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10100
字
阅读时间
30
分钟
失效的时光机模型
越南现在离追上中国还差多少年?胡志明市相当于中国十年前的郑州,还是二十年前的深圳?将东南亚城市的当下,跟中国城市的往事进行相比,这是国人乐此不疲的游戏。
人们习惯用这种“时光机”理论来理解胡志明市、曼谷、雅加达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然而,如果真的在城市现场,看一下周围斑驳多样化的境况,会感觉到“时光机”模型并不太适用。这种纯粹的历史穿越机,是一个过于简单的照搬类比模型。它忽视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是压缩了各种时间片段的蒙太奇剪辑,跨越时空的要素会纠缠在一起。
越南现在人均GDP收入是4200美元,大概相当于中国2009年的水平。然而这个城市里依然有繁荣的数字经济,属于当下这个时代。例如东南亚流行的打车软件Grab,或者网红经济。胡志明市的最高建筑“地标81”,大堂里梳妆得体的男女老少,排着队依次到72楼喝咖啡,每人只需要40元,就可以在最豪华的酒店俯视穿城而过的西贡河。奢华之中,平民穿梭。
更重要的是,越南的地摊经济空前活跃。无论是南部胡志明市通向平阳省的大路两旁到处都是炒大肉的光膀子师傅,还是北部河内市的三十六条老街上把桌子都摆在路中央的大嗓门吃客,人们在拥拥挤挤中吃喝着自己的酒菜,吸得却是邻桌的味道。更有各种耍蛇、舞蹈、玩具等五花八门的兜售者穿插其中。满路满街,满天烟火。脏乱当道,满眼欢笑。而城管人员的缺席与安静,则更加让人感到震耳欲聋。不到现场,不知震撼。这些庞大的地下经济,其实并不在GDP之内。越南人们比想象中的群体,更加富裕,更加充满活力。
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均GDP是一个思维陷阱。很多在体系之外的财富,隐藏在GDP的数据之外。越南人均GDP约4200美金,低于泰国8000美金和马来西亚的1.2万美金。
但是,越南的房价却远高于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房价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胡志明市的消费部分甚至可以对接中国一线城市。
这些表面现象自有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单纯从人均GDP数据可能是看不出来的。
藏富于民,人均GDP,其实是一个陷阱。
想一下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派,一个人的后脑勺、两眼余光的左右视角、身体后臀都会剪贴在同一个维度上。多维度信息被压平在一个平面上,你会一眼看穿其中的逻辑违和。这样的一部影视剧,可以称之为“穿帮”。但是属于不同时间轴的要素,在真实的时间就可以平行发生。
简单用“时光机”这种黑白分明的方式进行城市对照,容易产生很多误判与分歧……无法解释的事情太多。更好的城市对比模型,可能是上下密度不同的分层鸡尾酒。经过法国多年经营,被称为“小巴黎”的胡志明市,就是一个标准混合的鸡尾酒城市,是北京、巴黎和小乡镇市容的三级混合体。
不要问胡志明市是哪一年中国的上海。它当下粗野奔放的活力,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信号。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位于越南的4家工厂,全部实现较高净利润。作为深度投资越南的三星,将一个财阀的财富几乎注入了一个国家,正在唤醒后者的活力。时光机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领先十年、二十年会是一个常量,从而忽视了那些冰层下蕴藏的静悄悄的能量。冰层出现的细线裂缝往往让人不以为然,但是有一天这些裂缝会瞬间释放能量,满河皆开。冰面塌裂的速度之快,不及逃避。
制造业的大波浪
越南制造业的兴起,是从1986年的外资投资法开始。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商人,率先在这里扎下根来。中国大陆企业是从2000年开始,包括广东TCL彩电、四川新希望饲料进入越南。而最早感受到美国反倾销压力的蜡烛企业,则在2004年开始进行整个行业的搬迁。美国是蜡烛的最大市场,它的关税可以迫使整个行业从一个阵地转移到另外一个阵地。
