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6 月 20 日,赛力斯(601127.SH)日内录得 1.09% 的涨幅,收盘市值为 1527 亿人民币,而港股上市的理想(02015.HK)则录得 3.72%的跌幅,市值 1510 亿港币。
加上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差,赛力斯完成了对理想市值上的超越。
可惜,这种超越,是以理想自 2023 年财报发布后(2024 年 2 月),股价从 46 美元到现在的 18 美元,大跌接近 60% 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也反映了理想,在财报发布后,以及予以厚望的纯电战略首款车型 MEGA 失败后,对资本市场所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理想面临的问题是:1、纯电战略严重受挫;2、增程基本盘是否能守住。
至于赛力斯的问题,那就是,一个研发、生产、销售都严重依赖华为的车企,到底应该予以什么样的估值?
01
赛力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问现在赛力斯的股东这个问题,估计所有的股东都会说——华为呀!
是的,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AITO 问界,开创了汽车历史之先河,一个车企的研发、生产、销售,都是由供应商来控制和主导的。
至于何小鹏说的小鹏汽车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主机厂给另一个主机厂做研发。
那么,赛力斯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华为撤走了,或者推出自己的整车品牌的话,赛力斯还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估计投资者会认为,那,赛力斯的估值即便不归零,至少也要砍掉 90% 的吧。会不会这样呢?
那就要看赛力斯是否有核心技术,先来看看赛力斯的研发投入。
根据财报显示,2024 年 Q1,赛力斯的研发费用为 9.54 亿,环比增加 3.49 亿。根据 2023 年财报显示,该财年研发费用为 44.38 亿,占营收比例的 12.38%。
对标看看新势力的课代表蔚小理在 2023 年的研发费用:
1、蔚来研发费用 134.31 亿,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24.15%; 2、小鹏研发费用 52.77 亿,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17.20%; 3、理想研发费用 105.86 亿,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 8.5%;
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理想对比,赛力斯的研发费用规模不到理想的一半,由于营收规模小,导致占比比理想高 50% 左右。和同样以智驾作为卖点的小鹏比,赛力斯的研发费用规模也不如小鹏。
为何, AITO问界的智驾体验会那么好呢?
因为问界搭载的智驾功能,都是华为全套提供的,至于华为在赛力斯生产研发问界中介入到底有多深、研发投入双方如何协同,这些外界似乎是不得而知的。
从表面来看,问界最核心的卖点——智驾是华为的,赖以生存的销售渠道——是华为的鸿蒙智行,即便是问界的工厂,背后都有华为深度介入的影子。
赛力斯2023 年 44.38 亿的研发费用,还说要同时推进纯电和增程两大动力系统,平均下来,这点研发费用够吗?
对比理想,为了推出纯电平台,研发费用是从 2022 年的 67.8 亿直接提高到了2023 年的105.86 亿,增幅也在 50% 左右。
赛力斯能不能扛得住失去华为的风险?显然是完全不能!
那么,投资人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了:赛力斯会失去华为么?
02
理想能不能守住增程基本盘?
先看看理想在 5 月份的销量情况,根据懂车帝数据显示,在 5 月份,理想交付了 35020 辆,AITO 问界交付了32226 辆。
主要看理想的数据,5 月理想在售的五款车型销量分别是:L6 12965 辆、L7 9540 辆、L8、5322 辆、L9 6579 辆、MEGA 614 辆。
从 5 月份的销量来看,理想寄予厚望的另一款车型 L6 发布即交付上量, 是挽救了理想的销售情况的,此前,在 2023 年有几个月,理想在售的 L789 三款车型的销量大致接近,都在 1 万左右。
随后,开始出现分化,L9 的订单被 M9 抢走了不少,L7、L8 的订单被M7 抢走了不少,至于 MEGA,一个月卖几百台,一年可能都买不了李想所希望的月销量 8000 辆。这也直接导致理想在 2024 年 Q1 财报电话会上宣布,今年不再推纯电车型。
随着 MEGA 的销量严重不及预期,理想也放弃了年销售 80 万辆的目标,并且开始的大裁员。并且把 MEGA 基本上撤掉了大部分的门店展车和商场展车,将此前因门店展示 MEGA 而挤掉的L 系列车型重新回到门店展示。
理想的动作是迅速的,随着 L6 的发布和交付,这样的效果是明显的。
这也让理想能够在周销量排行榜消失几周后再度发布,因为理想又回到了自己定义的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接下来,理想可能要面临问界更为强大的进攻了。
因为,问界 M5、M7 完成的更新,M9 累计订单到了 10 万,随着产能的提升,问界的销量有很大机会再度超越理想。随着 M8 的到来,问界增程全系完成对理想增程的对标,问界的销量,可能就此一骑绝尘。
至于理想能不能守住增程基本盘。只能说,有很多人会因为华为而买问界,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华为而不买问界。这可能就是理想的生存空间。
不过,现在业内已经在说,搭载第五代 DM 技术的唐 L,将会有 L9 的尺寸,卖 L6 的价格,这,可能又是新的挑战。
至于号称小理想的零跑 C10、哪吒 L 等车型,和唐 L 一样,都是在性价比维度与理想展开竞争。
对于中国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要找一个类似特斯拉的标的真不容易。
要不,再回头看看比亚迪?第五代 DM 技术,会帮助比亚迪再度回到万亿市值?甚至冲击更高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