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度亘核芯总裁张艳春
访谈背景: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度亘核芯”)成立于2017年,以高端激光芯片研发制造为核心竞争力,聚焦产业链上游器件与模块的设计与制造,拥有覆盖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完整工艺流程的工程技术能力和量产制造能力。度亘核芯现有高功率芯片、单模泵浦模块、阵列激光器、VCSEL、光纤耦合模块构成的五大类、多系列产品矩阵,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智能感知、光通讯、医疗美容和科学研究等领域。2024年5月16~18日,度亘核芯携最新研发成果及全系列产品闪耀亮相“2024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展会期间,麦姆斯咨询联合大会组委会采访到了度亘核芯总裁张艳春先生,带领大家了解这家国内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领域的新星。
度亘核芯总裁张艳春
麦姆斯咨询:张总,感谢您接受麦姆斯咨询的采访!您可以说是中国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首先请您向我们的读者做下自我介绍。
张艳春:你好!我在2006年加入恩耐上海开始进入激光行业,先后在炬光科技、奥镭光电以及目前的度亘核芯从事工程及管理工作。早在10年以前,激光更多偏向科研和小范围工业应用,近年来,激光行业超常规发展,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麦姆斯咨询:“度亘(DoGain)”的英文Logo令人联想到“耕耘与收获”,请您谈谈公司名称的由来。
张艳春:英文的Dogain是我们董事长赵卫东博士命名的,可以拆成Do-Gain,即团队成员快乐工作、共享收获之意!同时,Gain激光行业术语为“增益”的意思,我们努力工作,获得最大增益!
麦姆斯咨询:请您介绍一下度亘核芯的核心团队情况,以及公司发展历程。
张艳春:度亘核芯(原名:度亘激光)成立于2017年,公司以高端激光芯片研发制造为核心竞争力,聚焦产业链上游器件与模块的设计与制造,拥有覆盖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完整工艺流程的工程技术能力和量产制造能力。
度亘核芯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IDM模式激光企业之一。核心技术团队由国家光电领域开拓者之一陈良惠院士挂帅,国家级“特聘专家”杨国文博士领衔,汇集几十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涵盖芯片设计、外延材料生长、芯片工艺制备、器件与模块封装、测试表征、可靠性实验与失效分析等技术环节的完整的工程技术体系,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度亘核芯持续高速发展,产品系列覆盖了从高功率芯片到泵浦模块、VCSEL以及单模芯片和模块等多个关键领域。无论是在工业加工、智能感知、光通讯、医疗美容还是科学研究等领域,度亘核芯都能提供精准、高效的激光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度亘核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获得授权专利23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2项。公司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与省市级项目,获评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近百项荣誉奖项。并连续三年在世界最大规模的美国西部光电展上发布当年最高功率和性能指标的产品级高功率芯片,实现了5大系列高功率芯片与器件和模块产品的批量生产。
度亘核芯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及泵浦模块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内光纤激光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并出口至近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国家竞争力。2024年,将是度亘核芯发展更快的一年,头部客户的订单量持续放大。
麦姆斯咨询:度亘核芯致力于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和模块的研发制造,何谓“高端”?如何确保公司在高端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
张艳春:“高端”主要指的是高指标、高可靠性和持续稳定性,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没有“高端”的产品一定会失去市场份额,低质低价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只有给客户提供高端产品才能给客户带来高价值。
度亘核芯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技术创新的理念,始终专注于高性能、高功率、高可靠性光电芯片及器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度亘核芯一直坚持技术引领,持续创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探索,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创新和发展双驱动。
麦姆斯咨询:度亘核芯尽管年轻,但已建设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激光芯片IDM企业之一,拥有覆盖化合物半导体激光芯片设计、外延生长、芯片工艺、芯片封装、测试表征、可靠性验证以及功能模块等全套工程技术能力和量产制造能力,公司为何在创业之初就选择高投入、重资产的IDM模式?IDM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艳春:半导体激光器整个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外延生长、晶圆制造、腔面处理和封装测试几大环节。IDM模式主要特点是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拥有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运作流程。度亘核芯之所以在成立之初就选择IDM模式,是因为IDM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设计、制造等环节协同优化,发挥资源的内部整合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掘技术潜力,快速迭代,不断提升产品。
实践证明,度亘核芯创立之初选择IDM模式是对的,我们产品开发迭代,过程自主可控也充分表现出来了,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快速响应,深得客户的信赖,并能够持续支撑客户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麦姆斯咨询:度亘核芯重点布局了五大类、多系列的产品矩阵,此次展会重点展示了哪些产品系列?