2018年越南能够感受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压强。在2018年之前,迁移到这里的工厂,无论是由于劳动成本,还是由于关税压迫,或者日韩的本土化苦心经营,都是一个均匀化的成长态。而2018年涌入进来的中国企业,打破了这种均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消费电子和光伏,投资集中在越南北部首都河内的附近省市。这种投资充分考虑到珠三角的供应链近邻的优势,也有派出中国管理干部方便性的考量。这种定向移动,是美国关税强力挤压下产生的又一个规模性的迁移。
真正的分水岭是在2023年。此前,疫情像一种弥天大雾,遮盖了各家企业独自行动的身影。而这一年雾影散去,坚定的投资者这几年硬着头皮推进工厂,而尚未行动的企业家则开始有些慌神,报复性的投资喷涌进来。
2023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366亿美元,大涨30%,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增长迅速。2010年中国大陆在越南的投资只有3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则达到44亿美元,增加了80%。实际上,中国香港的46亿美元投资,以及新加坡的68亿美元投资,很多也是源自中国。整体而言,中国投资估计能占越南投资的1/3左右,是推动越南制造业发展的绝对主力。而且涨势不减,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投资再次达到惊人的16亿美元。
中国50家上市公司,都在越南北部的北宁省有大量的投资。这里是三星的大本营,然而围绕着苹果的供应链正在杀进来。仅仅歌尔一家,累计投资已经近百亿元人民币,而最新投资的一个工厂高达50万平米。富士康的六十多个工厂有几十万人的规模。而立讯精密的人员超过30万,其中80%是本地人。滚滚而来的投资,形成了一股中国冲击波。它的强大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工业园区和周边镇里的民用房租。工业地产也开始上涨,以至于有些地区的价格,已经超过苏州。人们的抢地热情,似乎被一种热浪所推搡。
随之带来商用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在河内市东边二十公里的远郊区的网红楼盘Ocean park,类似北京天通苑,但是级别要高很多,已经达到1.5万元一平米。这里有国际学校、有医院、有人造沙滩、有人造湖,还有2000万一套的别墅。属于成熟的国际社区,但是覆盖需求多样化,跟天通苑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投资房价值明显,囤房的情况已经出现。这是近两年中国人持续涌入的结果。而在西边由新加坡凯德开发的smart city楼盘,三千美金一平米。也有大量年轻人在这里落地。等全部建成之后,估计能有20万人口。
这就是越南式“造城运动”,追随中国十年前的快速上升路径,速度令人眩晕。这里的停车位严重不足,也提前出现规划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速度的问题。
而北宁省有许多田地已经荒芜,种田的泥腿人都被悉数招揽到工厂做工。想起当年的东莞,也曾发生田地荒草的局面。工业化培训的机器会再造人们的思维,将他们的日常喜怒哀乐与全球化进程连接在一起。那是一个工业化高潮迭起的前夜。
一个国家对一个省份的奔袭
中国占据越南进口额的35%;而美国占据越南出口总额28%。两个近似的1/3,揭示了越南财富轮盘的本质。中国正处在从成品出口,转向中间品出口大国的阶段。越南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局部制造枢纽,背后则站着中国的供应链。越南是一个高度出口导向型的国家。2023年,越南进出口额是7000亿美元,是中国第一大进出口省份广东的60%。而与中国第三大出口省份浙江相比,进出口额已经非常接近。
越南正在建立新的产业根基。越南已经成为全球纺织服装的第三大出口国,而消费电子更是进展迅速,计算机出口已经排名世界第五。而得益于强大的三星产能,越南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国,超越蒸蒸日上的印度。最令人惊讶的是,越南对中国实现了反向输出。就手机而言,中国已经成为越南制造的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的前5个月,越南对华出口额超过47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市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作为一个越南最大的逆差国,这样的数据未免有些魔怔。
