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EMS 2024-08-14 00:01

当前,为实现个性化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实现对靶标生物分子的即时、快速、便捷检测,从而将临床检测从专业实验室扩展到公共场所。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生物传感器主要局限在血糖监测仪和心血管监护仪两大类。虽然已有多种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准确、灵敏、特异性检测一系列生物体液(例如血清、尿液、汗液、唾液和脑脊液等)中与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分子,但由于难以将器件集成化和小型化,其临床转化仍然受限。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性文章,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数字医疗健康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讨论了便携式、植入式和可穿戴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临床转化和商业应用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装置

体外诊断(IVD)是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及组织)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生理功能的诊断方法。目前IVD已经成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提供了约80%的临床诊断信息。电化学传感器凭借其固有优势,在IVD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当代智能手机驱动的无线数据传输,更为传感装置的智能数字化分析拓宽了道路。

如图1所示,Fiore等设计了一种简易便携的小型酪氨酸测定仪,由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试纸和手持式恒电位仪EmStat3 Blue组成。SPE包括透明的柔性聚氨酯载体、石墨基油墨构成的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以及银基油墨构成的参比电极,其中工作电极表面还修饰了炭黑粉末以提高传感精度,能在生理缓冲液中准确测定30~500 μmol/L范围内的酪氨酸,灵敏度为0.043 μA·L/μmol,检测限低至4.4 μmol/L。


图1 智能手机辅助的便携式酪氨酸测定仪示意图

人血清样品经过滤洗脱去除干扰物质色氨酸后即可滴加到SPE表面进行孵育,由EmStat3 Blue测量获得的伏安数据可通过蓝牙传输到智能手机的PStouch应用软件中进行计算分析并输出酪氨酸浓度,操作便捷且用时少于10 min。但该装置不适用于全血样本的直接分析,甚至依赖于吸附柱预处理来去除血清中的电活性干扰物质,因此还有待改进。但是,SPE和智能手机辅助的恒电位仪的有机整合使该方法具备独特的经济、技术和生态优势。

植入式电化学传感装置

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使用依赖于频繁、有创的样本采集,而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具有连续监测能力,能连续测定体内某些随时空变化的重要生理或病理参数,例如葡萄糖、乳酸、钙离子或氧浓度等,尤其适用于脑内生物标志物,例如神经递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5-HT)的体内监测,可提供神经元活动的动态信息。

植入式传感器的电极通常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但作为异物,难以完全避免生物污染和异物反应。由于宿主将多数植入传感器视为“异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触发复杂的级联免疫信号: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蛋白质与植入物表面结合,然后吸引巨噬细胞迁移到局部,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刺激静止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以合成前胶原蛋白。前胶原蛋白交联成熟后与其他细胞外基质蛋白形成一个致密的纤维囊,包裹住植入的“异物”,阻碍物质扩散,严重影响了生物传感器和药物/细胞递送装置等器件发挥正常功能。

例如,动态血糖监测仪因纤维化包裹和生物污染导致的噪声,需要进行每日校准,使用期限仅7~14天。减轻或消除异物反应不仅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更能有效避免局部炎症和纤维化反应。因此,电极外部最好涂覆有用于防止传感器结垢的生物相容性层。例如,内源性气体小分子一氧化氮(NO)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和活化、炎症反应和细菌生长,因此,在器件表面修饰释放NO的聚合物涂层可以有效改善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

除了生物污染对检测性能的不利影响,分析物本身的电氧化产物在电极表面富集也是电极结垢和传感器信号衰减的原因之一。5-HT是一种具有良好电活性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在碳电极表面直接氧化形成电流,但随着氧化反应的发生,产物迅速电聚合,低聚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强烈吸附在电极表面,这种结垢效应大大降低了电流响应和灵敏度,使电流型传感器失效。

因此,Zhu等提出了一种无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传感平台(GRP),用于活体动物脑内5-HT的自驱动传感。该GRP系统包括对5-HT敏感的阳极指示电极和嵌入K₂IrCl₆溶液中的阴极参比电极,只有当指示电极上发生分子识别,在双极体系中形成具有净负Gibbs自由能的电路时,传感器才能在静态条件下产生浓度依赖性开路电位响应。

