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新势力”(钙钛矿初创公司)与传统晶硅巨头竞争开发下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之时,一个“新角色”来势汹汹,强势加入钙钛矿产业行列。它们就是来自能源、面板等其他行业的巨头公司。这意味着,钙钛矿产业生态正进入“三国时代”。
在多名行业人士看来,未来两三年,正是钙钛矿初代产品走向市场、在实证中验证自己的关键时期。“新角色”的加入,将加速钙钛矿产业的应用步伐,或将引发业内合纵连横的新局面。
行业现“三分天下”格局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钙钛矿产业分会产业分析工作组副组长游家训在会上介绍,目前钙钛矿初创企业共建设有百兆瓦级产线15条左右。其中,有4家头部初创企业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GW级产线,分别是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纤纳光电、仁烁光能。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这4家“光伏新势力”中的部分GW级产线将落成。具体来看,极电光能GW线预计今年下半年首片下线;纤纳光电GW级产线预计下半年陆续投产;协鑫光电首条GW级叠层组件产线预计于2024年竣工、2025年开始投产;仁烁光能的首个GW级产线刚于5月份签约落地常熟。
除了“快跑”中的“光伏新势力”们,传统晶硅巨头也纷纷拥抱钙钛矿技术。不仅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进展的几家头部公司(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连一线或准一线的组件公司、一线电池片公司,都在向钙钛矿方向投入。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电池研发主任工程师胡逾超介绍称,公司的钙钛矿实验室以面向量产的技术研发为工作核心。今年二季度,该实验室搬到了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这里有一座异质结铜互联及钙钛矿电池一体化车间,公司的实验线将在这个车间中建成。
“钙钛矿产业呈现新生态。”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钙钛矿产业分会副会长、德沪涂膜董事长王锦山表示,其标志是,例如中核集团、京东方、明阳智能、维信诺等这类来自不同行业的巨头纷纷入局,它们资金充足,且均拥有上市实体。
在王锦山看来,充足的资金能力将它们区别于靠融资发展的“光伏新势力”。“这批巨头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奔着产业化’。而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窗口期大约两三年,巨头们必须尽快进入第一阵营。”
广东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是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明阳薄膜研发总监邓祥在会上介绍,明阳薄膜专注于高效碲化镉、钙钛矿薄膜及叠层太阳能光电玻璃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整体解决方案。明阳薄膜碲化镉全面积组件效率全国第一,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专利中国第一。
“只有两家公司既成功地把碲化镉薄膜电池产业化,又掌握了钙钛矿薄膜电池技术(包括钙钛矿叠层)。一家是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另一家是明阳薄膜。”邓祥以此表明公司在薄膜太阳能方面的实力。
据邓祥介绍,明阳薄膜早期单结反式钙钛矿电池的认证效率已达25%以上,并计划在2024年底完成中试线搭建。基于碲化镉薄膜光伏的积累,明阳薄膜已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钙钛矿/碲化镉叠层BIPV产品,理论效率可达30%。“此外,公司还计划在2025年实现大于25%效率的钙钛矿/碲化镉叠层BIPV新产品。”
国内企业应掌握发展主动权
展望下半年,王锦山分析认为,今年还将有几家企业建成100MW级产线,包括光晶能源、脉络能源两家大湾区企业,以及中核集团、京东方两家其他行业巨头公司。
针对接下来行业的演变趋势,参会嘉宾们各抒己见。游家训表示,当下,钙钛矿公司最好不要把晶硅作为“革命对象”。“如果对晶硅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不要把它作为第一‘革命对象’,最好是拥抱它、与之合作。”
王锦山认为,钙钛矿产业进入一个新的生态,技术方和资源方“联姻”将成为钙钛矿产业发展的主流。“‘联姻’模式和对象将会是多样的。技术方可以靠手中的技术作为‘联姻’资本,但技术需经过钙钛矿中试线验证,方能得到‘联姻’对象的认可。”
从“标准先于产业”的重要性角度,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崔志国分析称,产业标准制定工作的逻辑应是以标准创新引领技术创新,以标准规划技术发展的方向,并非等技术成熟后再制定标准。
崔志国认为,中国企业目前在全球钙钛矿产业中表现优秀,应当乘势掌握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更多掌握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性。
参考消息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