转动一下地球仪,就可以从“地理再发现”的角度,发现进出口数据自有残酷的一面。这是一个国家对一个城市的奔袭,郑州应该最能感受到这种冰冷的寒意。今年一季度富士康出口金额下降58%,出口额从700亿跌到200多亿。而河南进出口则立刻大幅下跌23%。河南进出口额的波动,意味着富士康转移所形成的那些干涸河床,短时间无法充满。
如果从行业来看,吸尘器的变化最为明显。
全球每年吸尘器市场约1.6亿台。而越南的生产量则达到3000万台,正在成为全球第二大吸尘器生产国。国内的吸尘器领头羊代工商,如莱克、德昌、美的、普发等几乎悉数杀到越南。有十多家中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越南南部的同奈省和平阳省。
吸尘器工厂的繁荣,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供应链的齐全,吸尘器的六类主要零部件,已经完全本地化。除了塑料粒子ABS,越南还不能提供,其它电气元件、橡胶管、金属硬管、漆包线等,现在已经配套齐全。这种进展是惊人的,就在2019年,本地尚无法提供精细的螺钉。
大规模的吸尘器产地的变迁,改变了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形态。在2020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吸尘器市场,美国吸尘器有75%来自中国,越南只有10%。而到了2023年,来自中国的比例下降到接近50%,而越南则提升到近30%。
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也让越南有了足够的底气。越南像中国一样,开始系统地进行产业升级的规划。很多行业被增加了新的定语,从而给与更强的激励,例如大力发展“世界级”电子产业、“高附加值”纺织等。这些熟悉的政策术语,让人容易感觉越南似乎有一个隐形的中国政策翻译局,专门亦步亦趋地借鉴中国政策。这些名称反应了越南对传统产业的警惕和对新技术的厚望。而可持续绿色发展,早已提上日程。越南工厂的环境标准采用欧标,一些环评要求有时比中国还要高。中国落后的产能,其实已经不可能再进入越南。而在工厂的车间里,大量企业都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产线。
中国工厂修炼多年的精益求精和高效产线,已经开始在越南工厂重新复制。
寻找甜美的利润
越南工人的成本是否便宜,这是中国最愿意讨论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几乎不存在的命题。
在越南北部海防市的电子公司,普通岗位的工资是2000多元,离深圳的4000元看上去差距很大。如果仅仅就纯人工成本而言,看上去越南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越南往往是六天工作,而深圳只有五天,,而且越南的社保负担也要小很多。
越南真正昂贵的是供应链的成本,这里往往很难找到合格的配套商。就电路板而言,很多大厂例如LG、立讯精密等,往往都是自带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专注于大厂的订单,而无暇为小客户供货。而小客户的订单量往往并不大,因此导致电路板厂商不愿意进行定制开发。于是,很多小客户不得不从中国珠三角寻求供货。这大大推高了企业的物料成本。
但是蜂拥而至的中国企业,正在缓解这种局面。例如一家深圳的家电控制器,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市加大投入,为海尔通用电器、伊莱克斯做配套;在越南南部,则有工厂为香港电动工具巨头创科实业TTI提供控制器。而在不远处的一家中国电机厂,也是由这家公司代工完成整个控制器。越南,已经成为它在中国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价值链的改善是全面的。这里的工厂,已经可以实现新品导入;极其稀缺的越南工程师,正在接受更多的训练。目前,工厂也开始向研发设计端挺进,能够直接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实验室也日趋完善,无论是切片,还是振动,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成品再也不需要运送到深圳总部实验室,进行检验报告。而美的在越南南部平阳省的小家电制造基地,连检测报告都可以出。这里已经完全实现了客户所想要的一站式服务。
