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则关于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柔宇前员工透露,刘自鸿目前已不再是柔宇科技的董事长兼CEO,其在公司的身份仅限于大股东。这一变动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近日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直播中,刘自鸿的身影出现在看台区,被多位前员工证实。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刘自鸿依然是柔宇科技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8.61%,而第二大股东则为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05%。
刘自鸿,被誉为“天才少年”,他的学术和职业生涯都充满了传奇色彩。17岁时,他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2012年,年仅29岁的刘自鸿选择回国创业,与他在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
柔宇科技自成立之初就自带光环,由一群毕业于世界顶尖学府、曾任职于世界500强知名IT企业的海归博士团队创立。刘自鸿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他的技术天赋和创新能力也备受外界赞誉。柔宇科技在业界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包括推出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建立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以及发布和量产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等。
然而,近年来柔宇科技却陷入了困境。公司面临着破产、员工罢工讨薪的诸多传闻。尽管在今年4月1日,柔宇科技还在其公众号上发布声明称,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但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并指出近期传闻源自离职员工的个人行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乐观。6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已于2024年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了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这一消息无疑给柔宇科技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柔宇科技破产清算获得受理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在其微信朋友圈发表了对刘自鸿的评价。她直言不讳地指出:“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她进一步分析道,“刘自鸿的问题出在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了投资失败。”这一观点无疑揭示了柔宇科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回顾柔宇科技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曾经风光无限。2014年7月,柔宇科技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其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2018年6月,公司投资约110亿元建设的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正式点亮投产。这些成就都彰显了柔宇科技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
然而,与此同时,柔宇科技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根据2020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柔宇科技在发行后的估值将达到577亿元,但公司拟募资144.34亿元用于柔性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需求达72亿元。这表明当时的柔宇科技就已经陷入了资金困境。而招股书还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累计亏损了31.95亿元。
柔宇科技的困境并非个例,它反映了当前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一方面,这些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它们也需要具备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对于柔宇科技来说,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破产清算的受理意味着公司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财务问题。而刘自鸿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大股东,他的身份调整也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在这个关键时刻,柔宇科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解决方案来应对当前的困境。
总之,柔宇科技的兴衰历程是一个充满传奇和波折的故事。它曾经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而备受瞩目,但如今却陷入了破产清算的困境。这一变故不仅给公司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也给业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除了技术实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