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
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材料,因其丰富的元素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的不可逆形成和嵌入阳极缺陷,SIBs的初始库仑效率(ICE)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SIBs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与预锂化技术类似,预钠化方法被认为是在初始循环期间补偿SIB阳极侧活性钠损失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化学/电化学方法将额外的钠离子预注入阴极/阳极材料,旨在提高电池的寿命和能量密度。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唐伟、舒程勇、东南大学吴宇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Zhao Yuxin团队综述了预钠化技术的必要性和影响,综述了自我牺牲阴极添加剂、过度钠化阴极材料、直接接触和溶液化学预钠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溶液化学预钠化的研究机制。本综述旨在加深对预钠化技术的理解,并期望为实现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应用提供指导。该成果以《Research Progress and Per SPEctives on Pre-Sodiation Strategie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为题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第一作者是Lin S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