在这种饱满的价值带,上游的供应商也自然会得到养分的滋润而逐渐发展起来。就产业而言,生态的真正价值在于专业化分工和优化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效率会逐渐上扬。
伴随着中国家电的国际化,上游的供应商也显得非常活跃。国内家电控制器的龙头企业如深圳拓邦、深圳和而泰,生产基地都已经落子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拓邦在越南同奈、罗马尼亚、印度浦那和墨西哥蒙特雷都有工厂。和而泰在越南则有一南一北两个工厂,分别为全球电动工具的老大深圳创科实业和海尔家电,进行供货;在意大利、罗马尼亚的工厂已经正常运行。这些灵活的核心供应商企业,似乎已经开了国际化的天眼,在全球市场显得异常活跃。
全球的家电控制器重要生产厂家深圳拓邦,在2023年的越南厂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为9%,约为8亿元。然而越南净利润占比则高达近40%,远远高于总部基地广东惠州厂的收益。这意味着,越南基地能够有效地改善利润水平。主要得益于两点,由于在越南有更少的厂家,使得报价显得从容,成本则需要看管理者的水平。只要驾驭得当,越南工厂也会成为现金奶牛。同样,从2013年开始深耕越南的山东赛轮轮胎,年收入达到260亿元人民币。越南的收入占比30%,而利润可以达到一半。
管理是磨砺的苦难
劳动力成本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人们所困扰的越南工人加班问题、工会问题,实际上并非劳动力工资的本身,而是管理者的水平。
在中国高歌猛进的过去二十年,高速发展的业绩掩盖了管理的短板。国内的工业化机器运行良好,得益于应有尽有的丰富供应链,以及纪律严明的熟练劳动力。使得诸多粗暴经营、粗放管理的管理者短板都被遮掩起来。
而在越南,复杂的税收海关政策和文化差异,连同供应链和劳动力缺乏的现状,成为管理者短板的照妖镜。
对很多企业而言,中国越南工厂的运行体系,就像一个三明治面包。上面管理层和下部工人是隔开的,而严重缺乏中间层。因为在越南,会汉语的工程师很少见,使得中国管理者的要求,很难直接跟工人层进行合作。
由于无法有效管理越南本地员工,很多中国中小企业不得不采用计件制。计时制往往效率更高,但是如果员工不能情绪饱满地工作,就会成为大锅饭。一旦发现产品质量有缺陷,管理者与下属的沟通会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诸多误解,很多因果关系无法用语言交代清楚。同样,如果员工磨洋工,也很难杜绝。但是,广泛采用计件制,则使得质量管理成本陡然提高,因为产品不得不被反复地抽检。对于金属加工件而言,计件制的方式,往往比计时制的工资成本,高出30%以上。
实际上,越南有劳动法保护员工,而劳动法不主张计件制。外资企业在越南基本都是计时制,海尔的AQUA工厂也都是计时制。海尔越南工厂的效率都是依靠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来推动。总经理在办公室就可以跟踪所有角落。而计时制在一些中资的中小企业的意外流行,折射了中国出海企业的管理者水平,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缺席。人们对一个工厂的高效运行,依然缺乏敬畏之心。这是一场中国制造中小企业的集体磨难。
越南工人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涉及到国旗、地图,总会惹起无限风波。在越南,任何以地图为背景的图案设计,都是最糟糕的创意。即使国内的家电或者电动车的品牌巨头,也在这方面前赴后继地引发公关危机。中小企业会更加难以应对。如果不能体察这些民族情绪的轻微气味,企业的管理会凭空增加额外的麻烦。
呼唤新型服务组织
韩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产业,有大量重合的地方。在越南,这三个国家的企业也是最重要的竞技选手。国家之间的竞争,围绕着资源的夺取而再次展开较量。先来先到的日韩企业,已经占据资源获取的先发优势。
但是中国企业更重要的短板,还在于出海的服务体系,显得冷热不均,各有不同。跟运营业务无核心关联的服务,比如工程队、电信业务、家居装修,可以说是非常便利。跟金融相关的服务,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业务型,比如中资银行普遍人员不足。在最发达的城市如胡志明市,编制最多的银行也就是100人,这在国内只是一个支行的编制。而中资银行基本面向中资公司的存储业务为主,很少能够提供面向本地消费者的信贷业务,从而也无法有效地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消费者市场。
