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射频滤波器创新技术大会圆满落幕!

MEMS 2024-07-14 00:01

2024年7月3日至4日,第三届射频滤波器创新技术大会在合肥圆满召开。本届大会以“宽带 · 共存”为主题,有幸邀请到300多位射频前端领域的政府主管领导、科研学者、公司高管、工程师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人员共聚一堂,锚定射频前端以及射频滤波器技术发展新趋势。25场主题报告+Poster参观讨论+交流晚宴,众多演讲嘉宾和产业专家带来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为射频前端从业人员指点迷津,与会人士收获满满。

本届大会深度聚焦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等技术创新,以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为重点,促进最新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推进国内射频滤波器产业生态构建进程。大会共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与武汉敏声、新硅聚合、迦美信芯、天通瑞宏等行业知名科技企业在内的30多位嘉宾出席本次盛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技术趋势以及深度合作等重要话题。

在7月3日上午的开幕现场,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安徽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国阳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后一众与会嘉宾开启精彩纷呈的报告环节。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安徽云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左成杰在开幕仪式中首先向各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致辞中提到,在世界格局重置的大背景下,高端射频前端芯片的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变得尤为迫切。本次大会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深度聚焦和探讨射频滤波器的前沿发展与下一代技术方向,共同推动射频滤波器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实现产学研融合与跨越式发展。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国阳在致辞中介绍了射频滤波器在无线通讯射频前端中的至关重要作用与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情况,强调了在通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射频滤波器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射频滤波器的性能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大会的举办将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在致辞中为本次大会送上了殷切祝福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与各位专家、学者和行业翘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负总书记期许,将学术追求、事业发展融入到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为推动我国射频滤波器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茶歇期间,与会嘉宾在各展区之间驻足交流。各展位现场设有参展厂商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全方位向与会嘉宾呈现射频前端创新成果与上下游解决方案,多维度助推行业新质发展,助力射频前端行业打破信息茧房,一路向“芯”而行。

3日晚间,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学生Poster展区陈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参展学子进行深度交流。稍作休息后便迎来了晚宴交流,其间本届大会主办方云塔科技与下一届大会主办方新硅聚合举行大会会旗交接仪式,欧欣博士从左成杰博士手中接过会旗并邀请大家共赴上海参加下一届大会。随后大家在安大艺术学院学子、王媛媛老师、科大星云街舞社带来的精彩表演中举杯共话射频前端美好未来。

本次大会的举办不仅为射频前端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为推动高端射频滤波器国产化、自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会的举办将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细分领域技术突破进程,实现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推进国产力量对世界顶尖滤波器水平的赶超。未来已来,国产滤波器必将攻坚克难,在百家争鸣中茁壮成长、傲然怒放。

延伸阅读:
《射频(RF)声波滤波器专利全景分析-2024版》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科技的关键支撑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作为一款综合性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无人装备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任务规划、指挥控制以及性能评估。该系统通过搭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多种无人装备协同作战仿真,为作战指挥、装备研发、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核心功能   虚拟战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7:24 67浏览
  • 一、智能语音播报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TTS(Text-to-Speech)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零售领域,智能收款机的语音播报功能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WT3000T8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语音合成芯片,凭借其优异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功能配置,正在为收款机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二、WT3000T8芯片技术特性解析硬件架构优势采用32位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40MHz),支持实时语音合成与多任务处理QFN32封装(4x4mm)实现小型化设计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8:53 70浏览
  • 四、芯片封测技术及应用场景1、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1)DIP封装:早期分立元件封装,体积大、引脚少; (2)QFP封装:引脚密度提升,适用于早期集成电路。 (3)BGA封装:高密度互连,散热与信号传输优化; (4)3D封装:通过TSV(硅通孔)实现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如HBM内存堆叠); (5)Chiplet封装:异质集成,将不同工艺节点的模块组合(如AMD的Zen3+架构)。 (6)SiP封装:集成多种功能芯片(如iPhone的A系列SoC整合CPU、GPU、射频模块)。2、芯片测试 (1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45 73浏览
  •   高空 SAR 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多领域应用的前沿利器   高空 SAR(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专门针对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搭载的 SAR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的高效目标检测、识别及成像系统。此软件借助智能算法,显著提升 SAR图像分辨率、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实时处理效率,为军事侦察、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6:09 139浏览
  • 展会名称: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展会日期:4月23 -25日展会地址: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位号:15H-E010科士威传动将展示智能制造较新技术及全套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3-25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迎来一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场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展会上,来自全球的600+ 家参展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科士威传动将受邀参展。&n
    科士威传动 2025-04-14 17:55 66浏览
  • 二、芯片的设计1、芯片设计的基本流程 (1)需求定义: 明确芯片功能(如处理器、存储、通信)、性能指标(速度、功耗、面积)及目标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2)架构设计: 确定芯片整体框架,包括核心模块(如CPU、GPU、存储单元)的协同方式和数据流路径。 (3)逻辑设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将架构转化为电路逻辑,生成RT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 (4)物理设计: 将逻辑代码映射到物理布局,涉及布局布线、时序优化、功耗分析等,需借助EDA工具(如Ca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0 61浏览
  • 你知道精益管理中的“看板”真正的意思吗?在很多人眼中,它不过是车间墙上的一块卡片、一张单子,甚至只是个用来控制物料的工具。但如果你读过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你就会发现,看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丰田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是让工厂动起来的“神经系统”。这篇文章,我们就带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重新认识“看板”的深层含义。一、使“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所谓“看板”就是指纸卡片。“看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连接生产现场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信息工具。  “看板”是“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要
    优思学院 2025-04-14 15:02 108浏览
  • 一、芯片的发展历程总结:1、晶体管的诞生(1)电子管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无法满足计算机小型化需求。(2)晶体管时代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实现电子信号放大与开关功能,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开端。 1956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3)硅基晶体管时代 早期晶体管采用锗材料,但硅更耐高温、成本低,成为主流材料。2、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用锗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含多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同年仙童半导
    碧海长空 2025-04-15 09:30 73浏览
  • 在当今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能。三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车规电容备受青睐。然而,选择一个靠谱的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如何选择优质代理商。选择靠谱代理商的关键标准1. 授权资质与行业地位选择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首先要验证其授权资质及行业地位。北京贞光科技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走在行业前沿,拥有完备的授权资质。公司专注于市场分销和整体布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建立了卓
    贞光科技 2025-04-14 16:18 127浏览
  • 三、芯片的制造1、制造核心流程 (1)晶圆制备:以高纯度硅为基底,通过拉晶、切片、抛光制成晶圆。 (2)光刻: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 (3)刻蚀与沉积:使用干法刻蚀(等离子体)精准切割图形,避免侧壁损伤。 (4)掺杂:注入离子形成PN结特性,实现晶体管开关功能。2、材料与工艺创新 (1)新材料应用: 高迁移率材料(FinFET中的应变硅、GaN在射频芯片中的应用); 新型封装技术(3D IC、TSV硅通孔)提升集成度。 (2)工艺创新: 制程从7nm到3nm,设计架构由F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3 64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