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3000
字
阅读时间
5
分钟
“我的一生就牵挂着一挂面”。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山沟里,一种民生也在执拗地成长。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这个远离县城的地方,土地给人们的馈赠,实在太贫乏了。几个窑洞,几棵枣树,几个山头,就是目之所及所能看到的地方。半山的树林遮不住全部的黄土。
这位张家山镇的王姓书记,早已名声在外,被人称之为“挂面书记”。他几乎从零开始,将这里几乎遗失的老手艺——空心挂面,重新激活并成为“舌尖上的中国”。
这位挂面书记,一开始是修路镇长。他就任镇长之后,从村里的修路开始。20年前来到这里的时候,户与户没有路,户与村没有路,村与村没有路,村与镇没有路。说是张家山镇,这个镇的每一村每一户,似乎都住在山里的一块石头上。虽然这里离县城只有不到50公里,但这里依然被人们看成是吴堡的青藏高原。
一段一段修好的路,让这个世界开始对外连接,人心也变得聚拢起来。活跃起来的心窝里,则渴望着能够容放更大的世界。穷,将人们连通的想象力,都禁锢在土块上。而有了通向村外的路,土块也有了松动的想法。
偶然的一个机会,挂面书记发现一家农户的五孔窑洞,门前飘舞着白雪般的“拂柳”。这些迎风起舞的飞柳,是这家霍老爹的传家手艺:空心挂面。一孔窑洞高3米,宽10米,而5孔窑洞就是宽50米。这些挂面就像巨大的横幅画,在风中翻动着,又像瀑布一样震撼。而四溢的麦香味,则吸引更多暖风而来。
“挂面”听上去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给人一种机切面的感觉,但在这里却是全手工的产物。张家山手工挂面口感绵和,劲道十足。这与众不同的味道,在于它前后居然要醒面六次。在多达18道工序中,每道醒面都是为了“养面”,让它有更充足的时间发酵。就像是睡美人,充分的睡眠,充分的醒面,这也正是它能够拥有针尖细孔的“空心”的缘由。而陈克明或者金沙河的面条,往往都是把和好的面直接压制成条,烘干而成。中间并没有经过发酵,口味自然不同。
但这里睡眠充足的好吃面条,并没有销售渠道。它们,甚至没有定价。
张家山的面条,从来没有价格。这是一门手艺活,只在有限范围内传播。连本地人知道的也越来越少了。那些超市的方便面和各种机制挂面,也已经占领了黄土人家的饭桌。没有人关心这些不出活的手工面。这些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正在失传。这些手工面,往往只是在节日用来送礼,在小范围内以物换物,比如换点小麦、大豆。缺乏定价,手艺活就只是一种倔强的文化印记和父辈华而不实的技巧。
如何让这些挂面能够真正卖出去?在农户们期望的眼神里,这位书记简直连推辞的机会都没有,责无旁贷地成为首席销售官。连想都没想过。
挂面书记想到的一个渠道,就是买过来送给下乡来检查工作的干部。以前往往都需要购买芙蓉烟,现在跟农户买来面条,也是不错的礼物吧。为了装饰门面,这些面条采用普通的A4纸包起来。这种奇特的礼物,一开始受到严厉的质疑。但是张家山面的麦香和弹性,开始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挂面书记一方面鼓励更多乡村农户们制作挂面,一方面着手为这些挂面定价。一开始按照一斤白面2元钱的市场价格作为基准,按照2.2元一斤收购挂面,然后统一不加价地卖出去。这样的价格,谁也不知道是赔是赚。辛苦、时间、工钱,都不在定价体系中。这些都看不见、摸不着,哪能算钱呢?劳动的公平在这里并不重要,劳动变成了钱才是最重要的。
就靠着想象力的驱动,挂面书记一边鼓舞农户培养手艺,一边寻找更好的销售方式。
随着更多销售渠道的打开,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挂面不再由镇干部去兜销,一些本地超市也开始进村采购。这个价格开始神奇般地自我上浮,最后锁定在4.5元一斤。这是一个有赚头的价格。在原材料只有“盐、水、面”简单的三要素之外,工钱、损耗、利润逐渐涌现上来,甚至不同家的手艺也开始变得有价格区分。这里没有物价局进行定价,也没有人进行成本核算。一群对商业概念毫无知晓的村户居民,在商业实战之中,见证了群体智慧的苏醒。
笔和纸有了新用途,一对老夫妇终于知道自己一天做100斤挂面,可以攒多少钱。笑容像花一样绽放在农户的脸上。每天挂面能挣150元,比外出打工的120元要高,更是那些外出做小工80元的一倍。这样的账本最具有示范效应,去外面数百公里打工的人,许多也回到镇里。在一个没有柏油马路的乡镇里,各家凭手艺制造的挂面成为一种有价格属性的商品,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