而至于代表企业共同利益的商会组织建设,则显得最为苍白。可以说,中国海外兵团没有团,出海企业默默独自打拼。
在越南北部,旗帜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巨头林立,如韩系三星和LG,或者果链。另一个则是来自中国的中小企业。后者呈现了明显的单打独斗的态势,在这里除了供应链缺少、劳动力缺乏之外,每个企业还不得不穷于应付各种税务、海关、消防、申请签证等一大堆琐事。
而这些苦恼与巨头无关。韩系和果链作为当地巨头,整个越南政府都在围绕它们转,服务也不在话下。
越南已经成为三星帝国在韩国之外的大本营,三星累计投资220亿美元。而它的出口额已经占据越南出口额的近20%。LG在海防省的大本营,目前合计投资90亿美元。与此同时,韩国供应链全部被带过来,在园区建立供应商工厂。韩国庞大的工业园区也享有保供用电特权,在其他企业都停电的时候,仍然确保LG的用电供应。
在最缺电的时候,政府会优先保障三星和其供应链不停电。至于小企业的申请,则被置之脑后。
果链也是一股巨大的存在。在越南有31家公司的16万人,为苹果生产手机、耳机、电脑等设备。这31家公司中,也包括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中国大陆的供应链厂商,这些公司在这里动辄就是几万到几十万人的规模。这些企业同样受到越南政府高看一眼的待遇,这是它们国家日益兴旺的命脉。
然而中小企业出海者,则一个个弱势的落单者。它们的收入从几千万到几亿元不等。面对巨头的体量,这些蚂蚁般的身影,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到沟里去。
这些一级或者二级供应商,只能孤苦伶仃地经营,苦力与越南经商环境而周旋。而在这里,中国企业也没有龙头企业的牵引。
在福寿县,比亚迪也有庞大的工厂。但是这些代工品牌,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城堡王国之中,很少有意识,替中小企业出头露面。而像深圳普联的TP-Link尽管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每年只有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无法撼动大的供应链。
在越南,中国还缺乏像LG、三星这样有意识地提升本土供应链的社会地位的带头大哥。而中国商会,则刚刚起步,还处于一个产业组织的幼稚形态。
在南部的胡志明市,这两年商会开始显得活跃起来。人们开始以老乡会为基础,逐渐聚在一起,商量共同面临的困难。也在寻求形成共识,如何更好地替企业向政府表达诉求。
在北部的首都河内,一切才刚刚开始。越南北部的河内市和南部胡志明市,展现了中国北部城市和南部城市的差异性。这里政治气氛浓厚,国字号企业占主角,也使得企业商会显得更加僵硬,很难成为中国企业兵团在海外的社会润滑剂。
到海外开辟基业,并非只是一个个工厂的剪切和粘贴。除了工厂经营者的勇气与智慧之外,行业组织也需要发力,凝聚企业的力量。在中国企业涌向出海口之际,如何建立成熟的行业组织形态,还是一门巨大的新挑战。
真出海,假出海
这一轮大出海,与以前最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次广泛的群体性行为。建立企业国际化的能力,而非只是将产品卖出去,成为真假出海的一条分界线。有些企业,即使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依然没有真正的国际化的能力。
可以将出海分为两种,一种是战略出海,一种是战术出海。战略出海是将世界市场当做一个整体进行考量,而战术出海则依然围绕避税、纠结于成本而四处迁移。二者的一个重大差别在于,对未来的国际化业务推进,是按照多长的时间周期进行展开。
这决定了企业与当地的融合深度。海尔在越南,成功地创立了全新AQUA品牌。中国家电在东南亚市场,实际上是活在日韩品牌的阴影之下。但是海尔AQUA像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划开了巨人的皮囊。三星电视机占比超过40%,冰箱也是排名第一。而AQUA洗衣机排名第一,冰箱排名第二。