关键点在于,GRP系统工作环境接近零电流,因此在测量期间造成的氧化反应最弱,有效减少了常规安培传感器在5-HT检测时容易出现的电极钝化。此外,由于电势输出和分析物浓度符合能斯特方程,GRP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电化学表面积无关,进一步消除了生物环境内丰富的蛋白质对电极的潜在生物污染效应。如图2所示,植入豚鼠的背侧中缝核(DRN)后,该GRP系统能在50 s内准确检测到高K⁺刺激(70 mmol/L)诱导的5-HT内源性释放,充分证明了植入式传感器在活体内优异的时空分辨率。


图2 GRP系统植入活体豚鼠脑背侧中缝核内的传感示意图

目前,部分植入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已经进入商业化时代。例如,Senseonics公司生产的Eversense E3皮下植入式动态血糖仪于2022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与多数连续血糖监测仪的构造相同,Eversense E3由传感器和发射器组成,通过蓝牙将血糖信息传输到移动设备中,能够提供长达180天的动态血糖值;Neuralink公司发明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通过在大脑中植入电极丝来“读取”脑电波信号,有望“解码大脑”以解决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癫痫等脑部疾病。总之,作为组织与电子的接口,植入式传感器在生物电子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柔性可穿戴无线电化学传感装置

近年来,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与远程医疗和精准医疗等概念相互贯穿,能主动、远程监测多种理化参数,显著提高了佩戴者的自我监测依从性和护理质量。目前,市面上的无创可穿戴传感器多与智能手表、手镯和隐形眼镜集成,主要集中在体温、心率、血压、血氧和葡萄糖等单个物理或生化参数的监测。电化学检测技术凭借其灵敏度高、成本低、制作速度快、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与目前用于实时监测的组织间质液、唾液、泪液相比,汗液最容易获取,其可以在皮肤表面通过运动、加热、压力、药物或离子刺激等非侵入性方式来采集。此外,汗液含有丰富的反映新陈代谢状况和疾病程度的理化标志物(包括电解质、代谢物和药物),与血浆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各类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中,通过与皮肤共性接触的表皮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最受关注,其可以对汗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实时分析,提供无创的动态健康监测。

汗液采样在可穿戴生物传感中起重要作用,其物质浓度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重吸收、蒸发、分泌速率、运动、情绪和分泌腺代谢等。微流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汗液污染、重吸收和蒸发,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汗液动力学,已成为当下主流的采样系统。

如图3所示,Wang等设计的NutriTrek皮肤贴片型传感装置通过离子电渗模块透皮递送卡巴胆碱,按需刺激局部汗液产生,收集的汗液进入多入口微流控模块后到达传感区域进行原位分析。NutriTrek系统能与具有电子显示器的智能手表集成,并通过Na⁺和温度实时校准,准确监测汗液中9种必需氨基酸、常见维生素、代谢物、脂质、激素、药物等,实现了超广泛的生物标志物选择性检测,对个性化营养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图3 NutriTrek装置图像及结构模块示意图

类似地,通过将激光雕刻石墨烯(LEG)传感阵列与离子电渗和微流控模块结合,该团队又开发出针对汗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InflaStat系统,检测限低至8 pmol/L。当受控诱导的汗液进入微流控装置时,检测抗体(dAb)缀合的AuNPs在试剂储存池内重悬并与汗液沿蛇形通道被动混合以促进汗液CRP与dAb之间的动态结合。随后,混合物在检测室内与固定抗CRP捕获抗体的LEG-AuNPs工作电极结合并被后续流入的新鲜汗液冲洗去除。cAb-CRP-dAb形成的“三明治”夹心结构能有效放大该检测器的灵敏度,实现了痕量水平汗液CRP分析(0~20 ng/mL)。这种自动微流控模块能够消除受试者出汗速率对电化学响应的影响,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不同佩戴者、不同检测时间点之间的可比性。

