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周期律“升维”:不只是“复制粘贴”

原创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4-05-17 08:00

语:摆脱“周期魔咒”,拥抱更长春天。


从2021年上百亿盈利,到2022年上百亿亏损,过去两三年,半导体显示行业一度在周期震荡中挣扎生存。


剧烈调整,倒逼落后产能出清。行业终于出现积极变化。


2023年3月开始,产业回暖信号增强,主流面板价格连续数月上涨,逐步回升至盈利水平线上方,尽管年末淡季有小幅回调,但来到2024,面板价格重返上涨通道,并迎来了新的突破。整体上,价格起点高于去年同期,拉动盈利中枢上涨。




从业绩来看,2023到2024是面板行业从亏损到盈利的拐点之年,历史上这样的拐点对应的往往是大周期的暴涨暴跌。


然而,结合全球供应链重塑、日韩企业相继退出的大背景来看,面板行业这一轮上升周期,并非只是简单重复历史,随着面板产业的发展与竞争逻辑都已发生改变,新周期之下,面板的行业“新时代”也将开启。



凛冬已过,拐点来临

前瞻未来,总要先剖析历史。每一次面板行业的变革,总是绕不过“强周期”循环。


其周期规律也很好总结:当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增加、供不应求,产品价格随之暴涨,从而带来短暂高额的投资回报,吸引大额新资本涌入;新投资带来新增产能,迅速发展乃至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等到产能出清、行业重新洗牌,又导引供给结构的变化。


几年一个周期,如此循环往复。面板企业所谓“竞争力”不外如此:


上行阶段疯狂融资、扩张产能;在下行阶段靠账上现金储备熬死对手,拼的是谁更能“搞钱”,谁更有赌性扩产——本质上,比拼的是资本规模。


靠着这样的“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韩国面板厂在行业低谷期砸钱大规模扩产超越初代霸主日本,世纪之交,又一轮周期来临,中国台湾也借机登上牌桌;又过了十年,中国大陆厂商则逐渐成为全球面板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跌宕起伏”的强周期下,是过度的产能竞争与无序内卷,既阻碍了整个面板行业的稳健发展,也造成了对社会生产资料的浪费。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面板厂的困惑,在产业链长久横亘的“周期魔咒”面前,牌桌上的玩家也在思考破解之道。



从新周期,到新时代

在“窗户纸”捅破之前,行业的基本面其实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基本面一:数十年卷到极致的高强度竞争,催化面板产业设备、产线不断迭代,目前的G11产线已经是最高世代线的“天花板”,新玩家进入的资本壁垒大幅提高。G8.5以上的产线分布绝大部分都已集中到大陆面板厂手中。


根据公开资料,当前全球8.5代及以上LCD产线数量约为27条,中国大陆面板厂合计拥有19条8.5代及以上产线,包含15条G8.5/G8.6以及4条G10.5/G11LCD产线,竞争优势不言而喻,随之而来的集中度提升便是水到渠成了。


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LCD TV面板出货量市占率提升至70%,京东方、TCL科技位列全球前两位。实际上,自2017年起,中国大陆的LCD产能就已经位列全球第一。



基本面二:以京东方、TCL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大陆面板厂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在技术研发、生产经营、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实现明显的相对竞争优势,赢得行业主动权。


主要面板厂商EBITDA%走势,根据公开财报整理


如果说两个基本面是“新时代”的前提,那22年的巨幅亏损便是“新时代”的导火索,经历过巨亏阵痛的厂商,对于追求稳定盈利的诉求愈发增强,纷纷开始采取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


从2022年10月起,主流面板价格逐步企稳,到了2023年3月起,一度开启七连涨的景气区间,进入2024年,再次进入缓慢上升通道。


与此同时,行业格局还在进一步优化,三星、松下等昔日大厂已经完全退出LCD领域,近一年两间,广州LGD迫切寻求出售、夏普日本工厂计划关停等事件亦成为重要推动因素。全球范围内,也再无新的LCD产线规划,未来几年LCD整体产能增速几乎陷入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在OLED方面,中资厂商在技术、规模等方面与韩厂同样持续缩小差距。CINNO Research 4月22日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韩国地区份额缩窄至46.6%;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3.4%,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8.5个百分点,份额首次超越五成。可以预见,以京东方、TCL科技为代表的头部中资厂商,未来在OLED领域也将复制LCD的成功路径。