在越南,冰箱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产品。因为越南人好面子,对于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往往非常在意。这就是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占据超过85%以上的原因,轰鸣隆隆的摩托车对于越南人太重要了,它是一个人社交软实力的象征。中国摩托车在二十年前留下的质量低劣的记忆,至今不能擦去,是因为即使一个消费者喜欢中国品牌摩托,他也无法移出朋友们的差评。这种集体记忆之下相互修正的结果,使得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即使质量再好,也很难翻身。而日本摩托车并不便宜,但是越南趋之若鹜。同样,相对越南的居民收入而言,苹果手机未免有点昂贵。但是它依然常年排在Top3的行列,达到15%以上的份额。而冰箱,则是最能烘托房主人气质的社交属性产品,房间里的格局就看这台冰箱了。
AQUA极力捕捉本土化元素。越南人热衷选美,三大美女选拔赛事如火如荼。选美是最商业化的本地时尚行为,海尔通过赞助选美比赛,与时尚、风俗紧密地缠绕在一起。而越南人喜欢吃冰块,海尔则通过加强冰块冰冻技术,以及冰块储藏室的位置,来赢得频繁开门取冰块的年轻人的心。
全球化企业的尽头是本土化。一个本土化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嵌入当地的社区。海尔工厂所在地同奈省边和市的一家高中学校的空调,全部由海尔赞助,这使得这所中学因第一家安装空调而出名。每一年,校长都会带着学生,前来海尔工厂答谢。
嵌入本地社区,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创建出一个本地化的品牌。AQUA代表了一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高度,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路径。如果没有海尔这个案例,中国企业出海之路就显得黯淡得多。
相比而言,中国一家啤酒巨头在这里的表现,则只能用战术出海来描述,成绩也自然乏善可陈。
对于食品饮料而言,越南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情。越南的面积不及四川,但是大米出口却排名世界第二。很多泰国香米,其实都是从越南进口再出口的。越南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咖啡豆出口国。越南具有丰富的咖啡文化,街上的咖啡馆到处都是,就像中国的大碗茶一样。越南咖啡馆既没有商务,也没有休闲的意味,它只是一种街头平民的生活方式。同样,啤酒也是越南人的最爱。越南人均消费啤酒,在全亚洲排名第一。越南啤酒市场,居然高达600亿元人民币。
这样的市场,自然群雄逐鹿。荷兰喜力通过收购新加坡的虎牌Tiger而排名第一。而泰国啤酒集团则通过收购越南本土最强品牌西贡啤酒而排名第二。
然而国内这家啤酒企业,在国内有数百亿的产值,在海外却拒绝使用其他品牌,也不想收购越南当地品牌,甚至连中文也不想去掉,这都给啤酒的销售带来巨大的障碍。这是一种奇怪的品牌自恋行为,正如西方油画所表现的水仙花Narcissi一样,成为一种自恋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啤酒厂家的玩家都在这里布局巨大的啤酒厂,而这家啤酒企业没有工厂,只是通过贸易,从中国进口。而这种进口啤酒,又需要额外增加65%的特别消费税。
通过贸易出海,正在成为一种小儿科的行为。反观蜜雪冰城,目前在越南已经有1300家店,拥有最大的饮食连锁店。蜜雪冰城在2018年才来到河内,然后一路沿着国土向南蔓延。在2020-2021年很多个体经营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蜜雪则逆向投资,采用与众不同的加盟方式。加盟往往比直营对整个供应链的挑战大得多。由于这些个体经营者的店铺的位置往往都很好,因此2023年蜜雪很快迎来大爆发。蜜雪冰城的快速成功,体现了一种与经销商共荣的社区嵌入理念。
光伏与蜡烛的隐喻
美国五月份宣布,将对来自东南亚的光伏进口进行征税。一纸令下,中国光伏企业在这里的资产损失惨重。在这里投下巨资的晶澳、隆基、天合,都不得不立刻收缩规模。在河内附近的北江省,一些光伏工厂被立刻关闭。越南的产能完全是为美国所准备,即使越南本地所使用的光伏,也都是从中国生产。因为越南的产能带有宝贵的“越南制造”,是低关税进入美国的护身符。而现在,护身符砸了。
这些光伏巨头去哪儿了?很多企业选择了美国。这正是美国政府所需要的。