张艳春:本次展会,度亘核芯将展出包含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单模泵浦模块、阵列激光器、VCSEL、光纤/固体/科研泵浦模块等在内的最新产品系列。
度亘核芯展品阵容
麦姆斯咨询:度亘核芯已量产销售的通信级980 nm单模大功率芯片打破了国际上主要由美国Lumentum和Coherent两家公司垄断的格局,这款被誉为“皇冠上明珠”的高端激光芯片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攻克了哪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张艳春:度亘核芯针对通信级高功率单模980 nm半导体激光芯片及泵浦模块的“卡脖子”问题,突破了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的芯片设计、低缺陷高均匀的高质量外延材料生长、精准波导结构的设计与工艺控制、腔面抗光学灾变损伤的特殊钝化处理与镀膜、可靠性验证体系与失效机理分析、高效率的光纤耦合、低应力高气密性高稳定性模块封装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功率高可靠性半导体激光芯片与模块的产品化。关键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解决了这类产品缺芯的瓶颈,实现了从芯片到模块产品的自主可控。
由于单模高功率芯片的电流密度和光密度都远高于工业应用多模芯片,在产品设计、工艺过程提出更高要求,最为重要的事,对产品的长期可靠性要求极高,度亘核芯为此投入巨大人力财力,通过持续迭代,已经完成了可靠性所有指标要求,并已经在多家客户实际使用中表现非常稳定。
麦姆斯咨询:度亘核芯最新研发的通信级无制冷单模980 nm半导体泵浦模块,关键性能指标已优于国际报道的同类产品,填补了此类产品无国产的空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款产品及其应用。
张艳春:这款小型化3 pin无制冷980 nm单模泵浦模块产品,具备小型化、低功耗、宽工作温度范围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小型化、紧凑型的应用场景,包括下一代小型化的EDFA模块及系统、可插拔的光放大模块、数据中心用的光放大模块等,未来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以及光传感领域。
3 pin无制冷980 nm单模泵浦模块
麦姆斯咨询:今年年初,度亘核芯重磅发布了915 nm高功率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最新进展,首次实现了单管器件双结110 W、单结74 W的功率输出,请您详解度亘核芯如何实现了上述突破。
张艳春:度亘核芯研发的915nm单管双结激光芯片,在具有极高的电光转换效率的前提下,在室温和55A连续工作条件下,突破性的实现了110W的高输出功率,为业界领先水平!
9xx nm双结半导体激光芯片特性曲线(CW)
双结激光芯片的技术突破是建立在已批量生产的单结9xx nm芯片技术基础之上,现已在业界广受欢迎的915 nm 320 μm条宽单管激光芯片,在室温连续工作条件下可靠输出45 W功率,电光转换效率超过65%;500 μm条宽单结芯片在连续工作条件下输出功率达到74 W!
9xx nm单结半导体激光芯片特性曲线(CW)
麦姆斯咨询:激光雷达(LiDAR)、驾驶员/乘员监控系统(DMS/OMS)已逐渐成为新一代智能汽车的标配,而半导体激光器是上述传感器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度亘核芯在该领域布局了哪些产品,已获得哪些车规级认证?
张艳春:度亘核芯现有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940 nm芯片与光纤模块、应用于1550 nm远距离激光雷达的激光器已经大批量出货,850 nm大功率VCSEL芯片以及可提供多种角度选择的高功率VCSEL的模组产品:40 x 30,50 x 35,60 x 45,72 x 58,90 x 70,110 x 45,100 x 90,120 x 90,还能为客户提供光学定制,包括但不限于FoV和均匀性等要求。度亘核芯已获得了AEC-Q102车规认证,并通过ISO16949质量体系认证。
麦姆斯咨询:近年国内半导体激光器厂商乘着国产替代的东风迅速发展,在通信、手机、汽车、医美等领域均有突破,您如何看待当下国内半导体激光器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哪些问题与建议?
张艳春:当前,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与国际市场的交融日趋深化,半导体激光器市场竞争已步入国际化轨道,不再局限于国内或行业内部的竞争范畴。在未来发展中,技术创新将成为核心驱动力。企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是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坚守服务客户的本心。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是度亘核芯一路走来的本心所在。度亘核芯也注重提升服务水平,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得度亘核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清晰的定位和稳健的发展。要想在这样日益激烈的存量战场竞争厮杀中突围而出,企业必须转变思路,从追求短期利益转向追求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必须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磨砺自身,才能与国外顶尖的企业一较高下,这是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乃至整个激光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