周期向上 未来可期

群智咨询预计称,2024年将是面板行业全面复苏、恢复盈利之年,全年行业增速预计有望达到11%;Omida则更是预计,面板行业今年的价格高点将出现在三季度,而根据历史数据来看,三季度同时也是面板行业的出货旺季。


需求方面,电子行业作为高度全球化的产业,过去十年间全球电视销量每年稳定在2亿台左右,带动面板出货量级稳定;同时,大尺寸化趋势正成为驱动面板出货面积增长的强力因素。


根据第三方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已经成长至50吋左右,每提升1吋,就带来全球面积3%-4%的增长,增长趋势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下技术迭代和OLED话语权的争夺似乎变得激烈,据专业机构分析,去年全年LCD面板产值大约为900亿美元,OLED为240亿美元、Micro LED为4亿美元,毋庸置疑LCD仍是目前最主流的显示面板应用技术,尤其在非移动的中、大显示应用场景中,地位更是无可撼动。


由此可以预见,产业新一轮上行周期来临之际,在LCD方面已经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中资面板厂们,将迎来新的春天。


以TCL科技为例,根据其2023年年报,2023年TCL科技全年营收1743.67亿元,同比增长4.69%;净利润为47.81亿元,同比增长167.37%;归母净利润22.15亿元,同比增长747.60%,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53.15亿元,在逆势中得以强势增长。


年报同时披露,其55吋及以上尺寸LCD产品出货面积占比达到79%,65吋及以上产品面积占比51%;其TV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其中55吋和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寸产品份额全球第二。


业绩修复,投资者直接受益。TCL科技年报披露,计划2023年度现金分红15亿元,分红比例达68%。值得一提的是,据Wind数据统计,2011年至2022年TCL科技向全体股东现金分红累计金额已达到118.6亿元,加上2023年分红金额,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已超过133亿元。


“新国九条”提到,将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升股息率。在这方面,TCL多年之践行,与上述要求不谋而合。


此外,在面板行业逐步回归理性竞争的行业新时期,面板厂商过去用于周期性产能扩张的大额资本投入压力将显著减轻,这将大幅解放面板厂商的现金分红能力,这意味着对于投资者而言,TCL科技这样的面板上市公司未来将拥有更高的现金分红想象空间,其价值投资吸引力也将由此明显提升。



结语

新时代的商业竞争,要求企业将稳定盈利放在头等位置。过去多年大起大落的市场冲刷,让行业玩家急切渴望回归理性稳健增长的轨道上,与当下政府的引导方向亦高度契合。


一方面,在产业加速整合、按需生产和下游需求恢复的联合推动下,行业竞争有望回归理性健康,面板厂商将持续维持合理利润。


另一方面,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企业未来利润有望更多用于分红而非无序扩张,这将令面板产业的长期价值更加突出。


以TCL科技为代表的中资面板龙头们,正在以“新方法”替换“旧思维”,企业既贯彻落实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亦坚守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使命,这些都将进一步改变整个面板行业在投资者心目中的传统形象。