挑战与展望

综上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定量分析体液中各种代谢物质的有力工具,具备装置简单、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能为基础研究和医疗应用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集成到便携式、植入式和可穿戴设备中可实现多重便捷检测,有望改善资源匮乏地区的检验诊断和健康管理方式。

然而,要使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真正应用于临床诊疗,仍需致力于提高器件性能。例如,需要改进信号传导、调节(放大和过滤)、处理和无线传输方式以实现高灵敏度和网络化;需要尽可能将所有功能控制器和模块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以使传感器微型化;需要优化柔性电子器件和芯片组的封装等。

此外,飞速发展的智能手机、5G通信和云计算服务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蓝牙和近场通信)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数字化,并与集成生物传感器的便携式、植入式和可穿戴设备形成闭环数字化医疗系统。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高,电子传感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数据,因此必须研究下一代算法以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未来,多模态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整合,必将进一步推动生物传感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

论文信息:
DOI:10.13523/j.cb.2310039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时源芯微 专业EMC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EMC创造可能(适用于高频时钟电路,提升EMC性能与信号稳定性)一、设计目标抑制电源噪声:阻断高频干扰(如DC-DC开关噪声)传入晶振电源。降低时钟抖动:确保晶振输出信号纯净,减少相位噪声。通过EMC测试:减少晶振谐波辐射(如30MHz~1GHz频段)。二、滤波电路架构典型拓扑:电源输入 → 磁珠(FB) → 大电容(C1) + 高频电容(C2) → 晶振VDD1. 磁珠(Ferrite Bead)选型阻抗特性:在目标频段(如100MHz~1GH
    时源芯微 2025-04-14 14:53 93浏览
  • 四、芯片封测技术及应用场景1、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1)DIP封装:早期分立元件封装,体积大、引脚少; (2)QFP封装:引脚密度提升,适用于早期集成电路。 (3)BGA封装:高密度互连,散热与信号传输优化; (4)3D封装:通过TSV(硅通孔)实现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如HBM内存堆叠); (5)Chiplet封装:异质集成,将不同工艺节点的模块组合(如AMD的Zen3+架构)。 (6)SiP封装:集成多种功能芯片(如iPhone的A系列SoC整合CPU、GPU、射频模块)。2、芯片测试 (1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45 124浏览
  • 一、智能语音播报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TTS(Text-to-Speech)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零售领域,智能收款机的语音播报功能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WT3000T8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语音合成芯片,凭借其优异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功能配置,正在为收款机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二、WT3000T8芯片技术特性解析硬件架构优势采用32位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40MHz),支持实时语音合成与多任务处理QFN32封装(4x4mm)实现小型化设计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8:53 88浏览
  • 你知道精益管理中的“看板”真正的意思吗?在很多人眼中,它不过是车间墙上的一块卡片、一张单子,甚至只是个用来控制物料的工具。但如果你读过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你就会发现,看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丰田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是让工厂动起来的“神经系统”。这篇文章,我们就带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重新认识“看板”的深层含义。一、使“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所谓“看板”就是指纸卡片。“看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连接生产现场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信息工具。  “看板”是“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要
    优思学院 2025-04-14 15:02 116浏览
  • 在制造业或任何高度依赖产品质量的行业里,QA(质量保证)经理和QC(质量控制)经理,几乎是最容易被外界混淆的一对角色。两者的分工虽清晰,但职责和目标往往高度交叉。因此,当我们谈到“谁更有可能升任质量总监”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位比较问题,而更像是对两种思维方式、职业路径和管理视角的深度考察。QC经理,问题终结者QC经理的世界,是充满数据、样本和判定标准的世界。他们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手里握着的是批次报告、不合格品记录、纠正措施流程……QC经理更像是一位“问题终结者”,目标是把不合格扼杀
    优思学院 2025-04-14 12:09 68浏览
  •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科技的关键支撑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作为一款综合性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无人装备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任务规划、指挥控制以及性能评估。该系统通过搭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多种无人装备协同作战仿真,为作战指挥、装备研发、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核心功能   虚拟战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7:24 82浏览
