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部肿瘤学研究所陈克终教授等人在Science Bulletin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liquid biopsy in lung cancer management”的综述文章,基于目前液体活检(LB)膜基生物标志物检测和测序技术的工程突破等方面的技术更新,总结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评估了其优效性和可及性,讨论了液体活检现有的局限性。并基于目前的临床数据首次提出TNMB分期策略和临床试验设计“三步走”的策略展望,以期达到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精准管理动态监测,呈现临床需求和实验室研究的相互联系。
论文背景:
传统的TNM分期在个体患者水平的预后准确性分层方面存在困难。液体活检(LB)因其非侵入性、易获取性、可重复性的特点,在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的早期检测、治疗评估、预后和复发监测方面展示了很大的潜力。
论文内容导读:
作者总结了目前液体活检检测技术的更新,例如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外泌体等生物标志物具有脂质双分子膜,并包含丰富的遗传和蛋白质信息,富集和区分这些膜基标志物的最新工程技术突破上较为相似。而对于基因组信息,例如细胞游离DNA(cfDNA)则主要基于测序技术。目前全球研究中用于提高遗传信息检出率和提高准确性的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大类:设参(tumor-informed策略,以患者组织突变信息作为基线)、扩容(增加追踪的变异数量)、增能(提高原始分子投入量和利用率,提高测序深度)、降噪(增加UMI分子标签)和升频(提升监测频率)。
基因组测序的技术更新
立足于液体活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作者提出了一种将血液信息纳入当前TNM癌症分期系统以增强精准度的TNMB分期系统,首次设计临床试验“三步走”策略,这一创新组成部分将推动精准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基于ctDNA的NSCLC个性化残留病分子检测技术(PROPHET)研究创新性使用个性化肿瘤先验型面板,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验证了将液体活检信息整合到肿瘤TNMB分期方案中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随着机制开发和检测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液体活检技术将逐渐在NSCLC临床应用中开拓更大空间,推动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