周期律“升维”之下,面板行业,正迈向一个更加温暖和长久的春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阿尔法工场旗下研究院.定期发布覆盖A股、美股、港股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评论
  • 临近春节,各方社交及应酬也变得多起来了,甚至一月份就排满了各式约见。有的是关系好的专业朋友的周末“恳谈会”,基本是关于2025年经济预判的话题,以及如何稳定工作等话题;但更多的预约是来自几个客户老板及副总裁们的见面,他们为今年的经济预判与企业发展焦虑而来。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今年的聊天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挺多人尤其关心我到底是怎么成长成现在的多领域风格的,还能掌握一些经济趋势的分析能力,到底学过哪些专业、在企业管过哪些具体事情?单单就这个一个月内,我就重复了数次“为什么”,再辅以我上次写的:《
    牛言喵语 2025-01-22 17:10 483浏览
  • 随着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AI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需求大幅提升,推动了高速光模块的发展。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主要用于提供高速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服务。 光模块提升带宽的方法有两种:1)提高每个通道的比特速率,如直接提升波特率,或者保持波特率不变,使用复杂的调制解调方式(如PAM4);2)增加通道数,如提升并行光纤数量,或采用波分复用(CWDM、LWDM)。按照传输模式,光模块可分为并行和波分两种类型,其中并行方案主要应用在中短距传输场景中成本
    hycsystembella 2025-01-25 17:24 447浏览
  • 高速先生成员--黄刚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嘛,高速先生就不打算给大家上难度了,整一篇简单但很实用的文章给大伙瞧瞧好了。相信这个标题一出来,尤其对于PCB设计工程师来说,心就立马凉了半截。他们辛辛苦苦进行PCB的过孔设计,高速先生居然说设计多大的过孔他们不关心!另外估计这时候就跳出很多“挑刺”的粉丝了哈,因为翻看很多以往的文章,高速先生都表达了过孔孔径对高速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哦!咋滴,今天居然说孔径不关心了?别,别急哈,听高速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娓娓道来。首先还是要对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设计表示肯定,毕竟像我
    一博科技 2025-01-21 16:17 237浏览
  •     IPC-2581是基于ODB++标准、结合PCB行业特点而指定的PCB加工文件规范。    IPC-2581旨在替代CAM350格式,成为PCB加工行业的新的工业规范。    有一些免费软件,可以查看(不可修改)IPC-2581数据文件。这些软件典型用途是工艺校核。    1. Vu2581        出品:Downstream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1-22 11:12 456浏览
  • 故障现象 一辆2007款日产天籁车,搭载VQ23发动机(气缸编号如图1所示,点火顺序为1-2-3-4-5-6),累计行驶里程约为21万km。车主反映,该车起步加速时偶尔抖动,且行驶中加速无力。 图1 VQ23发动机的气缸编号 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但只要换挡起步,稍微踩下一点加速踏板,就能感觉到车身明显抖动。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无故障代码存储,且无失火数据流。用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测量气缸1点火信号(COP点火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
    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 2025-01-23 10:46 314浏览
  • 书接上回:【2022年终总结】阳光总在风雨后,启航2023-面包板社区  https://mbb.eet-china.com/blog/468701-438244.html 总结2019,松山湖有个欧洲小镇-面包板社区  https://mbb.eet-china.com/blog/468701-413397.html        2025年该是总结下2024年的喜怒哀乐,有个好的开始,才能更好的面对2025年即将
    liweicheng 2025-01-24 23:18 343浏览
  • 前篇文章中『服务器散热效能不佳有解吗?』提到气冷式的服务器其散热效能对于系统稳定度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说明了百佳泰对于散热效能能提供的协助与服务。本篇将为您延伸说明我们如何进行评估,同时也会举例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善后的数据。AI服务器的散热架构三大重点:GPU导风罩:尝试不同的GPU导风罩架构,用以集中服务器进风量,加强对GPU的降温效果。GPU托盘:改动GPU托盘架构,验证出风面积大小对GPU散热的影想程度。CPU导风罩:尝试封闭CPU导风罩间隙,集中风流,验证CPU降温效果。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24 16:58 186浏览
  • 不让汽车专美于前,近年来哈雷(Harley-Davidson)和本田(Honda)等大型重型机车大厂的旗下车款皆已陆续配备车载娱乐系统与语音助理,在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机车车主开始使用安全帽麦克风,在骑车时透过蓝牙连线执行语音搜寻地点导航、音乐播放控制或免持拨打接听电话等各种「机车语音助理」功能。客户背景与面临的挑战以本次分享的客户个案为例,该客户是一个跨国车用语音软件供货商,过往是与车厂合作开发前装车机为主,且有着多年的「汽车语音助理」产品经验。由于客户这次是首度跨足「机车语音助理」产品,因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24 17:00 193浏览
  • 飞凌嵌入式基于瑞芯微RK3562系列处理器打造的FET3562J-C全国产核心板,是一款专为工业自动化及消费类电子设备设计的产品,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自上市以来得到了各行业客户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启动并测试RK3562J处理器的MCU,通过实际操作步骤,帮助各位工程师朋友更好地了解这款芯片。1、RK3562J处理器概述RK3562J处理器采用了4*Cortex-A53@1.8GHz+Cortex-M0@200MHz架构。其中,4个Cortex-A53核心作为主要核心,负责处理复杂
    飞凌嵌入式 2025-01-24 11:21 291浏览
  • 项目展示①正面、反面②左侧、右侧项目源码:https://mbb.eet-china.com/download/316656.html前言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小玩意呢,作为一个死宅,懒得看手机,但又想要抬头就能看见时间和天气信息,于是就做个这么个小东西,放在示波器上面正好(示波器外壳有个小槽,刚好可以卡住)功能主要有,获取国家气象局的天气信息,还有实时的温湿度,主控采用ESP32,所以后续还可以开放更多奇奇怪怪的功能,比如油价信息、股票信息之类的,反正能联网可操作性就大多了原理图、PCB、面板设计
    小恶魔owo 2025-01-25 22:09 574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