从光伏的产业迁移,很容易看出美国的攻击策略。对于中国的供应链,美国已经改变“KO一次性击倒”的策略,而是采用复杂的组合战术。先是逼迫供应链离开中国,待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出手,逼迫中国制造商继续迁移。
这种故意的体力消耗术,正在燃烧中国企业少得可怜的利润。然而,这正是各个行业正在发生的情况。作为全球第三大轮胎生产基地,越南正在收获泰国轮胎溢出效应的红利。中国轮胎厂在遭受美国的贸易双反措施之后,迅速来到泰国。而泰国轮胎从2020年被美国盯上,中国企业再次涌向越南。没有办法,没有一家轮胎能够离得开美国市场。比如赛轮轮胎在2023年有90%的净利润来自美国。中国轮胎厂家只能在全球四处布局产能,像草原的山羊一样在蹦跳中躲闪美国关税之箭。去完泰国,去越南;去完越南,去柬埔寨。这种流动工厂,正是轮胎厂商得以生存的关键之道。
大雾迷茫之时,也并非没有可循之例。蜡烛这个小产业,也指引了新的光线。
从河内向南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宁平省的一家蜡烛厂在这里拥有6万平方米的工厂。到处都是瓶瓶罐罐,工人在这里装瓶、纺芯,最后拉直灯芯。
二十年前,蜡烛是中国最早遭受美国双反调查的行业。中国蜡烛制造商开始陆续地迁移到越南。这家企业迅速在越南选定工厂,而在订单充裕的时候,进一步在这里扩建了这所工厂。
啼笑皆非的是,当年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公司早已倒闭,而这条关税指令犹在。然而中国的蜡烛产业在这里顽强地活下来,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厂。美国蜡烛与香氛市场有130亿美元,基本都由在越南的中国厂家所供货。可以说蜡烛产业,被美国持续打压四十年而依然屹立不倒。
蜡烛常明,为中国制造点亮了一个充满亮色希望。这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一个隐喻。所有当下的暴风骤雨,二十年前早有风波。
小记:两种活力的交织
河内的夜市生活,热闹得超过想象。潮热的空气里,街道被广泛挪用,成为餐厅的大厅。人们甚至将卡拉OK机搬出来,一试歌喉。由于越南是地产私有,规划局也无法迁移这些老城居民。因此,河内老区以粗放原始的方式恣意发展。脏乱有加,但却活力四射。
而当晨色渐明的时候,人气早早开始浮动。电器店在八点钟就开门,牙科医生也准时开工。摩托车大军已经涌上街头,密密麻麻地拥在路口。这股洪流的尽头,是一座座簇拥相连的厂房。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业化劳动大军展现出另一番澎湃动力。这一次,中国制造则是最显著的推手。
两个不同色彩的光泽,辉映在一张张渴望生活更好的脸庞上,交织成一个城市的活力,交织成一个国家的未来。
(全文完)
图书推荐阅读:
《供应链攻防战》读懂中国制造
《质量简史》浓缩百年质量观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告别微笑曲线
《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还原创奇
《工业软件简史》六十载进化风云
《智能制造术语解读》制造强国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深入剖析
《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实践常州模式
相关阅读:
林雪萍 | 我在泰国感受中国企业大出海
林雪萍 | 冰激凌大出海 赤道上卖出第一名
林雪萍 | 大出海,中国在这个赛道上意外地强势领先
林雪萍 | 做聪明的船长 中国制造大出海
林雪萍 | 亚洲4.0 中国制造再出海
《对话》| 林雪萍 中国外贸“新三样”与新制造
《对话》| 林雪萍 隐形冠军 看见中国制造脊梁
《对话》| 林雪萍 出发!去欧洲:中国出海新发现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大中国质量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往期专辑推荐 | ||
供应链 | 灰度创新 | 工业软件 |
全球制造战略 | 美国制造创新 | 工业互联网 |
工业新概念 | 企业战略 | 先进制造 |
数字工厂转型 | 纺织 | 工业4.0 |
智能制造 | 数字人才教育 | 国际展会 |
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并分享
为方便查看,可应用公众号置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