手工挂面从一个物品交换的原始交易,进入到商业化的世界。可以说,手工活儿价格体系的确立,是山沟里农民最有尊严的事情。它从零开始,开创了一个商品价值从启蒙、到觉醒、到定向成长的自我循环体系。
而嗅觉敏锐的挂面书记,则推动了这里的商业标杆,再上一个新的高度。2014《舌尖上的中国》“张家山挂面”的播出,让这里的手工空心挂面,一下子无人不晓。这里也经历了疯狂的扩张。节目前只有20户,而节目在4月25日(这是挂面书记终生难以忘记的日子)播出后,当年就有200多家挂面开张,许多还是以企业建立工厂的形式。
日子红火,乡村兴隆。挂面书记以为自己可以撒手不管了。然而,在更多记者涌进来的时候,一片叫好的舆论声有了新的杂音。当地的卫生、质量都受到严厉的指责。
挂面书记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从产品到商品是一次跳跃,但是如果进行大规模商品,则需要另外一次工业化的跳跃。对待外面的指责,挂面书记本能的防卫,就是开始推动挂面生产的有序化,所有工序都要处于可监督之中。洗手、醒面、制作等各个环节,不能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而关键环节晾晒挂面,则需要有“防尘、防风、防虫”的三防标准化装备。约束制造流程的“张家山18条” 规范,被逐一确立。“三防”必备装置要统一使用。
然而这些标准工业化,并非没有成本。它所需要的费用,不得不从吴堡县里寻求财政的支持。这个复杂的游说过程,加强了县与镇的粘合。在这个完全不属于县府既定规划的特色产业中,各级政府不得不用更务实的手段去弥合差距。
而这个乡镇官无意中还推动了食品检疫、工商和质监局的三合一合署办公。一个商业机器能够顺畅,每一个齿轮都需要咬合在其中。所有高效率的商业化运转,不得不将所有部门卷挟其中。
而商业的觉醒,源自每个农户心中不曾抹去的渴望。在吴堡县,来自寺沟村的作家柳青和辛庄村的学者张维迎,成为这个山沟里最令人鼓舞的两颗星星,对老乡们影响巨大。星星离人这么近,每家每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些许类似的光芒。这也使得每家每户都想努力挣钱,望子成星。
挂面书记的执念,让老乡们的希望成为可能。张家山挂面,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从窑洞里快速进化出一套现代化的商业体系。它并非只是挽救了一份文化遗产,保留了一个集体记忆,更重要的是将一种商业规则注入了这片土地。它打开了农户的视野,在黄土和坚石上,建立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挂面产业集群。
任何时候,人都要靠想象力活着,否则只有黄土和遗忘。
(全文完)
图书推荐阅读:
《供应链攻防战》读懂中国制造
《质量简史》浓缩百年质量观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告别微笑曲线
《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还原创奇
《工业软件简史》六十载进化风云
《智能制造术语解读》制造强国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深入剖析
《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实践常州模式
《产业高地:县域经济的光芒》相关链接:
林雪萍 | 湖南打火机为什么搬不到越南
林雪萍 | 产业集群第二春
林雪萍 | 丛林法则:重塑产业集群
林雪萍 | 红壤制造,一个小县城的单色调突围
林雪萍 | 中国为什么需要手表制造业?
林雪萍 | 山西想发展工业母机,行不行?
林雪萍 | 新型工业化的产业高地 一元钱产业与芯片同样有光芒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往期专辑推荐 | ||
供应链 | 灰度创新 | 工业软件 |
全球制造战略 | 美国制造创新 | 工业互联网 |
工业新概念 | 企业战略 | 先进制造 |
数字工厂转型 | 纺织 | 工业4.0 |
智能制造 | 数字人才教育 | 国际展会 |
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并分享
为方便查看,可应用公众号置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