  • 一、磁场发生设备‌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产生3T以下的磁场,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实验室场景(如电磁起重机)。‌亥姆霍兹线圈‌:由一对平行共轴线圈组成,可在线圈间产生均匀磁场(几高斯至几百高斯),适用于物理实验中的磁场效应研究。‌螺线管‌:通过螺旋线圈产生长圆柱形均匀磁场,电流与磁场呈线性关系,常用于磁性材料研究及电子束聚焦。‌超导磁体‌:采用超导材料线圈,在低温下可产生3-20T的强磁场,用于核磁共振研究等高精度科研领域。‌多极电磁铁‌:支持四极、六极、八极等多极磁场,适用于
    锦正茂科技 2025-04-14 13:29 66浏览
  • 在当今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能。三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车规电容备受青睐。然而,选择一个靠谱的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如何选择优质代理商。选择靠谱代理商的关键标准1. 授权资质与行业地位选择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首先要验证其授权资质及行业地位。北京贞光科技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走在行业前沿,拥有完备的授权资质。公司专注于市场分销和整体布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建立了卓
    贞光科技 2025-04-14 16:18 133浏览
  • 一、芯片的发展历程总结:1、晶体管的诞生(1)电子管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无法满足计算机小型化需求。(2)晶体管时代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实现电子信号放大与开关功能,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开端。 1956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3)硅基晶体管时代 早期晶体管采用锗材料,但硅更耐高温、成本低,成为主流材料。2、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用锗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含多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同年仙童半导
    碧海长空 2025-04-15 09:30 93浏览
  • 三、芯片的制造1、制造核心流程 (1)晶圆制备:以高纯度硅为基底,通过拉晶、切片、抛光制成晶圆。 (2)光刻: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 (3)刻蚀与沉积:使用干法刻蚀(等离子体)精准切割图形,避免侧壁损伤。 (4)掺杂:注入离子形成PN结特性,实现晶体管开关功能。2、材料与工艺创新 (1)新材料应用: 高迁移率材料(FinFET中的应变硅、GaN在射频芯片中的应用); 新型封装技术(3D IC、TSV硅通孔)提升集成度。 (2)工艺创新: 制程从7nm到3nm,设计架构由F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3 117浏览
  • 展会名称: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展会日期:4月23 -25日展会地址: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位号:15H-E010科士威传动将展示智能制造较新技术及全套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3-25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迎来一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场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展会上,来自全球的600+ 家参展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科士威传动将受邀参展。&n
    科士威传动 2025-04-14 17:55 72浏览
  • 一、智能门锁市场痛点与技术革新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电子门锁正从“密码解锁”向“无感交互”进化。然而,传统人体感应技术普遍面临三大挑战:功耗高导致续航短、静态人体检测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WTL580微波雷达解决方案,以5.8GHz高精度雷达感知技术为核心,突破行业瓶颈,为智能门锁带来“精准感知-高效触发-超低功耗”的全新交互范式。二、WTL580方案核心技术优势1. 5.8GHz毫米波雷达:精准感知的革命全状态人体检测:支持运动、微动(如呼吸)、静态(坐卧)多模态感知,检测灵敏度达0.1m/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9:20 64浏览
  • 二、芯片的设计1、芯片设计的基本流程 (1)需求定义: 明确芯片功能(如处理器、存储、通信)、性能指标(速度、功耗、面积)及目标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2)架构设计: 确定芯片整体框架,包括核心模块(如CPU、GPU、存储单元)的协同方式和数据流路径。 (3)逻辑设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将架构转化为电路逻辑,生成RT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 (4)物理设计: 将逻辑代码映射到物理布局,涉及布局布线、时序优化、功耗分析等,需借助EDA工具(如Ca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0 95浏览
  •   高空 SAR 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多领域应用的前沿利器   高空 SAR(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专门针对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搭载的 SAR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的高效目标检测、识别及成像系统。此软件借助智能算法,显著提升 SAR图像分辨率、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实时处理效率,为军事侦察、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6:09 142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