保驾护航



 21ic独家“修炼宝典” | 电子必看公众号 | 电子“设计锦囊”

添加管理员微信

你和大牛工程师之间到底差了啥?
加入技术交流群,与高手面对面

21ic电子网 即时传播最新电子科技信息,汇聚业界精英精彩视点。
评论 (0)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70浏览
  • 引言:小型化趋势下的语音芯片需求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及便携式设备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对芯片的小型化、高集成度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厂家凭借其创新的QFN封装技术,推出WTV系列(如WTV380)及WT2003H系列语音芯片,以超小体积、高性能和成本优势,为紧凑型设备提供理想解决方案。产品核心亮点1. QFN封装技术赋能超小体积极致尺寸:WTV380采用QFN32封装,尺寸仅4×4毫米,WT2003H系列同样基于QFN工艺,可满足智能穿戴、微型传感器等对空间严苛的场景需求。高密度集成:QFN封装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8:47 61浏览
  • 【拆解】+沈月同款CCD相机SONY DSC-P8拆解 这个清明假期,闲来无事,给大伙带来一个老古董物品的拆解--索尼SONY DSC-P8 CCD相机。这个产品是老婆好几年前在海鲜市场淘来的,由于显示屏老化,无法正常显示界面了,只有显示背光。但是这也无法阻止爱人的拍照。一顿盲操作依旧可以拍出CCD古董相机的质感。如下实拍: 由于这个相机目前都在吃灰。我就拿过来拆解,看看里面都是怎样个设计,满足下电子爱好者的探索。 首先给大伙展示下这台老相机的全貌。正视图  后视图 
    zhusx123 2025-04-06 17:38 81浏览
  •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运营技术)指的是用于监控和控制物理设备、流程和基础设施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ICS)、制造业、能源、电力、交通、水利等领域。OT网络主要包括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和协议,如Modbus、PROFINET、EtherCAT等。随着 IT/OT 融合、工业物联网(IIoT)、NDR、零信任架构等技术的落地,OT 网络正在向更开放、智能和安全的方向发展。然而,针对 OT
    艾体宝IT 2025-04-03 16:39 35浏览
  • 文/杜杰编辑/cc孙聪颖‍2025年的3月,成功挺过造车至暗时刻的小米创始人雷军,接连迎来人生的高光。(详情见:雷军熬过黑夜,寄望小米SU7成为及时雨)在颜值即正义的舆论导向之下,全国两会期间,雷军凭借得体的衣着、挺拔的身姿赢得赞誉。面对雷军的压人表现,连行事一向沉稳、不愿跟风的海尔,都推出“leadership”组合拳,试图助力自家boss,不落下风。(详情见:两会声音|本届全国两会,周云杰为海尔省了多少广告费?)喜事接连不断,紧接着的3月18日,雷军重磅宣布小米 “史上最强年报”。雷军的公关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3 20:30 39浏览
  •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工业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引领力,创新性地塑造着未来的安全管理模式。这一系统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实现了对生产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及时预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技术引领: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类安全监测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形成一张覆盖全生产区域的安全感知网络。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人员位置等关键数据,为预警系统提供丰富的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5 22:18 52浏览
  • 【拆解】+南孚测电器拆解 之前在天猫上买了一盒南孚电池,他给我送了一个小东西—测电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个小东西,看看它是怎么设计和工作的。 三颗指示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当点亮3颗LED时,则表示点亮充足。当点亮2颗LED时,则表示还能用。当点亮1颗LED时,表示点亮地建议更换,当无法点亮LED时,则表示没电了。外壳上还印有正负极,以免用户将电池放反。 这个小东西拆解也很方便,一个螺丝刀稍微撬几下。外壳就下来了,它是通过卡扣连接。 开盖后,测电线路板清晰呈现在眼前。 让我们看看小小的线路板有
    zhusx123 2025-04-05 15:41 50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69浏览
  • 在影像软的发展历程中,美图曾凭借着美图秀秀等一系列产品,在“颜值经济”的赛道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曾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2016 年上市时,市值一度超过46亿美元,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美图逐渐陷入了困境。商业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在线广告收入,使得其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多元化尝试,涉足手机、电商、短视频、医美等多个领域,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更为严峻的是,用户流失问题日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5 22:24 65浏览
  •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百度智能云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十分惹眼。回顾全年,智能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从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在营收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买账。2024年,尽管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眼,但百度股价却在震荡中下行。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6 20:25 61浏览
  • 一、为什么流量可见性如此重要?在网络管理中,及时掌握流量状况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排查故障、优化性能,还能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通常依赖 SPAN 端口(交换机端口镜像)或 网络 TAP(测试接入点)来捕获和分析流量。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数据完整性、性能影响和监控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以确保网络监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本文将深入解析 SPAN 端口与网络 TAP 的核心区别,帮助你做出明智决策。二、SPAN 端口:简单易用,但有局限SPAN 端口也称为镜像端口
    艾体宝IT 2025-04-03 16:41 36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75浏览
  • 伴随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路由器市场商机日益庞大。现代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Wi-Fi AP)时,通常依赖的是该产品在无干扰的实验室环境中,量测得到的数据报告。然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在受控的RF隔离环境中进行测试,无法完全反映真实使用场景。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消费者抱怨,他们购买的产品效能与宣称的数据不符。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常因Wi-Fi讯号不稳定、传输速度不如预期或设备过热而产生客诉。产品仰赖实验室的数据够吗?无线路由器(Wi-Fi AP)ODM供货商遇到什么挑战?一家台湾知名的无线路由器(W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05 00:12 44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82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