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成色看起来就是一把年纪了。
侧面是一个电源开关
背面是一个DC电源座和一个现在看来已经淘汰的并口了,这个并口足以见证历史了,在USB还不普及的年代,都是用并口和电脑通信。
背面原标签可以看出原来电源电压写的是28V 1.5A ,后面被使用者改成了常用的12V 电源,其实我们都知道28V这种电源适配器并不通用,使用者就改了非常通用的12V的电源。
之所以仍可以使用,猜测可能当前涉及到的一些芯片用的编程电压并不高,所以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换成某些需要较高电压的芯片时,可能会有问题。
但是,我发现最怪的设计是这里,为什么这个DC电源座的极性标识是外壳是正极、内部端子是负极。以我的认知和接触这么多DC电源来看,这明显属于不规范的设计,正常外壳是负极才对。
这样设计,万一原电源坏了,使用者找一个代替品稍一点点不注意就可能把把设备烧了。这到底是工程师故意这样的设计?还是不小心设计反了?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烧录座是单独设计,可以进行插拔更换。我们知道,编程器上就是这个座子是主要的损耗品,如果写的芯片太多,那么紧锁座的接触片就会氧化,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到程序烧录的效率,甚至烧录的可靠性,这对于量产产品来说是不允许的。所以达到一定数或年限,当开始有出现烧录过程中接触不良就必需更换。
这个底座就是一个扩展口,非常简单,但原配座子价格一般不菲。
拆开来一看,全是插件,没有一个贴片物料。除了一个主控芯片,使用了大量的二极管、三极管、排阻、逻辑芯片。
这个电路板上的1998.4就说明了PCB制造的时间。
这个主控芯片存储的就是相关烧录芯片的编程信息,采用的是PLCC封装,使用了IC座,可以进行更换。但是丝印型号被打磨了,可以见那个年代对于抄袭和设计保护也是非常重视的。
很壮观的三极管和二极观,整齐的排列。
编程器内使用了大量的三极管二极管,粗略的数了一下有接160个三极管。
所用三极管的型号是硬件工程师应该接触比较多的一个型号S8550/S8050.
这个三极管的电流参数比较大,在一些小电机驱动的场合也用的非常多,一般是做为开关使用
二极管用的是1N4001
有没有发现,这些三极管,是不是有点规律,都是8位8位一组。
这个二极管装配方式挺新鲜,为什么这样焊接?是因为布局空间不够?
除了三极管二极管,还使用了大量的数字逻辑芯片,如:
HD74LS14(经典的斯密特反向器)
HD74LS138P(3线-8线译码器)
HD74LS245(三总线转换器)
74LS245常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发备,它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HD74HC273P( 8位数据/地址锁存器)
74芯片功能查询可参考:《阿昆汇总74系列数字芯片型号与中文名字大全,干货收藏!》
除74芯片外,还有一个用量非常多的型号:TPIC6P273N
TPIC6B273是一款单片、高电压、中等电流的功率逻辑八位D型锁存器,包含八个正边沿触发的D型触发器,并配有直接清除输入。每个触发器都具有开漏式功率DMOS晶体管输出。
背面波峰焊接,这又是一个插件设计的典型代表。
继续把上面的主板拆开,下面还有一个电源及接口板
有一个和主板同样的打磨过的PLCC封装主控芯片。
看下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使用了好几个线性稳压器,如LM7805、LM317(可调电源)
话说这LM317这种丝印放现在,我就认为这是一个翻新的芯片。
居然还使用了经典的DCDC芯片3063A,这型号在现在都还有产品在用。
这种精密可调电位器很少。
TLC7226CN是一个8位的数/模转换芯片。
MC34074P是一个电源芯片
T
并口接口通讯部分。
以前的电子产品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真是做不好。就这PCB板,设计能力差,给现在工程师搞不好就做成了一个双面布局板或者四层板。你认同吗?
1、阿昆拆解80年代产的固纬频率计,这PCB板会不会是手工画出来的?
2、阿昆拆解迅捷的一款企业级24口路由器设备,这个导光柱使用很巧妙!
3、阿昆汇总74系列数字芯片型号与中文名字大全,干货收藏!
4、阿昆拆解华为设备,这是通讯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学习典范,值得硬件工程师膜拜学习!
5、阿昆拆解华为交换机,很有设计特点,非常值得工程师借鉴!干货收藏 !
6、阿昆聊这个仪器设备的防抄设计也太过份了-没想到芯片全都被打磨了,连简单的电源芯片、接口芯片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